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谢小姐的真实身份 - 跃马大明 - 比克大魔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跃马大明 >

第二百八十二章谢小姐的真实身份

就在杨洋精神疲惫,准备找个地方睏一觉的时候,就见自府门外匆匆走进一名家丁来,躬身禀道:“大人,大明皇家银行行长王越王大人和情报处张仁杰处长来拜!”

“他们来了么?”杨洋喜道:“我正要去找他们呢?快请他二位进来。”

那家人答应了一声,走出去了。杨洋忖得一忖,命丫环请汪直来客厅相陪。这段时日,他不在京城,共和党的大小事务,都交由汪直打理,许多事情没有她了解的清楚,还是征询一下她的意见比较好!不多时,汪直缓步走入客厅来,杨洋拉住她小手,笑吟吟地站在门口迎候客人,正张望时,只见王越与张仁杰在一名家丁的引领下,笑容可掬的走了过来。

杨洋忙拱手与他二人见礼,王越与张仁杰一同回了礼,王越便哈哈笑道:“董事长,您可回来了,这段时日您不在,这大明皇家银号的业务,属下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若不是李三通他们帮忙,非把我给愁死不可!”

杨洋呵呵笑道:“隔行如隔山,王大人也不需要着急,咱们稳着些,慢慢来!只要严谨、细致,多学习,多用功,大明皇家银号也不算什么!二位请……”说着,将手臂一伸,把他二人让进客厅来。王越与张仁杰在客位坐了,杨洋与汪直在主位相陪,又有丫环献上茶来。

王越喝了两口茶,镇定了一下心神,拱手笑道:“董事长,属下闻得您这回在山西太原府筹集了二千余万两白银,作为大明皇家银号的启动资金,真了不起啊!属下我在京城四处奔走,多方求告,方才筹得了一百余万两银子,远逊于董事长在山西筹集到的银子啊,属下对您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呵呵!知道咱的厉害了?那银子可不是谁想弄,就能弄来的?以后跟着我干,叫你吃惊佩服的地方还多着呢?杨洋宠辱不惊地笑了笑,安慰他道:“王大人也不要气馁,你能够屈尊筹得一百余万两白银,这已经相当不错了,再加上我在山西筹集的银子,足够咱们把大明皇家银号办起来了,时间会证明一切,等将来咱们赚了大笔银子,再把手里的股份卖出去,狠狠宰那些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一笔。”

对王越在京城的遭遇,杨洋早有心理准备,大明皇家银号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许多人都对它持观望态度,自己当年在山西开办钢铁厂时,不也触了很多霉头,没能从山西的大晋商那里筹到多少钱吗?王越以自己一个进士出身,昔日的堂堂一品大员,能不以做为一个商人为耻,腆着脸面,筹集这么多的银子,已经了不起了!

杨洋又问起了银号店铺的准备情况、职员的培训情况,得知均进展顺利,已经初步具备了,开办银号的条件,很是欣慰,表扬了王越几句。

王越又拱了拱手,发愁道:“只是董事长,咱们一旦业务开展起来,到时候吸取大量的民间存银,那些放在咱们银号里的钱可都是要支付利息的?咱们收上来的银子,要是贷不出去咋办?要是到期收不回银子又咋办?老实说,属下心里没底啊!”

这纯粹一个经商菜鸟说的话,杨洋不由得哈哈笑道:“王老大人勿忧,那些银子每一笔贷出去,咱们都要按条件进行审核,能赚钱的咱们才贷,不赚钱的,一分也不给他。那些贷款人若是敢赖钱不还,咱们大可对簿公堂。咱这银号里面可是有皇上掺了股的,不怕他们不还。”顿了一顿,又说道:“这么多的银子,别人不贷,咱们大可以自己贷来做大咱们自己的产业,像煤矿、钢铁厂、棉丝织厂,这些产业规模都要扩大;我到松江府之后,也会大搞建设,到时候所需的银子可是一个天文数字,不愁贷不出去的。”

王越恍然大悟道:“经董事长这么一说,属下犹如醍醐灌顶,醒悟过来了,看来属下是杞人忧天了!真是惭愧啊!属下一定用心向董事长学好这经营之道。”脸上神色甚是诚恳。

汪直在旁撇了撇嘴,不满地说道:“京城里的那些王公大臣们也真是太可恶了,我与王越好说歹说,就是不肯掏银子,王大人筹集的银子,大部分是我姑母、伯父和王大人他自己的私房钱,相公,要我说,等将来咱们挣了大钱,不把手里的股份,卖给他们,凭什么他们来拣现成的?”脸上神情甚是恼怒。

杨洋呵呵笑道:“夫人,咱们这么大的产业,将来挣得银子可多的很,尤其是银号业务,会叫许多人眼红,若是那些人出于嫉妒,暗中给咱们使绊子,咱们在朝堂之上身单力薄,很容易吃亏的,咱们到时候让出一部分股份来,也是为了拉拢更多的人,使这个产业更好地发展,能挣更多的钱。”

汪直不再说话,但脸上仍有一丝恼意,显然对杨洋的这个决定,还是不太满意。

杨洋不再理他,向王越笑道:“王大人,你这几日仔细拟个规章,便把咱们的大明皇家银行办起来吧!有些不懂的地方,我亲自指导你。”这大明皇家银号就相当于后世的四大国有银行,实在是太重要了,它以后就是自己的取款机,是自己实现产业兴国的最大助力,必须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对此,杨洋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打算趁这段时日,自己有空闲,仔细查找其中的漏洞与不足之处,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把这个银号业务做好。

王越躬身领命。杨洋又把头转向张仁杰,问道:“张叔,你这段时日追查血杀阁的事情,可有什么重大发现?”

张仁杰脸上露出得意之色,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来,递了上去,笑道:“董事长,这是这段时日,情报处收集到的关于血杀阁的相关情报,还请董事长过目。”

杨洋接过来,展开细看。汪直在他身旁,也聚头来看。张仁杰的纸上共汇报了三条重要情报。第一条,写明国师继晓乃是血杀阁的明月堂主,永昌寺则是血杀阁的一个分堂,里面住着的二百余名和尚,大部分是血杀阁的成员,关于这点,杨洋已经知晓,又往下看去,第二条,则是列明了经常出入永昌寺的朝廷大臣人员名单,其中有刘吉、李孜省、彭华、成国公、靖远候等二十余名,最末尾竟还列了一个人,赫然写着‘朱明’二字。

“咦!这朱明不是顺天府的解元公吗?他也经常出入永昌寺?”杨洋疑惑地问道。

张仁杰道:“正是,据咱们的暗桩观察,次数还不少,这朱明的行踪也极其诡秘。”

汪直在旁说道:“这个朱明一直就是血杀阁的人,朝廷早在五年前便已知晓了!张处长,你能探得如此情报,很了不起了!”

杨洋惊异道:“什么?他是血杀阁的人?”眼前立即浮现出朱明阴险的笑容,以及这家伙说话的声音来。忽然内心一动,想起在太原碰到的那个朱先生来,说话声音很像,身材也相仿!对!绝对是他。杨洋不觉眼睛红了,咬了咬牙,恨恨地一拳击在了身旁的桌上。

汪直瞅了他一眼,关切地问道:“怎么?夫君,你莫非吃过他的亏?”

杨洋点了点头,于是便把自己前往太原,屡次被朱明暗下杀手刺杀一事,说了一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