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大隋正统诏》
杨二陛下欲重振中原尚武之风,百官不是没人反对。
他们反对的理由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其一,自前汉独尊儒术,废黜百家,已经不会再出现不同学派的学子,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读书人慢慢放弃了六艺的学习,这已经成了传统,没必要重新要求读书人习武。
其二,天下习武的人多了,朝廷不好管治,若其中出现几个强人,啸聚山林,地方上便会手忙脚乱,何必徒增烦恼?且强人一多,天下必会大乱,难道皇帝不怕担心江山不稳吗?
但杨二陛下真不担心。
他知道重文轻武的后果。
比如弱宋,相继被契丹人、辽人、蒙古人按在地上揍。
再比如明朝后期,也是重文轻武,结果辽东一个小小的建奴,便窃了老朱家的万里河山。
重振尚武之风,虽会导致国家难以治理,却是能威慑异族,轻易不敢入侵中原。
比如尚武之风盛行的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屁大点的地方,却有哪个异族敢轻视?若是侵入中原,不单单要面对列国的正规军,还要面对孔武有力的百姓。
那时候的百姓,不论男女,都是能随时从军作战的。
当真是百万汉人百万兵。
在杨二陛下心里,他宁愿天下被汉族人打烂,也不容许被异族占据一寸土地。总归是一个锅里搅的,打烂后会重建,接下来又是一个汉人王朝。
但被异族占据就不同了。
届时汉人不再是中原的主人,哪怕异族建立的中原政权不弱,和汉人也没关系。
比如满清,在当时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强国。
可和汉人有半点关系?
在满清统治者眼中,汉人是家奴,是奴隶,是被剥削和奴役的对象,也许有人会反驳,但可曾记得慈禧对列强说过什么话?
“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这话什么意思?
便是在满清统治者的眼里,汉人连外国侵略者都不如!
汉人是奴隶,列强是朋友,朋友来了,不正好一起压榨奴隶?
三百年的统治结束,汉人的脊梁骨都被打断,直到后面打了几十年战争,才重新将血性打出来。
代价,却是几千万同胞的命。
试问这种异族政权,对汉人有一丁点好处?
杨二陛下极力避免。
但人生百年,他能保证自己当政的时候,异族不敢入侵中原,但不能保证后代不出现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