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中举的曲折故事 - 跃马大明 - 比克大魔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跃马大明 >

第八十八章中举的曲折故事

鹿鸣宴结束之后,杨洋便回了家,第二日,谢迁回京复命,因谢迁毕竟名分上是自己的座师,不能不送。杨洋也随同其它举子一起来送,混在众举子当中,规规矩矩的行礼,又远远的站着看他离去。谢迁临上轿时,忽然回过头来,向杨洋狠狠盯了一眼,把轿帘一摔,猫腰钻进去了,接着众衙役鸣锣开道,一直向东去了。

众举子无不为杨洋捏了一把冷汗,谁知,杨洋不仅不惧,还扬起手来,大声喊道:“谢老师,慢走啊!天气凉了要注意防寒,别冻着了。我入京会试,一定会亲自登门看望您老人家的。您长的那么俊美,生的女儿一定也漂亮,记着给我留着一个,我中了进士一定会亲自登门求婚的。”

谢迁在轿内听到,一股怒气自脚心直冲到头顶,不自觉从轿里跳了下来,指着杨洋大声吼道:“你若敢来,我就叫家人拿大棒把你给打出去。”

杨洋吐了吐舌头,躲到人群后面去了。谢迁身旁几个书吏、衙役再三劝慰,谢迁方才红着眼睛复上轿离去了。

等谢迁坐轿离远了,众举子回过头来,一起以责备的眼光看向杨洋,张举人道:“杨年兄,你怎能如此气座师,看把他气成甚模样。”

杨洋耸了耸肩,一脸无辜的说道:“众年兄有所不知,在下自幼与谢座师女儿青梅竹马长大,并互送信物,私许终身,谢座师看不起我是商人出身,故意装做不知,企图拆散我俩,所以我才提及与他女儿婚姻之事,谢座师因此恼恨于我。”说罢,长叹了一声,面露愁色。

众人恍然,点头道:“原来如此。”

恰巧新科举子王义德在他身旁站着,闻言认了真实,忙上前一把扯住他袖子,说道:“杨年兄不必伤心,若谢座师执意不允年兄与座师女儿婚配,我可为年兄和表妹充当媒人,想我表妹貌美如花,肤光胜雪,必能入了年兄法眼的。年兄若有意,我现在便去说。”

“去!哪儿发财哪儿去。”杨洋一把甩开他手,径直去了。

既是中了举了,那便是大明朝权贵阶层中的一份子了,这个圈子内的人物,怎么能不去拜上一拜。送了谢迁回来,杨洋兴致勃勃地命人买了礼物,去拜会太原府中的权贵人物。晋王爷当然是第一个要拜的,人家对自己科举可是出了力的,不仅让他住在王府中温习功课,还亲自送他去科场,据说同这次秋闺的众考官都打了招呼,这份恩情,比天还大,又怎能不还。所以,杨洋头一个便去拜会晋王爷。

晋王爷听闻他来拜会,立即命人传见,杨洋刚走到院中,就见晋王爷已经降阶相迎。晋王爷笑呵呵的的道:“杨小官人,你来了,想煞本王了,快请进。”说着亲执杨洋之手,将他让入客厅内坐好,左右宫女立刻献上茶来。

杨洋颇有受宠若惊之感,躬身道:“王爷太抬爱了,在下如何敢让王爷亲自来迎,打发胡公公出来传一句话,也就足够了。”

胡公公站在晋王爷身边,翻了翻白眼,心道:“什么?让我亲自去传话?在山西这块地界,就是巡抚来了,我们王爷也只打发一个小太监去传话,你又算什么东西,也太高看自己了吧!”但王爷在,哪有他说话的份,只好笑了笑,没有说话。

晋王爷道:“你是凭真本事考中的举人,我又如何不能抬爱。”

杨洋睁大眼睛,看着晋王爷,在他心中,虽觉得自己确实有些才学,但想在这一千多名秀才中脱颖而出,那是极不容易的,九成多会落榜。这次自己中举,走后门的居多,没想到还真凭本事中了举。

晋王爷看他充满疑惑地看着自己,解释道:“这次秋闺,本王同两位主考,四位同考都打了招呼。布政使大人很欣赏你的才干,自然一口答应。四位同考,他们不敢不答应。只是那谢迁,却是个软硬不吃的家伙。胡公公亲自拿了本王的贴子,去找他说情。他竟然看也没看,便把贴子摔在了地上。说什么身受皇恩,为国选才,岂能干这等营私舞弊之举,还把胡公公指着鼻子给骂了一通,将他赶了出来。本王当时便给他气坏了,有心叫人收拾他一番,但那家伙很得皇上宠爱,又是太子的侍读学士,我也得罪他不起啊!”说着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没有买通谢迁,那我又是如何中的举人呢?”杨洋奇怪地问道。

晋王爷道:“没有买通谢迁,但是其它考官都买通了呀!虽然贡院科考之时,不能做弊,名字都给糊住了,但是我已经与四位同考打好了招呼,让他们在你考试之时,以监考为名,站在你的旁边,仔细观看你的笔迹,留意你写的内容,这样他们阅卷之时,自然就取中了你。”

杨洋恍然道:“怪不得我考试时,时不时有考官站在我的身旁,看我写字,却原来如此。”

晋王爷道:“取中了你当然是好事,只是在决定名次时又出现了一点状况?”

“出了什么状况?”杨洋问道。

晋王爷道:“当时你的文章做得非常好,本已取中头名,这也得到了布政使大人的首肯,可是那谢迁却与布政使起了争执,说你第三场的几篇策论全是奇谈怪论,异想天开,若按你的意思走,王安石之祸不远矣。要将你黜落。还将你的考卷扔在了落榜的考卷当中。多亏布政使大人为你力争,与他吵得面红耳赤,他方才同意将你取了。只是第一名就不行了,而是排在了第十七名。”

听晋王爷如此一说,杨洋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这谢迁对自己印象不好,原来一是鄙视自己托人找关系的人品。二是不喜自己的策论文章,认为祸国殃民。三是取了自己,觉得丢了面子,心里发堵。你说我招你惹你了,干嘛如此对我,险些把我一个到手的举人给飞了,不!是把自己的一个解元公给飞了。一想到风流才子唐伯虎,被人解元公、解元公的叫着,是何等的风光,美女是何等的环绕,而自己竟与这无比荣耀的头衔失之交臂,顿时对谢迁气不打一处来。一拍大腿,咬牙切齿的骂道:“这姓谢的酸儒真是可恶,等老子发达了,把他女儿买了来做小妾,让她天天给大老婆,二老婆,三老婆提夜壶,倒洗脚水,我们睡觉就让她站在旁边干巴巴地看,气死那个老杀才。”

你老婆还没一个呢,就想着大老婆,二老婆,三老婆的娶?还异想天开,想把自已座师的女儿娶了来当小妾,天天折辱,真比我还敢想!呵呵!不过这口味我喜欢,也骂出了我心中的恶气。晋王爷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可不是,这老杀才,就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我早看他不顺眼了,偏皇上和太子还挺看重他,真不知他们看中了他什么?”说着摇了摇头。

杨洋想起自己在鹿鸣宴上,将谢迁好一番折辱,也算出了心头一口恶气,心中不觉舒坦了些,决定不再谈论那该死的谢迁,免得让他茅坑里的臭气,影响了自己的美好心情。觉得还是谈谈现实的事情当紧。于是问道:“晋王爷,我决定在东山脚下开一所钢铁厂,不知王爷可否有兴趣参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