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遇见李孜省
杨洋带着汪直一路向北而行,他心里又是喜欢,又是发愁。喜得是不负皇命,一举剿灭了上官云清的白莲教匪,立下了大功劳,回来之后,皇上的赏赐是必不会少的?愁得是,背着府里三位亲亲老婆,又娶了一房夫人,这回去之后,碰见了她们,自己可咋地交待?而且还有一个谢小姐在那后备着呢?自己当初可是在谢夫人的逼迫之下写有婚书的,这要是谢夫人找上自己大闹起来,自己却又该如何是好。所以越向北去,心里越加烦乱。苦啊!早知道就娶一个老婆了,哪还有这破事,如今倒弄得自己像一个做错了事怕见家长的孩子了,心里发怵。哎!想到伤心纷乱处,杨洋不觉长叹了一声,一脸的苦色。
这日到了通州,弃舟登岸,方欲租借马匹车辆进京,却见李三通带着数人笑嘻嘻地站在路旁迎接。杨洋讶异地问道:“三通,你咋地在这儿?”
李三通忙紧走几步到杨洋跟前躬身施了一礼,满脸笑容的说道:“属下听闻南京方面的飞鸽传书,说是您携夫人沿运河北上,便日日派人在此打探,这几日掐着指头算来,董事长应该到了,所以便亲自走来迎接,顺便检查一下通州供销社的工作,没想到刚到这码头便碰到了董事长您。”说到这里看了汪直一眼,又一揖到底,躬身说道:“属下恭贺董事长新娶了一房美貌夫人,还开办了江南皇家棉丝织厂同,董事长,您真了不起。”脸上显露出极为恭敬和钦佩神色来。
汪直脸上闪过了一丝羞涩,转头看了杨洋一眼,面含喜悦站在了杨洋身后。杨洋则看了李三通一眼,寻思道:“这李三通远在北京,自己在南京干的事情却丝毫没有瞒过他的眼睛,但不知家里的三位夫人也知道了没?”于是将他扯到一旁,轻声问道:“三通?我家里三位夫人还好吧?”
李三通笑道:“都好!三位夫人都盼着您早日归来呢,李湘云还十天前,给您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真的?湘云她生了?”杨洋高兴的几乎要跳了起来。心里狂叫道:“哈哈哈!老子终于做爸爸了,我杨洋也后继有人啦!”咧着嘴笑了一回,又拍着李三通的肩膀问道:“三通啊!我再问你,我家里的三位夫人可知道我要回来了?”
李三通轻笑道:“当然知道!”
当然知道?杨洋心里立刻又打起鼓来,脸上闪过一丝愁色,不无担心地问道:“哪她们知不知道我又娶了一房新夫人事?”
李三通瞅了他一眼,心道:“这董事长怎么问我这么奇怪的问题?你在南京城每月都有书信来,三位夫人还经常向从南直隶回来的人打问你的情况?你在南京的事她们能不知道吗?你娶了新夫人的事,还是几个月前,白莲圣姑咬着牙跟我说的,她们能不清楚?”看了看杨洋的神情,顿时恍然:“哦!我明白了,想是董事长娶新夫人的事,乃是背着北京城的三位夫人暗中做下的,所以董事长害怕回去之后,被几位夫人责怪,故有此问?待我且耍他一耍。”
于是装做思索了半天的样子说道:“属下从未向三位夫人说起过此事,也从未听她们说起过,她们应该蒙在鼓里,不知道吧?”
