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 回到隋朝当暴君 - 杨二陛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7章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上得山多终遇虎,夜路走多被鬼撞——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就在大小十三家世家门阀,抄家的抄家,砍头的砍头,没有一人跳出来跟杨二陛下扳手腕,杨二陛下以为世家门阀不过如此的时候,洛阳一封战报传来,狠狠打了杨二陛下一巴掌。

荥阳郡,失守了……

紧接着第二天,又有战报传来,瞿让已经攻破朝廷在荥阳郡设立的洛口仓,正在大肆发放粮食,分到粮食的流民,赢粮而景(ying)从,瓦岗军声威大振!

荥阳郡是什么地方?

那是洛阳的东大门,过了荥阳郡就是瓦岗军的老巢东郡,瓦岗寨就在那里。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而荥阳处在中原的中心地带,在历史上是军事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

春秋时,晋、楚的命运之战在此地爆发。

秦末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也在此一带鸿沟划界,中分天下。

等到三国时期,刘备也在荥阳的虎牢关和吕布大战了一场。

而在原来历史上,杨二世也是因为在荥阳郡的大海寺附近兵败,这才导致隋朝的统治根基彻底分崩离析。

荥阳郡如此重要,哪怕杨二陛下不懂兵事,也知道此地绝不可丢。

因为一旦荥阳郡失守,洛阳就门户洞开。

而洛阳是大隋朝的东都,地位仅次于长安,在原来杨二世的规划里,随着长安的环境日渐恶劣,最后隋朝的国都会从长安搬到洛阳。

如果洛阳失守,天下必将震动!

是以两天下来,皇宫里尽是杨二陛下的咆哮声,宫女太监全部战战兢兢,话都不敢大声说一句,生怕被暴怒的杨二陛下杖毙。御书房里,樊子盖、张须陀、虞世基等朝廷重臣也是脸色阴沉,一颗心越发沉入谷底,皆紧紧盯着洛阳方向传来的战报。

“来护儿已经到了洛阳,右翊卫一万两千虎狼之师镇守东都,另有几万府兵相助,竟然还能把荥阳丢掉?他来护儿在干什么?谁能告诉朕,他来护儿在干什么?难道在漠北赢了突厥人一场,他来护儿就不会打仗了?”杨二陛下咆哮如雷。

由不得他不愤怒。

他派来护儿前往洛阳的目的,就是去剿灭瓦岗的,没想到人刚过去没多久,竟然反过来把洛阳的东大门荥阳丢了?现在瓦岗军的反贼都开始在洛阳城外策马狂奔了。

发生这样的事情,谁能不气的七窍生烟?

杨二陛下没当场晕过去,已经是心理素质过硬。

等到怒火发泄的差不多了,杨二陛下慢慢冷静下来,一张脸却依旧像是要择人而噬,说道:“荥阳郡必须收复,没有条件可讲,你们都是国之重臣,今天就给朕议出个章程来。”

武将方面,还留在长安的大将军都赫然在列,兵部尚书张须陀坐在一旁。

文官之中,亦有中书令樊子盖和户部尚书裴矩等人。

听到杨二陛下的话,张须陀拜道:“陛下,战报不足,荥阳失守的原因还无法确定,来将军只是刚刚赶到,如此就将责任推到来将军身上,恐怕会伤了将士的心。不如让微臣带兵前去支援,微臣在河南河北平叛多年,对荥阳还是比较熟悉的,和瓦岗寨的反贼亦有多次交手。”

杨二陛下缓和脸色。

“朕刚刚情绪失控,有些失态了,荥阳失守的责任的确怪不到来护儿头上。不过右翊卫出发之时,朕也封了来护儿为洛阳留守,肩负平灭瓦岗寨之责,收复荥阳他责无旁贷。朕今日不是要给诸位压力,若是来护儿最后收复不了荥阳,那朕处置起来,不会因为他在漠北立过功就手软。朕早早说过,今后会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对诸位也是一样的。”

“张爱卿的请战就免了,你还是留在长安帮朕主政兵部。都散了吧,尽快给朕拟出一个章程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