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平叛(二)
因为第二日便是上官云清正式起兵造反的日子,所以他这天晚上歇在石柳村内,这里是他自小长大的地方,他对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十分熟悉。万一要是朝廷侦知此事,派兵连夜前来进攻,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也便于自己及时逃走。
在他手下辖有三十六路绿林土匪,加上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三千精兵,总兵力加起来有两万三千余众。他自信依靠这点实力,突袭南京城的话,定然可以一举攻下,到时候便可效仿明太祖朱元璋,以金陵府为基地,一举进占整个中原,因为他也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事先他已经联系了北方的鞑靼小王子,以及几位大明的藩王,只要他这里一举兵,打出‘清君侧’的名义,兴兵北伐,这几个人便也起兵策应。界时成化帝自顾不暇,定可叫他有机可趁,一举攻下北京城,即便是不成功,划江而治,做个割据江南的土皇帝,也是保保险险的,到那时候,自己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何等的逍遥快活。
这晚他正和衣躺在床上朦朦胧胧地做着他当皇帝的美梦,忽听得门外有人急步走了进来,说道:“禀教主,南京城苏参将派人连夜赶来,说是紧急军情禀报。”
莫非是朝廷要派人攻打我了?上官云清立时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披衣而起,走到客厅之中相见来人。来人他认识,正是他亲手发展的一个教民,名叫李源。此人原本在魏国公中军都督府中任职,可是一直郁郁不得志,虽有一身的好武世,只混了个总旗的官衔。结识他之后,自己上下打点,帮他疏通门路,终于在六七年内,混到了千户之职,当然为了他能够升职,自己可也没少花了本钱,光是孝敬上级官吏的钱,便花了自己不下三万贯,为的便是在起事之时,这些人可以充当内应,给自己以可趁之机。
上官云清见他一路赶得风尘仆仆,忙问道:“李源,你为何星夜到此,有何紧急军情禀报?”
李源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启禀教主,据得到的可靠消息,朝廷已经侦知了我们明日就要起兵造反的消息,如今正在做准备,他们已议定,明日一早,由南京守备魏国公徐俌封闭城门,调集大军守备,同时分兵五万攻打我们。苏参将与我商议,请教主连夜兴兵,趁明军还未曾防备,大军也未集结,由他打开朝阳门策应,放我们大军进城,一举占领南京城。事不宜迟,请教主早做决断。”
“朝廷侦知此事了么?”上官云清立时慌了,自己才不过两万余人马,若明军有备,自己如何攻得下十万官兵镇守的南京城,不但攻不下来,朝廷分兵来攻,自己也不一定能打得过呢?当下,在客厅之中,来来回回踱了几趟,忖思半晌,立即下令召集手下的众心腹,前来议事。
这些人也都歇在附近的房屋中,召唤起来极是容易,过不多时,便一个个匆匆忙忙赶了来,在客厅之内的椅中坐好。见人来齐了,上官云清,便把苏参将侦知的消息与他们说了,听取他们的意见。
他左边坐着一人,约摸三十六七岁,一身道装打扮,道号长春子,也就是鼓动他称帝的那个茅山道士。底下坐着七八个人,都是教中的堂主和副堂主,这些人与他结为异性兄弟,所以被他引为心腹之人。众人听了上官云清讲的话,立时一个个皱眉沉思起来。一名堂主说道:“教主,我以为应当立即进兵,攻占南京城,这已经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要是明日朝廷在南京加强了守备,以咱们这点人马,又如何能攻得下南京城?请教主立即出兵。”其它几名堂主闻言,也纷纷表态,支持他这个意见。只有长春子闭着眼睛一言不发,忽然睁开眼睛,冷冷说道:“教主,贫道以为不可,这万一要是朝廷定下的一计,诱我们上当呢?若我们大军连夜赶了去,中了官兵的埋伏,又如何是好?贫道以为还是不要去的好。”
众堂主一起向他看来,有几个堂主是本不想造反的,恨教主被他蛊惑一心要谋着造反,害他们跟着提心吊担,从心里对他有些反感,当下一名堂主反驳道:“那依长春真人之意,该当如何?放着这大好机会不取,难道等明日朝廷准备齐全了,再来从容打我们吗?这江南之地,哪里又是我们的容身之地?”
