第258章‘百姓‘的代言人’’
皇宫里,杨二陛下在召集帝党议事。
长安城内,十几名朝臣,齐聚到刑部侍郎曾纪鸿家中。
待得酒过三巡,一名蓝袍官员说道:“曾侍郎,先前河东发生旱灾,陛下收缴了当地豪族七成以上的存粮。眼前河南、河北九郡遭灾,比之河东旱灾更严重,其余郡县,亦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天子恐怕会故技重施,要求河南和河东的豪门认捐粮食啊。”
另一人道:“不是恐怕,而是已经故技重施了,在下家中有飞鸽传书到来,皇城司清查了在下家中的余粮后,要求上缴五成。”
闻言,众人心有戚戚焉。
在场十几名官员,皆来自河南和河北,在老家都是豪门大族,皇城司要求地方豪门上缴粮食,在场之人无一幸免。
平白交出一半粮食,谁心里愿意?
便齐聚到曾府,想要商讨出一个对策来。
那蓝袍官员迟疑了一会儿:“不若大家联合起来,皇城司上门的时候,皆不缴粮?”
当即有人反问:“不缴粮?想想那些不肯缴粮的豪门的下场?比如太原县令刘崇贺,太仆寺卿韦孝宽之妻陈氏,皆因为存粮收缴一事,被朝廷抄家灭族,韦孝宽也因此被革职查办,现在大理寺还没有个定论。”
此话一出,众人心里皆感到无助。
若在大业十一年之前,天子敢这么强势?百官不得把天子喷死?现在虽然也能喷,但回头皇城司就会把人扔进诏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天子已然成了真真正正的暴君,不管百官死活,那一句大隋何时缺了想当官的人,直教朝堂兖兖诸公寒心。
“可我等也不能坐以待毙罢?谁家的粮食是大风刮来的?大灾之年,自家都要省吃俭用,哪有多余的粮食分给灾民?”有人忍不住抱怨。
另一人道:“陈大人,稍安勿躁,大家伙也不要兜圈子了,其实各家的余粮,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的罢?只是皇城司要咱们平白交出来,总让人心里不舒服,咱们缴粮可以,但朝廷不应该给咱们一点补偿?”
“对!就该给点补偿,否则不成了强盗?”那陈姓官员心有怒气,忽然看向刑部侍郎曾纪鸿:“曾侍郎,你可有办法阻止皇城司的嚣张气焰?”
曾纪鸿也是头疼。
刑部侍郎,已是四品官员,在朝堂上算是位高权重,比一般官员看的通透,知晓因为旱灾一事,朝堂上已经波云诡谲。
原本曾纪鸿一点也不想和此事沾边,一些粮食而已,交了也就交了,各家还会饿死人不成?可十几名官员找上门,他又不能将人赶走,因为这些人都是他的下属,是他在朝堂上站稳脚本的根本,若今日退却了,明日就会被抛弃。
思索了一会儿。
曾纪鸿道:“方才有人说河南有万民书寄来?”
那陈姓官员马上将一封书信交给曾纪鸿:“曾侍郎,此乃家中寄的飞鸽传书,言明皇城司在博陵横征暴敛,百姓已民不聊生。”
曾纪鸿看了一眼。
所谓的百姓民不聊生,实则是当地的大户受不了了。
沉吟许久,曾纪鸿道:“办法,也不是没有。”
“有何办法?”众人马上聚精会神。
曾纪鸿道:“当今陛下,爱民如子,若有证据证明皇城司盘剥百姓,然后在早朝上揭发,陛下自然会向皇城司问罪,百官亦不会放过王大伴,如此一来,皇城司不得不偃旗息鼓,诸位家中的危机,便也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