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无耻的成化帝
啥!把我的那么大的两个产业收走?皇上,您也太黑了吧!哪可是咱费尽心思,前后奔波,好不容易才建成的?如今果子熟了,您眼馋了,下山来摘桃子了,您若是收走了,叫俺咋办?没有了邮局,俺得银号还咋的开?没有了供销社,你叫我江南棉丝厂生产的棉丝织品与山西钢铁厂生产的铁制品还怎么卖?不行!说什么也不能交上去,交上去咱还咋地当大明朝的财神爷。想到此处,杨洋忙扑翻身跪倒在地,哀求道:“陛下,其实不是我不想交上来,只是这两个产业,其中绝大部分人都是昔日的白莲教徒,若是把这两处产业交上去,免不了许多人会担心朝廷进行秋后算账,找他们的麻烦,若是因此而闹将起来,很可能会引起民变的,还请陛下千万三思。”说完忙磕了个头,拿眼角的余光偷偷瞟向成化帝,看他如何说话。
成化帝冷着脸说道:“你说的这个倒也在理,只是若不将它们收归朝廷管辖,我实在放不心啊!你不知道,现今已经有许多的大臣认识到了你两个产业的重要性,一再上本,要我立即将你的这两处产业收归朝廷管理呢!我若不将它们收回来,只怕那些文武官员们会有意见的?”
无耻啊!无耻!你们君臣们真是强盗啊!就好比人家家里养着两个漂亮老婆,你们看见好,就非要从人家手里抢走,抱到你床上去,这真是……真是太卑鄙了?杨洋又气又恨,但却又毫无办法,毕竟是皇上和朝廷要从自己手里拿走,自己又如何能斗得过他们?细细想来,自己的这两个产业目前确也够庞大的,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系统,功能又堪称逆天般的强大,想不引人注目才是怪事呢?只是咱好不容易才培育出来的两个产业就此收归朝廷,被国有化了,实在叫人心有不甘啊!
见杨洋面有不舍之意,成化帝寒下脸,沉声说道:“你以为当初李三通交给你的那个宝库是谁的?其实一小部分是原来范文静的私藏,另外的绝大部分银子都是我内库里头垫付的,当初是为了引起你们白莲教的内乱,我才命令李三通故意指给你看的,如今你拿朕的那笔钱建成了邮局和供销社,算起来,这邮局和供销社本来就是俺老朱家的?你不过是个掌柜的而已,如今朕收回俺老朱家的产业,这总归是天经地义的事吧!”
杨洋哑口无言,想不到其中还有这么一段隐情,如此说来,人家成化帝要收走这两处产业,确也占得住理,现在人家要从自己手里收回管辖权了,自己自然也没得话说。跪在那里忖思半晌,苦着脸说道:“陛下,您要收就收走吧!不过要养活那十几万人,可不容易啊!一旦收归朝廷,您就必须得任命大量的官员进行管理,这些人效率低下,官僚气又十足,我只怕他们不但不会有益于朝廷,反而会造成这两个产业亏损,形成大量的冗员冗官,成为朝廷的负担,后果我已经指出来了,还请陛下三思?”说罢,又磕了一个头去。
成化帝拿眼睛瞟了他一眼,撇了撇嘴说道:“瞧你的那点出息,不就是不愿交上来吗?找那么多理由干吗?也罢,不交就不交罢。”
杨洋闻言大喜,忙磕了个头,感激地说道:“多谢陛下成全。”
成化帝忖思半晌,又说道:“不过,这两个产业交给你一个人打理,只怕你年纪轻小,处世经验又不足,难免会上当受骗或者办错了事,把咱老朱家好不容易才培育的两个产业给毁了,这么办吧?朕给你指派几个能干的官员帮你一块儿打理好了。”说罢,看着他笑。
这是要在他的邮局和供销社里面掺沙子啊!一旦朝廷的人进来,那邮局和供销社可就不是你杨洋一个人说了算了。不过你跟皇上还能讲理吗?他要是看你不顺眼了,吩咐人推出午门外一刀砍了便是,还何须讲什么道理,像过去的岳飞、于谦等人,哪个有什么过错,还不是皇上看你不爽了,一句话便吩咐人给宰了,即便后来给平反了,也是假惺惺的认个错而已,杨洋深知,自己没有昔日两位大英雄的功劳,成化帝若想要杀自己,更不需要有一丝的顾虑,叫几个锦衣校尉进来,把自己推出午门去砍了便是。为今之计,不答应也得答应啊!只得苦着脸答应下来,又问道:“不知陛下安排哪几位大人辅助于我?”
