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 - 春秋二记 - 春夏秋冬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春秋二记 >

正道

正道

“你有没有,看过'云华'?”

面对左知秋先生这样的疑问,玄鸟乌衣怔住了。

六月二十五上午,他和孟槐才经春霖栈道,走横穿盛稷东西的金陵官道,过萧山关进入大荒,向南跋涉过飒秣沫水丰美的草原,终于到达南塘秋府境内的高笋塘。

孟槐只见杏子红衫的师娘正在左府前的莲塘里采摘莲花,便带玄鸟乌衣先行拜礼。

左夫人抿了鬓丝到耳后,笑道:“可算是来了。你师爷四五日前便道,你这孩子快要来看他了。”

玄鸟乌衣不禁笑:“槐伯早联系师爷了?”

孟槐摇头。左夫人挎着莲花篮子带他俩进府,笑道:“怎会,你师爷有个怪脾气,一但出徒,便再不许与他联系。都没吃早饭罢,我先做些羹汤。”

玄鸟乌衣与孟槐对视一眼,孟槐言简意赅道:“算筹之法。”

“不急着去见那老头,”左夫人笑道,“我做主,让他等着。”

孟槐和玄鸟乌衣笑而谢过。于是吃罢莲花冰糖百合粥、香椿豆腐和松蛾煎蛋饼,两人饱暖地去见左知秋先生。

西府一墙之隔,有朗朗读书声音。一刻后,左知秋先生教完一堂课,便出来见两人,对玄鸟乌衣提出这个问题。

孟槐道:“上古遗留的舆图,陛下想必是见过的。”

玄鸟乌衣摇摇头,对左知秋先生道:“不曾。我从没见过完整的云华。”

左知秋先生叹了口气。领二人出西府大门,回到东府的家里。

不知去向的夫人已在书房里摆上甜藕、莲子等水果,唯余一室茶香缭绕的静谧与舒适。

左知秋先生温声道:“作为帝王,总该对自己的疆土有个全局的认知。”

玄鸟乌衣汗颜。此时说没有机会、没有途径、没有能力,都是在找软弱的理由。

于是也只能拜而低头道:“诺。”

孟槐静静地坐在一侧,老师不言语,他也是半个字都不能出口。左先生教风之严,实可见一斑。

玄鸟乌衣诚恳拜教道:“知秋先生,若是上古云华,尚且完整时,登上钟鼎山便可一览全局。”

“而今千秋岁后,云华崩裂,碎琼尚不知数,小子当奈若何?”

左知秋先生道:“这便要问起,你对'云华'的了解。”

玄鸟乌衣便答:“元初时,澪君以三十六箭,开天地与四方,后以己化'玉璧',以圆融之态,正气周而流转,罩护六合——此为云华。”

左知秋看向孟槐。孟槐拜而道:“陛下所言,乃是广义云华。而后来所谓的完整云华,乃是澪君与云华氏所造之社稷,乃四方之形,居于圆璧之中。后所谓千秋碎裂者,此云华也。”

左知秋嗯了一声,推推眼镜,道:“而帝无所构建的格局,便是先破再立。”

玄鸟乌衣霎时擡眼:左知秋先生知道帝无的存在?

孟槐静静而微微道:这其实不算秘密。(在帝无看得上的人这里。他会主动来找人。)

左知秋道:“碎云华之方,构各氏之争,以激人牺牲之义,而生正气。”

“我认为,”玄鸟乌衣艰难道,“云华的崩裂是千秋岁…”

“在那之前,”左知秋先生皱眉道,“各氏族之间已然分立,纠纷不断。”

玄鸟乌衣哑口无言,只得沉默。

此事,无可反驳。

半刻,问:“…那么,左知秋先生,认为这是错的吗?”

左知秋靠在椅背上,半晌没有言语。最后道:“…如果没有他,或许都没有后来的千秋万岁。”

“因为上古那时的云华人,并不是云华氏。”

玄鸟乌衣拧紧眉头。孟槐看看他,便对左知秋先生拜道:“请老师解惑。”

左知秋先生嗯了一声,便道:

“如果是澪君,全然是100%的正气,不会惧怕虚无,因为自己便是永存不朽的。”

“如果是云华氏,身负接近十成十的正气,也不会惧怕虚无,因为于他们而言,存在是可以接近永恒的。”

“但云华人不是。”左知秋先生指指玄鸟乌衣,指指孟槐,再指向自己,“你,他,我——我们都不是。”

“我们体内的正气,远不足以称之为,云华人。”

“你们听说过'刑夫'否?”

温菘府里,渊穆等大天官已被延请入花厅。

渊穆问及韩声的过往,韩声便一一解释:“我原本是仪栗人。”

职为刑夫。

但根本上来讲,我该属于仪栗裴家的石人。

(渊穆眸子微微一动,而殷忘在侧速记。唯听到竹简上嚓嚓的笔刀声。)

我大约是五百五十岁时,形成了完整的身体和神智。于是按照仪栗裴家的规定,我被家主派遣出仪栗的花枝天裂,在外做事。

后来根据帝无陛下的安排,先后根据帝征和帝正两位陛下做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