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升龙旗
一个时辰后,百官在樊子盖的带领下来到昭阳门的城垣上。
大隋的皇宫分为宫城和皇城。
宫城是皇帝及三宫六院的居所,上朝的太极殿也在宫城里。
出了昭阳门是皇城的范围,以昭阳门街为中轴线,左边是三省办公之地,右边是六部及九寺等衙门的办公之地。
而宫城和皇城,横向之间又有一条极为宽阔的道路,连接安福门和延喜门。
接下来的阅兵地点便是在此。
今天的长安城,百姓都是带着好奇进入皇城的,到了昭阳门看到前方道路两旁有重兵把手,便纷纷停在卫兵后身后,瞅着城垣上的百官议论纷纷。
百官也议论纷纷。
刚刚得到消息,皇帝陛下要在昭阳门阅兵。
这可是稀罕事。
自夏商周以来,历朝历代都没搞过阅兵,谁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章程?
而百姓听说是要阅兵,那就更懵逼了。
但看到前方将士脸上带着自豪,竟不知不觉被感染,隐隐有一丝激动在心中升起。
好奇是正常的。
但激动是哪来的?
说不上来,也说不明白,可心中就是激动,越靠近昭阳门,这种感觉就越发强烈。
大隋的百姓不明白,或者说大隋的将士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杨二陛下却知道,这是属于萌芽阶段的民族意识在觉醒。这种意识一旦觉醒成功,百姓同心同德,如同后世人畜无害的我兔一样,别说什么突厥和高句丽,以大隋朝现在的人口规模,吊打全世界都是轻轻松松的事。
当然,民族意识的觉醒从来都不简单。
这需要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来奠定,需要更好的物质生活让百姓有所追求,还需要自己这个君王引导,帮助大隋的子民打开民族意识的大门,让他们今后对大隋爆发强烈的认同感。
所以李瓶儿归顺后,杨二陛下就让这个满腹经纶的家伙,一边继续伟大的创作,一边往刚成立的大隋邸报投稿,爱国宣传占据很大一部分篇幅。至于在全国郡县建立县学,大范围广开民智,杨二陛下瞅瞅少府的口袋,暂时压下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等到巳时将到的时候,杨二陛下的身影终于出现。
昭阳门上,杨二陛下头戴冕冠,一身冕服。
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纹章,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xi)等,组成一套完整的帝王服饰。
百姓呼啦啦一齐跪下来,山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二陛下头疼的是没有电。
他的嗓门不大,平时上朝都是靠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