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来自谢迁的凶狠报复 - 跃马大明 - 比克大魔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跃马大明 >

第一百五十章来自谢迁的凶狠报复

谢迁坐在一张宽大的金交椅上,面沉似水,自从得知杨洋在外面大肆宣扬他与谢小姐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小情人后,就把这位谢大人气得不轻,整日阴沉着一张脸,寻思着要报复杨洋。

决不能让这个下流的登徒子考中进士,一来是为了自己女儿的清白,二来么,杨洋这么人的政治观点与自己截然不同。还记得上次在太原的时候,杨洋考举人所做得五篇策论,便全是标新立异的奇谈怪论,虽说论述也很精辟,见解也很独到,但是有违圣人祖传的治国之道。“士农工商”士为第一,农为第二,焉能重商轻农,若长此以往,岂不是动摇国之根本。此子虽有点才华,但与当年动摇大宋国本的王安石何异,为国为民,在我这里决不能让此子得中进士。谢迁暗暗下定了决心,双手不觉紧紧地攥紧了拳头。

正在思忖之时,便见同考官捧着一摞试卷走了进来。那名同考官道:“谢大人,这是新取中的三百名贡士试卷,请您过目。

谢迁点了点头,挥手示意那名同考官退下去,看着那三百份试卷寻思,那个山西举子杨洋确也有些才华,只怕会被取中,但是他的时务策论文章必是标新立异的,我便仔细看来,凡是有标新立异之嫌的,那便可能是他的试卷,我就把它摘出来,不予取中,这样的话,就断断不会取中那个小杀才了,越想越觉得有理,便拿起桌上的试卷仔细看了起来。这些文章都已经经过底下的同考官审阅过了,谢迁也不愿仔细审阅,只专门拣时务策论题看去,凡是持守成观点的,他便留下取中,凡是力求变革的,他便发还,一连摘出来十几份疑似杨洋所做的文章来,交还给同考官,让他拿回去,重新审阅补录。

因他是主考官,又是昔日的状元郎,名满天下,同考官也不敢违悖他的意见,于是便捧着那十几份试卷走回去,又补录了十几份试卷上来让他过目。

谢迁坐在椅中仔细看了,皆是守成之作,文笔也很流畅,遂全部取中,将试卷发还给同考官,算是取中了本届的三百名贡士。只等着放榜那日,揭开弥封唱名了。

谢迁内心很得意,外表很高兴,暗道:“杨洋小畜生,这回老子偏不取中你,看你又能奈我何?一个商人的子弟,还想中状元呢?作梦去吧!”想到杨洋落榜之后,气得跳着脚,大骂他无耻的情景,谢迁不觉心里笑出声来。

等到了唱名这日,谢迁端然在堂中坐了,一脸得意之色。一位同考官揣摩他的心意,笑道:“谢大人你说那个在外面玷污你女儿名节的山西杨举子,会不会也被取中啊!看您怎么高兴,一定被你想法黜落了是吧!”

谢迁咬牙说道:“当然!那个小畜生品行不端,又在外面大肆败坏我女儿的名节,这等样人,我岂能让他得中?他若能中,除非是太阳西出日落东。”说罢,哈哈笑了两声,一副由衷地高兴的样子。

那名同考官道:“谢大人,这可不一定喔!也许您看走了眼呢?要知道那些贡士的试卷可都是密封的,你又如何能知道没有取中那位山西举子的试卷呢?”

谢迁哈哈笑道:“老夫的做了多少文章,早已修炼了一双火眼金睛,岂能不知那份是他的试卷,那份不是他的试卷,绝不会取中的,列位尽管看着便是。”

偏那位同考官爱抬杠,激他道:“人还有走眼的时候呢,谢大人岂能没有谬误,若那位山西举子真得中了的话,又该如何?”

