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 - 四时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7章

宣传部的几位同志知道苏葵要来的消息,一下火车就将她接走了。

接待她的人是新闻出版局的一位干事,他告诉苏葵:“目前,《清河乡之变》已经进入三审环节,交给几位领导审阅。文学出版社那边也已经准备好,等三审完成,就可以立刻出版发行。”

苏葵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吗?”

“苏葵同志,你把文章写出来,就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干事笑道,“我们部门的同志经过一审二审,一致认为,这部小说没有可以修改之处,可以直接使用。”

说起来他们也觉得惊奇,一般这种文章难免会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需要作者修改。苏葵的这部长达二十万的小说他们却找不出任何一处不合时宜之处。

应该说即便是有,他们经过讨论后都一致认为原作更好,如果改了,反而会失去这种味道。

为了审阅这篇小说,他们甚至将苏葵原来写的《小草青青》也一起看了,发现两篇小说有所不同,一个写的是抗争命运的故事,主要写的是人,一个却是借人的角度来描绘社会的变革。

故事不同,写作的风格却是相同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丰富饱满,擅长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使事件达到使读者喜闻乐见的结局,并且还能在这样的方式中让人得到启发。集娱乐与启蒙为一体,是她的小说能在这个时代几乎受到所有人喜爱的原因。

连他们部门的许多人都看过苏葵的小说,认为苏葵的故事已经被她写到了最好,写到了极致,这就是这篇小说独特的风格,无法更改。

“楚同志,你们也太客气了。”苏葵谦虚道,“其实我这篇文章尚且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她早早来到京城,是为了配合他们的工作修改,没想到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竟然完全不用她修改。

听到苏葵的话,楚干事却笑道:“苏葵同志,文章不在技巧的堆积,以情动人,才是作品的可贵之处。我们认为,你的文章就有这种深刻的“情”存在。”

无论是《小草青青》还是《清河乡之变》,无论是写人还是纪事,字里行间无一不融入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核,才能创造出这样动人的作品来。

他又笑道:“苏葵同志,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我们领导说的。”

*

此时,他口中的领导正在赵芝兰家里,跟她说着话。

“老师现在身体还好吗?”郭毅问。

他口中的老师当然不是指赵芝兰,而是指赵芝兰的父亲赵邦国,曾经的政治委员,也兼任过组织部的部长。

赵邦国也是个文人,年轻时候也写过不少文章,还曾经在沪市那边担任过老师,郭毅只在他那里上过一学期的课,却一直对他老师相称,哪怕人已经退下来了,两家依旧有来往。

赵芝兰笑道:“老爷子身体还硬朗,就是惦记着成明这孩子。”

“成明的年纪是不小了,也难怪老师忧心了。”

陆子光听了笑道:“孩子长大了,他的事情就交给他自己做主吧。”

不得不说,两人作为父母,思想是非常开明的。

赵芝兰给他端了一杯茶来,开口问道:“郭部长,您来这里应该不是只为了问老爷子的事情吧?”

两家虽有来往,但他工作繁忙,平常经常到大院里去看老爷子,倒不常来他们家。

郭毅点头笑道:“我来这里确实是有事找你。”

寒暄完,他也转入了正题,正色道:“赵芝兰同志,现在组织上要交给你一个任务。”

这样郑重?

“经过上级领导讨论,决议在全国地区推广解散公共食堂,此项政策将以文学作品为宣传阵地。”郭毅说,“上级领导想请你为这部文学作品创作一部连环画,与之配合共同宣传。”

赵芝兰有些惊讶:“郭部长,这么重大的任务,领导为什么会交给我?”

她皱眉道:“您不会是因为老爷子……这绝对不行!”

“赵芝兰同志,这你可就误会了。”郭毅说,“这可不是老爷子,而是一位小同志推荐了你啊。”

一开始他们并没有这个想法,还是苏葵提出了和连环画一起宣传的方法,推荐的人选报到他这里来,他才发现是熟人。

“是哪位同志?”赵芝兰好奇了。

“是一位叫苏葵的同志。”郭毅说,“她也是这部作品的原作者,是她提议了这种方式,又向我们推荐了你,领导们经过考察,这才定下了你。”

他后面说的两人都听不见了,郭毅说完,就看见两人一脸震惊地看着他。

“苏葵?你说苏葵?”

郭毅不明白,点头道:“的确是苏葵同志。”

陆子光也问:“那部作品就是《清河乡之变》?”

“你们也知道了?”目前要将这部作品作为宣传口的事情还没有传开。

陆子光和赵芝兰都忍不住惊诧,他们当然知道,苏葵写的作品他们一直都很关心,每一文章都看过,当然也知道她最近写的《清河乡之变》。

但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部作品竟然会成为上面政策的宣传口,更不知道这孩子竟然还会提出用连环画的方式宣传,还向领导推荐了她?

这孩子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竟然做出了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位苏葵同志你们是认识的吧?”郭毅见状了然,也难怪这位小同志推荐她了。

郭毅又说起苏葵对赵芝兰的夸赞,“赵芝兰同志,这位苏葵同志对你是非常信任啊。”

赵芝兰听了惭愧不已:“我这、我这……”

说起来她和苏葵相处并不久,她给这孩子的不过是一段租房的情谊,她却始终不忘,还对自己的作品有这样高的评价……

郭毅正色道:“这不仅是作者对你的信任,也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赵芝兰同志,你有信心能完成吗?”

赵芝兰这时也收起了情绪,答道:“请组织上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配合做好这个宣传工作。”

说起自己的本行,赵芝兰却是有信心的。她家学渊源,又师从国画大家穆光,甚至后来父亲还给她找来了西洋的画师学习,可以说博古通今,中西俱全,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画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