成化帝笑道:“这个你不用管,他们会拿了朕的旨意去你家里找你的,还有你那个邮局和供销社每年收入颇丰,不给朕发润点怎么能行,我看……你便每年拿出两成利来,一成交给朕,一成交给户部好了!”
真是强盗啊!杨洋心里顿时觉得像被土匪拦路抢劫了一般的难受!咱还想着从这两个产业里面抠出点钱来,办好开垦台湾的事呢?现在倒好,被你狠狠割了两刀肉去,叫咱如何开发台湾?不过人在屋檐下,又怎能不低头,杨洋也只得答应道:“臣遵旨。”
成化帝见他都应下了,哈哈笑道:“起来吧!跪着讲话怪累的,朕还有言语吩咐你去做呢?”
莫非又想在我的棉丝织厂里掺沙子?你若给老子再派一个太监来,老子撂挑子不干了!杨洋一边心里恨恨地想着,一边慢慢爬起来站好,抬眼瞧去,只见成化帝还在思忖,躬身说道:“陛下,您既然入了股,还要分红,这件事情不能不叫人知晓,所以臣想把邮局和供销社名字上再加上‘皇家’二字,您看如何?”
成化帝点头喜道:“好好!本来就是咱老朱家的产业,当然应该加上皇家二字,你这一回去便把名字改了罢。”
“微臣遵旨!”杨洋躬身答应。心里却暗骂成化帝无耻,咱好好的老杨家产业,三言两语间,竟变成了你们老朱家的了,这真是……太无耻了?心中正愤愤不平地暗骂,却听成化帝若有所思地说道:“朕的哪些个驿站,如今也没什么用处了,这么办吧!哪些驿站和驿卒们一便并入到你的邮局里面去好了,你把他们养起来吧!莫要叫他们衣食毫无着落,毕竟他们也是朕的子民。”
靠!皇上,咱的邮局和供销社又不是慈善所,你把驿站和驿卒们全归回来,哪得多少人?增加多少的开支?俺得邮局和供销社还能盈利吗?杨洋忖得一忖,试探着问道:“陛下,不知哪些驿卒们有多少人?要是人太多了的话,臣的那两个小产业,怕是容纳不下哪么多的人的?”
成化帝略做思忖说道:“也就七八千人吧!怎么样,你的两处产业能容纳下吗?”
七八千人啊!杨洋心里盘算了一下,自己马上就要开办几个大的棉丝织厂和毛纺织厂了,还要依托邮局开银号,估计的招几万人,这些人来了,应该能全安置了,当下躬身答应道:“臣遵旨。”
成化帝见他答应下来,满意地点了点头,赞道:“果然是朕的杨爱卿,所到之处,皆能马到成功啊!”
靠!这是给咱戴高帽,哄咱为他卖命哩!杨洋谦虚地笑了笑,没有说话,心里却委屈地想道:“咱现在已经从两个产业的老板轮落成为你打工仔了,再拍我的马屁也提不起咱的干劲了,勉强混日子吧!”
成化帝也看出了他的无精打采,笑着脸给他鼓劲道:“你回去之后,好好给朕干,到时候,咱老朱家肯定是会有你的好处的。”
还有好处?能不像岳飞、于谦那样平白冤死就不错了,还指望有什么好处?杨洋心里不屑地想着,脸上却装做开心的样子笑了笑。
成化帝见他笑,还当他是心里真喜欢,兴致勃勃地说道:“杨爱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娘闫氏有消息了。”
啥?我那便宜老娘闫氏有消息了?杨洋脑子里顿时轰的一声,乱成一团,万千种思绪一起涌上心头来。自从闫氏被人从东各村劫走之后,便一直杳无音讯,期间杨洋也曾动用各种关系去寻找她,但却石沉大海,不曾有半点的消息,如今,听成化帝亲口说出来,那必不会是有假了,他一国之君,还能哄咱?杨洋穿越到大明朝之后,便把对后世父母亲的思念,全寄托在了闫氏身上,心目中把早已把她当做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所以今日听到成化帝这话,便心头剧颤,忙问道:“陛下,不知我娘她人在哪里?快带我去见他!”
成化帝瞅了瞅杨洋急切的表情,笑道:“你娘如今在一个极为稳妥的所在,等你一从太原回来,我便安排你们见面。”
从太原回来?莫非成化帝要安排自己去太原一趟?那里可有一个极难缠的晋王爷在呢?他恼恨自己过深,只怕自己回太原去,立时他便会下狠手对付咱?杨洋心里顿时一紧,忙问道:“陛下,不知您要微臣去太原干什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