谢迁大怒道:“若他真得中了,我便把女儿嫁与他为妻,了结这世上的风言风语。”说罢,须发真竖,一副气恼万分的样子。

看谢迁生了气,那位同考官忙哈哈笑道:“谢大人不必认真,一句戏言耳,我等为国选贤,岂能取中那般品行不良的登徒子?若是真的取中了他,倒真叫我们这些同考官也脸上无光啊!”其它几名同考官也一同点头称是。

几人在堂上,彼此又说笑了一回,看看时辰已到,谢迁即吩咐揭开弥封唱名,自己则面带微笑侧着头听着,书吏唱出名来,第一名不是杨洋,谢迁感到很高兴,第二名也不是杨洋名字,谢迁也感到很喜欢,一真念到二百一十七名时,唱名的书吏高声叫道:“山西举子杨洋。”

顿时谢迁坐在大堂之上,犹如遭到雷击一般,脸都绿了,呆了片刻,忙自椅中跳了起来,奔过来,一把抢过试卷观看,白纸黑字,上面赫然写着杨洋的名字和籍贯。谢迁面现疑惑之色,呢喃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忙拿起杨洋的五道时务策论题观看,道道皆是守成之作,哪有半分标新立异之语。谢迁如遭到大锺胸口一记重击,不觉身子后仰,踉跄后退了半步,摇晃了几下方才将身子站直,一脸的灰白。

几位同考官见状忙过来打劝,要他不要伤心,这不过是会试而已,不还有殿试一关吗?到时候再把他黜落下去便是。谢迁知晓,若是中了贡士,那便是中了进士了,殿试不过是一个走个形式而已,你见过哪个贡士在殿试环节被打落下去的?而且当着那么多的朝臣,自己又如何能作得手脚?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仰天叹道:“真命进士,真命进士也!”说罢将试卷交还给书吏,步履蹒跚地走回椅中坐下,一脸颓丧之色,神情好不烦恼。

当几位考官在紧张阅卷的时候,杨洋也在忙着他的大事。叶福花了二万两银子走通了吏部的关节,安排了一名曾是秀才的舵主,当上了福建同安知县,并着手开办了一个大船厂,澎湖巡检司一职,也谋到了手。他已经完成了开发台湾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放手经营台湾了。事不宜迟,杨洋立即正式成立了台湾垦殖公司,白莲圣姑心满意足地当上了第一任总经理。当然对外面,它只挂了一个大明邮局海外办事分庄的小牌子,以掩人耳目。

为了能尽早开发出台湾来,杨洋仔细思考了后世的建国方略,决定参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满清八旗制度,建立一个军民一体化的组织,以明朝军队的卫所制度为蓝本,将原来的白莲教众,编为部伍,进军台湾,前期的一个千户的人,已经成功地登上了台湾岛,并安营扎寨住了下来。后续的人马也将陆续前往。

另外一件大事,便是在京城成立了京华女子学院,招收了一千余名女孩子,上学读书。这回女子也有了与男人一样识字断字的权力和学习的场所,当然学校的里的教师,门卫和勒杂人员全部由女子担任,以堵住那些封建士大夫的口。这件事,为余香柔在京城上流社会创出了巨大的名头,人们已经称呼她为余夫子了,一些达官贵人家的小姐们甚至应聘到了他的学校当上了教师,余香柔已经隐隐有了些成就感,整日喜笑颜开。只是余子俊的夫人,却多有怨言。甚至走来为此事教训了杨洋几句,杨洋嘴里含含糊糊的应付着,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全没往心里去,老丈母见他们夫妇如此,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也不再说了。

转眼到了放榜这日,杨洋自忖与进士无缘,心里又酸又痛,闷在家里闭门谢客。老天呀!咱也是下过大功夫的啊!没想到竟落得这般下场,正自心里难受发堵,却见王承恩走上门来。

王承恩满面春风笑道:“表姐夫今日是放榜之日,你怎么闷在家里,走!跟表弟我看榜去。”

杨洋笑了笑说道:“今科我是无望了,就不去了,要去你自己去罢。”

王承恩笑道:“每年放榜之时,京城总会上演榜下捉婿的好戏,你不去欣赏欣赏吗?很好玩的。”

这京城也上演榜下捉婿的好戏吗?杨洋立刻心动了起来。记得在太原时,山西举子张举人和王义德便叫人家榜下捉了婿,弄出了好大一个笑话,这京城黄榜之下捉婿,只怕会更加有趣十分。哈哈!那咱也看看去,看看这京城的榜下捉婿,又有何有趣之处。杨洋心痒难挠,耐不住说道:“好!表弟,那咱们便一块儿看看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