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火药
虽说最近因为义成公主坚持出家为尼,让杨二陛下的心情好是一番压抑,但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对于义成公主来说,的确所有坏结局中最好的一个了。杨二陛下还惯用后世思维考虑眼前的事,却忘了在儒家文化正胜的大隋朝时期,服侍过父子两代突厥可汗的义成公主,绝对不会被中原礼法所容忍,哪怕义成公主为中原做出过巨大牺牲也一样。
错就是错,没有什么情理可讲。
既然这样,那就好的狠呐,以后但凡官员犯了错,那错就是错,别妄想跟朕讲一丝一毫的情理。
“其令,着感业寺今后为玄机道人法场,无关紧要之佛道人士,皆不许踏入一步。”出了感业寺的杨二陛下没头没脑的下了这么一道命令,一方面防止有不轨之人过来打扰义成公主的清净,另一方面,则防止佛道之人借义成公主之名,来壮大己方的势力。
此时佛道两方斗争的厉害,杨二陛下不得不提前防一手。
若是最后像梁武帝一样,被某些和尚活活坑死,那杨二陛下如何面对后世的众多穿越者?
你丫的穿越到古代,竟然被一群和尚道士弄死了?
丢不丢我等穿越者的脸?
不过之前心情虽然糟糕,但平白收下张庭月这么一名悍勇之士,杨二陛下的心情倒是好转许多。
像古槐庸和王大伴两人,忠心倒是非常忠心,可手底下的本事却非常烂。古槐庸还好点,多少有点三脚猫的本领,在一般人手下,还能扛下几招,但王大伴是真正的手无缚鸡之力了。
身边没个武功高强之人,杨二陛下实在不放心。
是以张庭月的出现,对于此时的杨二陛下来说,简直是个巨大的惊喜,先扔到皇城司中调教一番,只不过是为了让张庭月重新熟悉一下中原,毕竟他先前在草原上呆了足足十六年,等到调教的差不多后,这个人杨二陛下有大用。
等到张庭月的事情安排好,回到宫的杨二陛下屏退众太监宫女,又对王大伴面授机宜起来。
最近一番大杀特杀,总算杀的朝堂之上安静了许多,抄了柳述和郑易的家后,杨二陛下的财政危机,也暂时缓解下来,杨二陛下决定趁着这段安稳时间,琢磨一下火药的事。
先前在雁门关被突厥人围住的时候,杨二陛下就想把火药弄出来,给突厥人一份大惊喜,可当时条件不足,加上火药的制造其实不如常人所想象的这么简单,否则火药这玩意早烂大街了,后世欧洲也不需要从天朝引进,自己就能制造。
因此,火药这件事一直被耽搁着。
如今有空闲,杨二陛下当然放过这种好东西。
毕竟和什么造玻璃相比,造火药的技术相对来说更加简单,历史上火药的出现,也是在隋唐时期,是由炼丹家发明的。
杨二陛下来自后世,虽然是机械狗一个,不是化学专业出身,但对于初中历史课本上记载的,关于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那一句‘一硝二磺三木炭’,他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另外,15:2:3的配比,威力来的好像更猛烈些?
不管了,两种都试一试。
“王大伴,你去给朕找些硝石、硫磺和木炭来,多多益善。皇后,你去找个研钵和碗来,对了,再找个小秤。”
等到两人将需要的东西找来,并将三种原料研磨成粉末,杨二陛下也不解释,准备先试一下‘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方法,也就是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为一、二、三。
待到往秤盘上放一把硝石粉,才提起来就傻眼了,杨二陛下根本不认识这种古代的秤。
只能往王大伴身前一推。
“陛下,一两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