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彩楼招亲(四)
彩楼上,余小姐看了他一眼,忽展颜一笑,扭身走到台后去了。丫环喜儿冲杨洋挤了挤眼,笑道:“恭喜杨公子得中绣球,小姐已选中你做夫婿了。”
啊!我得中余小姐的绣球了!我是作梦么?杨洋手捧着绣球,不觉呆住了。方才余小姐还怒斥于他,这转眼,自己竟中了头彩,成了她夫婿了。直到此时,他还不相信此事真的发生了。
老家仆走到前台,大声说道:“列位王孙公子可以散去了,我家小姐已经选中杨公子做夫婿了。”说罢,摆了摆手,彩楼上立刻鼓乐喧天,又奏起乐来。那些王孙公子见状,只得摇了摇头,垂头丧气的纷纷散了,还有的心怀不平之气,语带讥讽的说道:“余小姐真是瞎了眼,竟选中了一个叫花子模样的穷酸,真是可笑。”边说边打趣笑着出院门去了。
七八个丫环和家仆簇拥着杨洋向后院行去,走了没多久,余小姐自彩楼上下来,走到杨洋面前,抬头看了杨洋一眼,脸带羞涩,轻声说道:“公子!”
杨洋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本想着过来看看热闹,出于昨日余小姐打赏他三枚小钱的恩惠和以前相识的份上,想劝她找一个位好夫婿,没想到自己竟糊里糊涂中了头彩。可是自己已经有了两房夫人,实在不宜再娶一位了,这亲事么?还是退掉的好。想到此,将手中的绣球拿起来,送还到余小姐身边,说道:“小姐,我家境贫寒,你是当朝一品总督的女儿,正所谓门不当,户不对,你又怎么能嫁于我这样一个贫寒人家做媳妇呢?这亲事么,你还是另选一门的好。”言词甚是恳切。
余小姐看了他一眼,轻声说道:“公子,我看中的是你的满腹才华和敢于挺身而出抵抗鞑子入侵的英雄气概,又岂是看你的门户和出身,况且一个女子的终生大事,又那能以贫富来论高低的。”说着,伸手将绣球推了回来。
杨洋心下感动,没想到余小姐竟然有如此志向,胜过了后世哪些拜金女不知有多少倍,她既然如此看中自己,自己又怎能令她失望。双手拿着绣球,不觉又拿了回来。双眼看着花容月貌般的余小姐,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余小姐被他看的有些羞涩,柔声说道:“相公请跟我来。”说罢,满面含羞当先行去。杨洋看了看绣球,身不由已,亦跟了行去。
在余府大堂之上,坐着两位总督大人,一位正是今日彩楼招亲余小姐的父亲总督大同军务的余子浚余大人,另一位则是总督漕运的马文升马大人,两人年纪相仿,对边塞情况又都很熟悉,在朝中是密友。
马文升笑道:“余大人为女儿彩楼招亲,这唱的是那一出啊!在朝中找位才子,为女儿招婿便是了,又为何如此兴师动众?”
余子俊呵呵大笑道:“老友有所不知,朝中的哪些才子,大都是些只知道风花雪月,舞文弄墨的书呆子罢了,家境虽好,可又没有受过风雨的吹打,不通民间的人情世故,岂能有大作为?我这二女儿,是我的掌上明珠,万一要是所托非人,岂不是误了她的终生?”看马文升不解的模样,又笑道:“今日彩楼招亲,我设下三关,能过三关者必是才智敏捷,文章练达的饱学之士,还可通过其诗文,观其志向,其中妙不可言哩!”
马文升又疑惑道:“既如此,老友又为何广发名贴请京城的王孙公子前来,短短的半个时辰,这又能选中几个才子?”
余子俊笑道:“几个就够了,又需要多少?红花总须绿叶配,若不如此又如何能显出我女儿选的夫君是人中之上品呢?”
马文升叹服道:“老友深谋远虑,在下不及,如今时间也差不多了,选的才智之士,他们的答卷,也该出来了。”
余子俊点头道:“正是,马大人可与我共赏。”转头吩咐一名家丁道:“去把过了三关的才子答的对联,写得诗文与我拿来,答的灯谜就不用拿了。”
那名家丁躬身问道:“请问老爷,用不用把哪些武举的考核成绩一并拿来。”
余子俊冷哼一声,沉下脸说道:“你以为老夫会把女儿配与一位只知道打打杀杀的武人么?”
那名家丁脸现恍然之状,说道:“明白了,老爷。”转身飞跑出大厅外,不久与另一名家丁一起走了回来,将通过了三关的那些才子们的对联,诗文呈上。
余子俊先将对联展开与马文升一起看了,呵呵一笑,说道:“这些下联,对得也还算可以。”将对联放下了。
又将一众才子们写的诗文展开来看,大多是些无病呻吟、辞藻华丽的平庸之作,摇了摇头,叹道:“这些所谓的才子,也不过如此,又如何配得上我的女儿。”说罢,脸现沮丧之色。转头看去,却见马文升看着一首诗,沉浸其中,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余子俊道:“马大人看得什么好诗?”
只听马文升拍案叫道:“好一个‘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此首词作写得极好,将来此人,必有一番大作为。”说着将那首诗词递于余子俊看。
余子俊向纸上看去,只见上面写着一首词,名曰:卜算子·咏梅,词云: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余子俊不看便罢,看了之后,不觉霍然站起,脸现激动之状,语音发颤道:“诗以言志,字可观人,此人必是一位性格坚毅,胸怀广大之奇才。”转头吩咐身旁的一名家丁道:“阿福,快吩咐小姐一句,今日彩楼招亲,绣球务必要打中此人。”
那名家丁躬身答道:“是,老爷。”转身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