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Amber115(晋江文学)
第113章amber115(晋江文学)
在玛丽娜的介绍下,陶之澜很快结识到了其他蒂亚籍的话剧演员,虽然是默默无闻的话剧演员,但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加入进来。
一个由十名国际青年演员,组成的话剧团就此成立。
他们要赶在政院下一次票决前将话剧呈现给大众。
时间紧迫,而耶利市中心各大训练场地被封锁。于是玛丽娜靠着已故母亲的人脉关系,在耶利大学借了一间教室。
他们已经在这间教室里排练了许多天了。
这天,陶之澜一行人来到耶利北区大学时,正遇上大学生们裹着反战旗帜在街道上游行呐喊。
耶利大学的教学楼分散在好几个街区,为了与其他大楼区分,每栋教学楼的墙面上都会插.一面校旗。
陶之澜一行人绕过公园绿地往教学楼走去,他们被笼罩在教学楼高大的阴影之下,脚步坚定迎着风向前,风吹起他们的衣角与头发。一束光从云层里洒下,落在了道路上,他们走出阴影步入阳光下。
在道路两侧是一排排半身铜像,这些铜像雕刻的是世界上各个学术领域学科的奠基人。铜像眼神锐利,目送着陶之澜一行人往远处走去。
刚进教室,陶之澜便反锁了门,玛丽娜走到窗边拉下了百叶窗。
其余话剧演员纷纷坐在黑色椅子上,他们之中有女生也有男生,大都是金发碧眼,也有与陶之澜一样是茶色头发。
“按照上次说的我们再来一遍。”陶之澜双手撑在桌子上压低身子道。
所有人立即进入状态,带入进角色当中。
陶之澜背抵讲台,一只手托着拿剧本的手肘,目光深沉了几分落在眼前演员身上。
由于故事本身关于他们祖国存亡,所以每个人真情流露,那抹愤怒与仇恨随着台词一并宣泄出来,不由得让人被他们的情绪所牵动。
陶之澜拍手叫停。
“这个地方的语调不对,说快了,瑞恩。”
“我重新来一遍。”
陶之澜点头,又继续听了许久。
他们排练完之后便匆匆离去,避免引起别人注意吸引来警察。
二人返回的路上,玛丽娜与陶之澜并排而行。
“我们的话剧想要登上耶利几大剧院是肯定不行的,他们大部分由财团控制,我们可以借学校的礼堂和所有大学生站在一起,然后利用社交平台搞一场直播。”玛丽娜说道。
陶之澜听后点头,这个方法的确适合一试。
麻雀从她视线里飞走了,她的目光也跟随过去,不偏不倚正好瞧见了迎面而来的赵潮生。
她微怔,低头看了眼腕表,离约定见面的时间还有二十多分钟。
她在心中笑叹一声,还真是等不了一点。
她原本打算先送走玛丽娜再与他见面,现在只好带着玛丽娜一同走过去。
玛丽娜打量赵潮生一番,“这位是?”
“我男朋友。”
玛丽娜听后与赵潮生简单地问候了一下。
玛丽娜也不愿意打搅二人独处时间,挎上包匆匆道:“那我先走了不打扰你们了。”
陶之澜拉住她,“一起吃个饭吧,你这段时间帮了我不少忙。”
玛丽娜摆了摆手拒绝道:“祖母还在家等我。”
“好吧。明天见。”
她目送玛丽娜离开,回头时一只手握住了她肩头往怀里带。
她低头目光落在了他摊开的掌心,她立马会意,弯唇一笑,把自己的手重重地砸在他手心里。
就这样,她注视着这双手一点点收紧,他的掌心宽厚手指修长,不像她那般骨感。
说来惭愧,赵潮生小时候是个路痴,每每还要让小两岁的陶之澜牵着他回家。可她并没有抱怨过,每次来找他总会带各种新奇玩意儿。
他时常把她的手握得十分紧,她也会不高兴地扭头喊疼,但他不愿意放手。
后来初三的时候,二人有第一次矛盾,产生了隔阂,他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装作迷路。他站在巷子里苦等,本以为她不会来了,可她还是跑来了。
她气喘吁吁一脸认真,“这是最后一次了,赵潮生。”
这是她第一次叫他全名。
那一刻,心里深埋的种子萌芽了。
他不喜欢“哥”这个称呼,如同万斤枷锁缠身,他不乐意,但又必须遵守这个称呼带给他的条条框框。
阿公阿婆饭后闲聊,打趣说着将来吃陶之澜和林安南的婚酒时,他只能垂下眸掩饰眼里的落寞。他多么希望,自己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如今,他重新握住这只手,突然觉得老天也待他不薄。
他目光落在她无名指上盯了许久,幻想着那里戴着一枚戒指。
“你看什么这么认真?”陶之澜弯腰凑到他眼前。
赵潮生紧握她的手放在阳光下,头顶的梧桐枯叶飘然而落从她的手背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