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还有这一手 - 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 科创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4章还有这一手

第74章还有这一手  蒋瓛这些年隐于幕后,从洪武皇帝嘴里听到最多的词就是贪官污吏该杀,只要鱼肉百姓就绝不会放过一名贪官。

能够得到洪武皇帝称赞的官员少之又少,近几年来应该是没有说过。

没想到在今天,朱元璋给了张友闻这么高的乾纲独断。

蒋瓛很是认同这句良吏的乾纲独断,自从把鞑子赶走恢复中华以后,天下呈平已久,贪官污吏一茬又一茬的冒了出来。

为官一任能够不贪,已经实属好官了。

张友闻对待这些死活没人在意的鳏寡孤独,却是像对待父母师长般耐心。

着实是让人眼前一亮。

胡汉山看着在那耐心解释的张友闻,不由的感慨了一句:“全靠同行的衬托。”

李老头等鳏寡孤独经过张友闻的耐心解释,可算是明白了。

“原来不是浪费钱粮的白吃白住,老头子这下放心了。”

“还能做营生!胡少爷真是大善人。”

“过去哪有商号找咱们这些老胳膊老腿做营生,胡少爷这是给了一条活路。”

李老头等鳏寡孤独放了心,没有急躁,一个个走到养济院门口,等着张友闻给他们登记造册。

七八岁大的垂髫孩子们全是探着小脑袋,望向青砖黑瓦的养济院,小眼珠子里全是渴望。

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等到他们长大了以后,多给胡汉山买些糖葫芦。

李老头走在最前面,却没有先去登记造册,准备等到所有鳏寡孤独都住进去以后,最后再去登记造册。

“老李头,不好了你家儿媳要临盆了。”

李老头的老脸再次紧张起来,急忙就要往妇人们正在登记造册的后院门走去。

还没靠近几步,因为男女大防只能看着妇人们把儿媳围在中间,站在旁边焦急的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白婆婆突然从妇人里慌张的走了出来:“老李头快去请郎中,儿媳难产了。”

李老头哪里有银钱请郎中,就算是有银钱现在去请也来不及了。

这些鳏寡孤独都是相互依靠的可怜人,妇人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李老头儿媳一尸两命,忍不住的一个劲掉眼泪。

李老头更是差点瘫倒在地上,老泪纵横:“老婆子,俺俩死了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小儿子。”

白婆婆因为小儿子的病死都快把眼睛哭瞎了,现在又是不停的流泪。

白婆婆病急乱投医,跪在了胡汉山面前:“求胡少爷救救俺家儿子,老婆子下辈子做牛做马一定报答胡少爷的大恩大德。”

胡汉山慌忙起身把白婆婆扶了起来,苦笑道:“小子倒是想救,却对医术一窍不通,没有办法去救。”

陈镛等勋贵子弟看着慌作一团的养济院,冷漠的看着人命关天的那一切,没有任何一个关心一个鳏寡孤独的死活。

听到胡汉山堂堂一个高贵的勋贵子弟,对一个下贱的老婆子用上了谦称,更是发出了耻笑。

“小子?真是彻底把自己当成了下贱的泥腿子。”

“那些低贱的百姓,有什么好谦称的,真实不知所谓。”

“这要是被皇帝陛下听见了,必然会对胡汉山产生愠怒。”

陈镛等勋贵子弟嘴里的皇帝陛下,就在最里面的巷子里注视着这一切。

朱元璋大为愠怒:“这些小畜生难道都忘了自己是什么出身,还高贵?”

“淮西勋贵里有几个不是贫寒百姓出身,这才到了第二代就忘本了!人命关天的时刻却在这里对一个谦称锱铢必较。”

蒋瓛知道皇帝朱元璋不惜留下严苛官员的骂名,也要对每一个贪官污吏绝不姑息,是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后两句话。

陈刚立纪,救济斯民。

蒋瓛立即起身走向巷子口,却又不离开茶棚很远,准备让附近的亲信锦衣卫尽快去找个郎中来。

就在这人命关天的危急时刻。

张友闻站了起来,放下手里的硬毫毛笔,走了过去:“本吏略通医术,让本吏来。”

妇人生产对男丁来说是最大的污秽事,只要沾染了就是让男丁感到一辈子都晦气的事情。

愿意修习妇科医术的郎中都很少,更不要说张友闻这种县里有头有脸的乡绅。

就算是真的会妇科医术,也会被乡绅当做一种耻辱,连家人都不敢告诉。

何况是大庭广众之下,还当着金陵里这么多勋贵子弟的面,相当于自毁前途了。

朱元璋深知这里的利害,对张友闻的印象更加不错了:“物以类聚,看来胡汉山的品性着实不错。”

“咱,没有白说留下一个孩子那句话。”

男女大防,唯独不避医患。

宫里的嫔妃娘娘们还经常让太医看病,何况是贫寒百姓。

围在一团的妇人们赶紧给张友闻让开了一个空隙,等到张友闻进去以后,又赶紧遮挡起来。

陈镛等勋贵子弟嫌弃生孩子晦气,一个个赶紧坐着绸缎蝠纹官轿离开了养济院,为了避免沾染了晦气让轿夫们直接离开了大中桥。

“哇——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