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愁白头的杨二陛下 - 回到隋朝当暴君 - 杨二陛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5章愁白头的杨二陛下

雁门关一战,突厥丢下十五万具尸体仓惶北逃。

漠北一战,来护儿阵斩十万。

如此一来,保准突厥几年之内不敢南下中原。

要说杨二陛下没有点飘飘然那是假的。

可是飘飘然之后,杨二陛下又一夜愁白了头。

皇帝的话是要当金子使的。

前面许诺免去大隋几十万将士一应徭役、赋税,这就是涉及几十万户百姓的大事。后面又夸下海口,说要给死伤的将士赡养高堂父母,还要在各郡县建立县学,送他们的孩子去读书。

老天爷,现在杨二陛下才想起来,在大业十一年,大隋有一百九十多个郡。

剔除那些边关郡,一百五十个郡总有吧?

每个郡有几个到十几个不等的县,那就是一千多个县,每个县建一所县学,那就是一千多所。

这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啊,没有几百万贯根本办不下来。

而大业十年的岁入才多少?

居然是可怜的一百万贯出头。

也就是说将全年的岁入投进去,那也要投好几年才办的下来,就这,还不包括后续的维修保养,以及请先生教学之类的了。

而凌烟阁和汉奸祠的建造和这相比起来,就是小钱了。

对了,还有凯旋之后将士们的奖赏问题。

先前深入草原后,将士们分外给力,堆出了两座万人京观,这就是两个侯爵,相应的田地和宅子,朝廷都是要出钱解决的。

到处都是钱窟窿。

杨二陛下简直是一夜愁白了头。

好在县学的建设可以慢慢来,不急于一时。将士们的封赏也要等到吏部考功司甄选完毕之后,才会进行相应的封赏,有一到三个月的窗口期。

唯一需要立刻解决的,则是凌烟阁和汉奸祠。

自己说出去的话是要当金子使的,不把这两样东西立起来,时间一长,百姓和将士们恐怕就会骂自己言而无信了。

人性这个东西,其实是很复杂的。

但杨二陛下深知,一旦能用钱解决,那么人性又非常简单。

可问题是,杨二陛下很穷,国库里空的可以跑老鼠,少府也是连最后一文钱都拿了出来。

不知道皇后娘娘,连裙摆都盖不住鞋面了吗?

一夜无眠,等到第二天天明,杨二陛下干脆招来古槐庸这个死太监面授机宜:“古槐庸,你有什么好法子在短时间内弄到钱?只要不劳民害民,朕都准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