上官眉头微皱,心里也自狐疑起来,暗忖道:“这长春子所说,倒也可虑,这万一要是苏参将和李源背叛了我,自己带人冒冒失失赶了去,岂不是正中了人家圈套?咱就这点本钱,到时候,岂不输得我连裤衩都没得穿了?”心中忖思未定,将一双怀疑的目光向李源瞧去,想再仔细观察观察李源的神情,是否可以从中看出破绽。
李源大急,上前一步,扑通一声跪在了客厅地上,慷慨激昂道:“教主,如今事情紧急,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不然我等身家性命,便都丧在这里了。”说罢,咬了咬牙,右手抽出肋下腰刀,将左手入在地板之上,“嚓”的一声,将左手五根手指全剁了下来,沉声说道:“教主,属下若有半句谎言,如同此指,请教主立即将属下千刀万剐而死。”神情倔强,面色狰狞,震撼厅内的所有人。
看见李源如此行事,上官云清当下更无怀疑,忙走过来亲手将他搀扶起来,一脸关切之状,说道:“李兄弟,你这是干什么?大哥我何时不相信你了。只是长春子他有些疑问罢了,你别往心里去。来呀!快扶李兄弟到后面疗伤。”立马便有两侍从走过来,扶了李源走到后堂包扎伤口去了。长春子,寒着脸再不说话,只是双眉之间,皱得更紧了,眼睛里的疑惑之色也更盛。
上官云清再不理他,立即与自己手下的几名堂主商议出兵之事。一名堂主不无担忧地说:“教主,只怕弟兄们连夜被叫起来行军,会有所不满呢?”
上官云清呵呵笑道:“我自有办法叫他们个个心甘情愿。”正色说道:“传我命令,攻下南京城,弟兄们放假一日,南京城内的富户,女人,房屋,还有钱财,任他们取之,本教主概不过问。”
靠!这分明是叫他手下的哪些绿林土匪们纵兵抢掠啊!立时他手下几名手下面露喜色。南京城十里繁华之地,大户及有钱人家极多,要是攻占了南京城,那花花世界随便刮刮地皮,也够他们一世花用不尽了。他手上几名堂主是绿林土匪出身,闻言更是狂喜,他们做惯了打家劫舍的勾当,最喜爱的便是这事,当下有些迫不及待,忙站起身来,谢过了上官云清,便骑马狂奔而去了。
一条十几里长的山谷,骑马驰骋,能用多少时辰?不到两刻钟,宝华山内大大小小的土匪都知道了此事,立时整个石柳村一带的山谷之中沸腾起来,一个个土匪连夜爬了起来,兴奋的持了兵器,赶过来集结,甚至一些住在偏远地方的匪贼,赶在住在近处的土匪先头来的,集结速度之快,叫上官云清都大为咋舌。
开玩笑,跑到南京城里去抢劫银子、女子和房子,谁落在后面能抢到好的?所以有众土匪,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不甘屈居人后,不但能作战的土匪赶着来了,就连一些做饭的厨子,写写画画的勤杂人员,也都赶来了,而且众匪脸上人人喜形于色。
上官云清十分高兴,有这等精锐兵马,何愁南京不取,大明不灭?一身戎装,站在了高台之上,简单地训了几句话,无非是令行禁止之类的套话,便下令大军出发,立即进兵南京城。
一路行来,众匪徒无不兴高采烈,身上竟毫无疲倦之态,反而离南京城越近,越添精神。虽然上官云清骑着马,走在前头,但不时有一队土匪赶在了他前头的,惹得这位上官教主很不愉快:“我好歹还是你们的教主,你们尊重点我好不好?”出言训斥了几句,这些土匪才怏怏不快地退到了他后面。
看看离南京城还有十里,上官云清回首捡视人马,奇迹般的发现,他手下的众土匪,竟居然没有一个掉队的,而且众匪贼从当官的,到当兵的,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副士气高涨的样子。
上官云清不觉暗叹道:“果然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我手下的士兵有如此的精气神,即便真的遇到朝廷十万大军,又未尝不可与之一战,只怕胜负之数还难料呢?”正在思忖,只见李源骑马自后面赶了过来,说道:“教主,前面不远处便是南京朝阳门,属下亲自为您带路。”
上官云清欣喜道:“好好!你和苏参将熟悉,就由你来联系他打开城门,放咱们大军入城吧!”又抬起头,看了看天,说道:“天已快亮了,咱们得火速进兵,不然明军有了准备,咱们便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当下带领众匪贼,振奋起精神,一起向南京城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