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总有心机女想害本宫
君为臣纲,君不正,则臣投他国。
说实话,这句话云瑾觉得是没有任何毛病的。
可当着一众皇室宗亲的面,她自然不可能这么说,故只能用它作为反驳武器,对抗肚子里没多少墨水的贤妃。
“……”
贤妃脸色发青,怒极反笑:“你……你是在嘲讽我吗?”
云瑾面不改色:“臣女方才的最后两段话,曾有两个人说过——一位是圣人,另一位是上月刚巡视完国子监的太子殿下,对即将参加春闱的数千考生当众说的。若娘娘觉得臣女说得不对,臣女收回去便是了。”
太子听了,在一旁摸了摸鼻子,颔首道:“李二娘子的后半句也不全对——那是父皇曾经教导儿臣时,对儿臣亲口说的。”
翊王的生母皇后娘娘素来与贤妃不和,是以他就算总是和太子对着干,也笑着附和道:“这句话父皇也曾教导过儿臣。”
“……”
贤妃气得浑身发抖。
这死丫头拿圣人和太子来压她也就罢了,太子和翊王居然还拿皇帝来压她!
沈凰听得身心愉悦,爽朗地笑了起来,连腰都笑弯了,只好扶着桌角保持平衡:
“李家二娘子,本宫真是越来越喜欢你了。”
此言一出,太子和翊王都接连微变脸色,但面上仍是不动声色的,心照不宣地保持明面上的客气。
永昭帝见妹妹高兴,跟着笑了起来:“伶牙利嘴,不愧是李爱卿的女儿啊,想当初他就是科举探花郎出身的,刚入朝的时候能说会道得很,现在老了,倒变得沉默寡言了。”
他忽然如此感慨起来。
云瑾:“……”
说她像李政则?
老皇帝这话到底是在夸她还是骂她呢?
听到高台之上的晏晏笑声,在座的宾客们都忍不住咋咋惊奇——
这位李家二小姐居然如此有本事,能把陛下和不苟言笑的长公主殿下都逗得哈哈大笑?
随着沙漏下层里的沙子逐渐堆成沙丘,青铜“福树”上早已挂满了香囊,只剩下女孩一人的香囊还未挂上。
太子咳嗽了一声,提醒道:“贤母妃,是不是该让李二小姐下去了?”
贤妃这才从恼怒中回过神,看了一眼宫人捧着的沙漏,心中一喜,“哎呀”了一声,似乎又变回了那个和蔼可亲的后宫娘娘:
“怪本宫,一聊起来就忘记时辰了。瑾姐儿,你下去吧,别忘了把你的香囊挂到‘福树’上。”
云瑾依言,向皇帝请示过后,一言不发地退下了。
永昭帝对贤妃的大度很满意,抚着胡须道:“难得见爱妃有如此兴致,平日里朕见清婉那丫头来宫里看望你,你都没跟她说过这么多话啊。”
贤妃:“……”
她刚才有兴致吗?
分明是被李云瑾给气的!
贤妃在心里暗自冷笑了一通,却长叹一口气,忧心忡忡:“陛下或许会觉得臣妾方才的教诲有些咄咄逼人,是因为您有所不知,云瑾这孩子命苦,是在金陵市井长大的,染了一身铜臭气,性子又野,不服管教,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同我姐姐和李相国大闹一通,可见心性不稳。妾是真心可怜她,又有心教导,所以话才说得急了点。”
永昭帝被女人的心善所打动,语气都柔了几分:“李爱卿教女无方,反倒让爱妃操心了。”
贤妃以手帕抹泪。
沈凰却越听越不是滋味。
这女人说得好像自己多心软良善,为非亲非故的外甥女操心不已,惹皇兄心疼。
可话里话外,都是贬低这个孩子,不愿她在皇兄的心目中留下好印象的意思。
当真是为了她好?
沈凰心直口快,心里想的什么便直接说出口了:“正好小五的身边缺个玩伴,既然贤妃这么可怜她,不如由我做主,送她进宫如何?李二娘子既是从广文堂出来的校考魁首,想必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让她进宫,既能陪小五解闷儿,也可让她顺便学些宫里的规矩,你看如何?”
贤妃脸色一僵,装不下去了。
小五是谁?那是皇帝最宠爱的小女儿,当朝太子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把李云瑾送进皇宫,还让她结识公主?
这不是有意让她改掉身上粗俗的臭毛病,融入上京城的贵族圈子,将来能找个门当户对的如意郎君嫁出去吗?
这种宝贵的机会,就连她的亲外甥女李清婉都没资格拥有,那个野丫头又凭什么?!
贤妃吸了口气,竭力扯起唇角,笑容保持得勉强:“妹妹说笑了,你的心自然是好的,但瑾姐儿这孩子野惯了,定是不喜欢被管教的,毕竟她在家里,可是连李相国都敢顶撞。”
沈凰勾了勾唇:“就是因为野惯了,才得好好管教才像话啊。京中贵女个个都知书达理,温婉贤淑,清婉更是名门典范。李相国作为皇兄器重的近臣,要是被家中之事缠身烦扰,将来还怎么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做事?”
永昭帝觉得这番话说得很有道理,摸着下巴沉声道:“阿凰说得不错,李爱卿子嗣单薄,膝下就两个女儿,若做不到一视同仁,定会被别人指责偏心。朕也觉得,有必要下旨。”
贤妃的神色终于变得慌乱起来,按住他的手:“陛下,这种小事,怎敢劳烦您亲自费心?”
永昭帝见她的前后反应判若两人,皱起眉头,狐疑道:“爱妃,你不也一心为这个外甥女着想吗?朕愿意帮你,你怎么还不愿意了?”
“……”贤妃一哽:“妾……妾只是不想让陛下操心,瑾姐儿是个怎么教也没用的,若陛下心意已决,不如把这个机会给清婉,她一定不会辜负……”
沈凰的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懒得再听她狡辩下去,正欲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