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羽才到达盐山的第三天,就收到了来自新地的「快递」。
两头大熊猫、一条狼狗和一封信。
见到毛毛和粉粉的时候,她还蛮高兴。
那人做事一向周全,连狗子都给送过来了。
前两天晚上睡在临时搭建的庇护所。虽然她艺高胆大,但也不太有安全感。
有这两熊一狗就好多了,熊力气大能打,狗足够警觉,有生物靠近就能发出警示,这个方面是站岗的人类远远比不上。
毛毛和粉粉这两只小东西对新地方很好奇,绕着庇护所周边到处跑。
大狼狗就忠实多了,跟在羽的脚边寸步不离。
羽摸了摸它的脑袋,一边打开送过来的信。
新风尚的「羽亲启」,羽勉强能认识,毕竟是自己的名字。
但打开里面的时候就傻眼了。虽然只有短短一页纸,但大部分见着好像见过。
但真要说是什么字,她就认不出来了,一时间抓耳挠腮的,后悔之前上课没有好好认字。
虽然不认识字,但桑榆的字迹她是认得出来的,羽琢磨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可翻来覆去也就认得前面第一句:羽,见信安。
后面几个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夹杂在一起,直接就都不认得了。
她想去找别人帮她看信,可大家都是不爱学习的主,没几个人认得字。
而且羽不想把信给他们看,私心里觉得桑榆肯定是给自己写了什么内容,她不想让其他人看到这些内容。
桑榆知道她识字的本事就是半桶水,重要的事情肯定也不会放在信上说。说白了,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羽能有点学习的欲望。
果然,她的欲望达到了,羽翻出她在整理行囊时候放进来的几本书,和信上的字对上,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圈出来,再去问其他人。
其他人虽然也不怎么认得这些字,但毕竟人多力量大,也还真让她查到了对应的字。
特别是其中一句:自从你走了以后,十分想念。
「想念」这两个字是生字。但等她查出来意思后,眼底的欢喜怎么藏也藏不住。
跟着她一起过去的战士们不知道信的事情,好奇着自家队长最近怎么越来越热爱读书了,一点都不像她。
羽也不解释,第一次这么迫切地想要学习,她如今的目标是,想给桑榆回一封信。
但短期内不行,她没那么多的时间,只能见缝插针,能学得一点算一点。
盐山这里基础设施要从零开始,房屋和牛舍马舍,还要解决饮水问题等。
岩带了人来建房子,但盐山任务的总负责人还是她。
好在如今有了斧头和砍柴刀的加持,伐木砍柴的速度远不是以前刚到新地时候的石刀石斧能比得上的。
三斧子下去,一棵大竹子就应声倒地,建设效率提高了不少。
盐山这里没有砖头,建设的庇护所主要以木屋为主,屋顶依旧是以茅草遮盖。
庇护所搭建地方离盐山有几公里的距离,为的就是将来一旦人口多起来,大家住得离盐山太近,会影响盐业的开采。
也会惊吓到一些前来舔盐的小动物。
平荒尽处是春山,盐山这些山脉绵延向南,是广袤的草甸。
这里水分条件适中,地势有很大的起伏,草甸和草原的区别在于后者是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
而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源自百度百科)两者都是建设牧场的最佳首选。
桑榆交代是要建设一百个房屋,为将来分部落的人口扩张提前做好准备。
盐山附近搭建十间屋子,作为过滤盐分的作坊。
将来精盐直接从这里出,不需要先把盐矿背回去再过滤,浪费人力。
同时还要建设能容纳一百头牛马的房舍,围一个大约十亩地那么宽的草场。
这个工作量对六十多名建筑工人来说,至少要忙活两个多月。
开拓者小队也没闲着,从来的第一日起就在周边开始寻找动物。
如今只有五匹马,她的第一要务,至少小队每个人都得配备一匹马。否则在这样广袤的草甸上,单靠人力不知道什么时候找到猎物。
而前期的工作,就是找到马儿经常出没的地方。
马是一种群居动物,它们异常警觉,一旦受到惊吓,就会跑好几天也不回来,所以在行动上要格外小心。
桑榆把目标放在了草甸上的几处湖泊附近,动物们总是要喝水要,湖边也有着一些大大小小的蹄印,证明这里有很多动物来过。
但是,怎么样让这些动物乖乖地不乱跑,任由她们捕获,这是个头疼的问题。
“老大,不然我们在湖边围个围栏,它们进去喝水就进入我们的围栏里,到时候再把围栏关起来就行了。”
“它们会不会见到围栏,觉得这儿有人了,就不进来了。”
“而且那湖泊那么大,怎么能围得起来。”
“这些牲畜精得很,你没靠近它们就跑了,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