哈!既然从未说起过此事,那她们定然还不知道此事喽?杨洋闻言,顿时高兴的又差点跳了起来,一脸兴奋地说道:“好好!三通,你这件事做的好,先替我瞒着,将来必有你的好处。”脸上的愁色也一扫而光。不知道就好哇!自己便可以从容布置,等皇上宣了旨,许了婚,难道余香柔她们三个还不乖乖咽下这口气?嘿嘿!到时候她们即使怪罪下来,不还有个乱点鸳鸯谱的皇上替咱顶着吗?等过一段时间,自己哄哄她们,不就把这事给揭过去了吗?自己还不照样是妻妾和谐,家庭和睦。哈哈!这可真是太好了!杨洋得意了一回,一挥手道:“好!咱们这就进京。”当下坐上了李三通给他早已准备好的马车,兴冲冲地向北京城进发。
到了北京城之时,已经入夜,却是入城不及了。杨洋只得带人在城外找了间客栈住下。第二日,杨洋洗漱毕,打扮得齐齐整整走进城来。进了城,李三通等人便先回邮局总部去了,杨洋则与汪直一直向紫禁城行来。他现在是朝廷的命官,当然是以公事为重,必须首先向皇上交了旨,方才能够回家。
到了皇宫门外,求侍卫通禀了,汪直摸了摸肚子,双眼含情,一脸期待地说道:“夫君!我先进宫去了,待会你自己进去交旨吧!”说罢,恋恋不舍地看了他一回,转身先进宫去了。
看着汪直远去的背影,杨洋暗叫道:“老婆,你等着,我一定会向皇上讨旨,尽快把你娶回家的。”汪直胆里可怀着咱的骨肉呢?哪那能割舍得下,说什么也得拼了才是。
杨洋站在门外等了一会,就见两个宦官笑嘻嘻地走了出来,说道:“杨大人,皇上有请。”说罢,当先带路,引着杨洋一直走进皇宫来。紫禁城真大啊!穿墙绕院,走得杨洋眼晕,终于在一座小花园内停了下来。宦官朝里面努了努嘴,说道:“杨大人,皇上便在哪边,你自己过去吧。”
杨洋顺着他俩的眼光一看,只见一个小池塘边,建有一座凉亭,亭内成化旁正坐在一张石桌旁与一名大臣下棋,在他俩身后还立着两名小太监,一名老太监,那名老太监赫然正是怀恩。当下杨洋定了定神,稳步走了过去,径直来到亭内,跪下磕头道:“臣杨洋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罢磕了一个头。
成化帝继续下棋,耳中似乎没有听到他的呼喊一般。啥子情况?今天皇上怎么了,竟居然不理我,而且与他下棋的这个人好大胆,见凶叩头,他竟居然还敢跟皇上继续下棋?杨洋纳闷不已。
跪在那里等了一会,见成化帝仍然下棋,没有理他,杨洋耐不住气,仍然一个头嗑在了地上,大声说道:“臣杨洋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爬在地上等了一会,仍然不见成化帝搭理他,杨洋不觉抬起头来,向上看去,只见成化帝还是充耳不闻,继续下棋。
今天这是怎么了?成化旁难道耳聋了,眼瞎了不成?为何不理我?咱可是平定江南白莲教匪叛乱的大功臣呀!杨洋心里狐疑不已。正在疑惑,忽见成化帝拿眼角的余光瞥了自己一眼,鼻子里冷哼了一声,脸上闪过了一丝不快的神情。
我靠!啥子情况?咋地皇上用那种眼神看我,难道对我心怀不满,恼了我?咱究竟做什么事情惹他不快了?杨洋立即猜想起来,从他穿越到大明朝,开煤矿,办铁厂,加入白莲教,平定上官云清叛乱,一件件事情自脑海中闪过。想起来,自己的罪名确也不小,光是自己加入白莲教成为他们的主要头目,再到自己私下里经营台湾,企图自立为王,随便哪一条拿出来,确也够得上砍自己十次头的,只是咱不是已经花言巧语跟他说明白了吗?难道皇上还要追究?想到此,杨洋不觉浑身发热,头上的汗水涔涔而下,在脸颊上汇成几股,最后经由下巴落在了地上。
成化帝继续与对面的那名大臣下着棋,脸上的神情很是专注,似乎根本就没看到杨洋这个人。直到一局终了,方才怏怏地放下了手中的棋子,双臂舒展,挥舞几下,又伸了伸懒腰道:“这一局棋下得好生畅快。”又冲那名大臣道:“孜省啊!你的棋艺又长进了,今日朕花了好大的精力,方才以一子之差赢了你,大臣之中数你棋艺为高啊!”
难道他便是朝中权倾一时的李孜省,被王恕等正直大臣引为之腹之患的家伙?杨洋立马留上了心,抬眼仔细瞧去,只见那李孜省约摸六十余岁,头发胡子都花白了,两只眼睛闪着精光,一副十分精明的样子?李孜省笑道:“岂敢岂敢!微臣只不过是侥幸而已,其实朝中许多人的棋艺都是比微臣高的。”说罢,眼睛不经意间向杨洋瞟来,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狠戾之色。
虽然他的眼中的狠戾神色一闪而过,但杨洋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眼神,心中顿时一紧。暗忖道:“这李孜省只不过是与自己头一次见面,怎么会如此的恨自己,只怕此人将会是自己在朝堂之中的一大劲敌呢?心里轱辘辘地转着算盘,脑子也集中精力全神戒备起来。
不可不防啊!朝堂之上的凶险程度,哪可是远胜战场之上的,你没见许多功臣名将,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无敌,为世人所敬仰,为敌人所畏惧,但在朝堂之上,却轻易丢了性命的。像韩信、周亚夫、檀道济、岳飞,这等英雄人物在战场上何曾遇到敌手,但在朝堂之上,还不是轻轻被人击倒,一个小吏都可轻易间取了他们的性命?自古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朝堂之上的哪些勾心斗角,阴谋诡计,才是杀人不见血最厉害的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