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朕就是要重振尚武之风
杨二陛下一下子被噎住了。
是真被噎住了。
孔嗣悊举出的圣人例子,杨二陛下是真找不到借口反驳。
你要说齐王不是明君,孔嗣悊马上就能喷你一脸口水,你要说邹忌是奸臣,他也能分分钟将你喷的体无完肤。
果然是嘴炮中的嘴炮。
杨二陛下甘拜下风。
但也不代表杨二陛下信了孔嗣悊的鬼话。
以明朝为例,那些相信了孔氏和读书人的皇帝,哪个有好下场?所谓的‘君子’,皆是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实际上不知道是个什么货色。
他们的话要是能信,母猪都能上树。
自知喷不过孔嗣悊,杨二陛下干脆放弃表演,道:“绍圣侯,你千里迢迢赶来长安,肯定不只是向朕谏言,君臣之间,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好,你有什么目的,直说便是,朕没心情跟你打哑谜。”
这回换孔嗣悊噎住了。
怎么,知道喷不过我,就打算换个方式?
我刚存了满嘴巴的口水,现在你却不跟我喷了,难道我要重新咽下去?
但孔嗣悊不咽也得咽。
面对皇帝,臣子天然处于劣势,只能用一个‘文圣’的身份,在礼法上稍微压制一下。若皇帝不顾礼法,‘文圣’便一点办法也没有。
就比如现在。
皇帝要求摊牌,他敢继续打哑谜不成?
分分钟会被赶出皇宫。
“陛下性格果真直来直往。”孔嗣悊神色多次变换,最后开口道:“陛下,臣以为科举不宜更改,原因有三。”
“其一,原来的科举方式施行多年,无论是百姓,还是豪门,皆对其拍手称赞,证明固有方式深得人心,贸然修改,恐招致人心浮动。其二,自前汉独尊儒术,废除百家,读书人只需读圣贤书即可,从此汉室海晏河清,天下承平,强人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证明读书人只需要读书就好,六艺中礼、乐、射、御,读书人不学也可。”
“其三,所谓理工科,臣亲自去骊山书院看过,不过是些奇技淫巧,许其登堂入室,将鼓舞投机者之贪婪,今后朝堂之上,耍弄技艺恐不胜枚举,真正的父母官却郁郁不得欢。”
“请陛下三思。”
闻言,杨二陛下笑了笑。
“绍圣侯,如果朕没有记错,你方才要求朕重学汉室礼仪吧?”杨二陛下问。
“确实如此。”孔嗣悊回道。
杨二陛下再次笑了笑:“古时君子,六艺皆通,乃是典制,否则不足以称为君子,也无法进入列国朝堂。方才绍圣侯要求朕重学汉室礼仪,朕答应了,现今绍圣侯却要求朕抛弃旧制,让读书人不要学六艺。绍圣侯究竟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