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姚广孝的本事,计算方式的不同 -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 七号棋牌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77章姚广孝的本事,计算方式的不同

姚广孝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穿着囚服的陈平。

按理来说,下一场应该就是他上场了,可此时他像是半点都没有受到自己失败的影响,满脸云淡风轻,甚至反过来安慰自己。

这人,到底是心太大,还是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取胜?

姚广孝微微摇了摇头,没有再多想,而是双手合十,行了个僧礼。

“多谢施主好意,只是输了就是输了,哪怕贫僧已经计算到了最后一步,可没有结果,那就是输,这一点无可辩驳。贫僧虽然无奈,但也只能坦然受之。”

姚广孝摇摇头,语气平淡的开口道。

作为后世的黑衣宰相,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存在,姚广孝的能力和性格毋庸置疑。

败了就是败了。

哪怕他知道这是蒙元使者刻意为难,也没有半点埋怨或者不服。

在这点上,倒像是一个真正修为高深的和尚。

“嗯?”

陈平初听此言,面露讶然:

“你竟然算到了最后一步?”

姚广孝见陈平脸上满是惊讶,顿时有些疑惑。

陈平却不解释,目光落在了前面路过的宫女身上,当即喊住对方:

“将大师的草稿纸拿来给我一观!”

原来这名宫女是收拾现场的,刚刚姚广孝书写之后的草稿纸是要拿下去,给之后的比试腾出地方。

虽然陈平穿着囚服,可既然能够被皇帝叫过来,那定然是身份不凡之辈,宫女也不敢多言,只是默默将手中的草稿纸递过去。

陈平摊开一看,瞳孔不由一缩。

却见草稿纸上写满了代表算筹的横杠,密密麻麻,而当陈平看到最后的时候,不出意外,已经是将这道题计算到了七的八次方。

只差最后一步,就能计算出最后的九次方结果。

这简直不可思议!

古代的计算方式无非是珠算和算筹两种。

其实就是机算和笔算。

姚广孝用的,正是算筹计算之法,这个办法缺点实在是太多了。

第一个缺点是操作繁琐,计算所需的算筹需逐根摆放,计算位数越多,所需空间越大,且易因摆放不正导致错误。

第二个缺点是过程不可逆,因为算筹摆放会把之前的计算步骤覆盖,中间过程一旦出现什么错误,只能颠倒重来。

前面两个缺点也就罢了,还能勉勉强强克服一下。

影响算术本身发展,的还是算筹本身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算筹这玩意儿计算一些简单的问题还好,一旦涉及复杂的运算,比如说乘方、开方这些,耗时就会特别长!

至于一些使用场景也有限制,基本上适合在室内使用,若是在野外,遇到什么狂风,把算筹吹跑一地,什么功夫都白瞎了。

姚广孝只不过采取的是难度更高的,无算筹的算筹计算办法。

其表现形式,就是草稿纸上代表算筹的一条条黑线。

光是看这些黑线,陈平都感觉头大,很难想象姚广孝刚刚还这等拥有各种缺点的算筹,来计算九次方这种步骤繁琐的算术问题。

与之相比,现代的乘法竖式优点就很多了。

首先是计算过程直观清晰:数字都是竖直排列,采用逐位相乘并错位相加的计算形式,方便梳理和核对。

这种办法还能降低错误率,有效避免漏乘或者进位计算时的遗漏,尤其是适合那些大数字的乘法。

同时通用性也不是算筹能比的,任何尾数的乘法计算都可以采用这套计算方法,拥有相同的逻辑展开。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学起来简单轻松直接,是后世数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如果时间能多一些……不,如果姚广孝能学到现代的乘法竖式,那么此战的结果将截然不同!

要知道能够用算筹计算将复杂的九次方计算到了如此,已经说明姚广孝对于算筹的计算已经运用到了极致。

单单是这点,只怕整个大明都无人是他的对手。

以前陈平以为姚广孝只是一个军事、智囊一样的人物,没想到对方在算术上也是颇有建树。

只是在如今的大明,没有他这身算术才能发挥的地方罢了!

“道衍主持,不是我吹,如果你能换一个办法,轻轻松松秒杀那个蒙元使者绝对不是什么问题!那家伙的本事你也看到了,本身就只会翻一翻那本《计算之书》罢了。”

陈平手捧着草稿纸,带有几分欣赏之意,继续对姚广孝说道。

如今的他,也算是明白为什么那些数学家、科学家的手稿能够在后世得到那么多人的重视。

姚广孝尴尬一笑,微微摇了摇头。

“呵呵,这倒是贫僧托大了,没带算盘过来。”

陈平翻了个白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