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动物档案——豺 - 混血豺王 - 沈石溪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混血豺王 >

第30章动物档案——豺

第30章动物档案——豺

[豺的拉丁文名称]

cuonjauanicus

[豺的动物学分类]

豺,哺乳纲,食肉目,犬科,豺属。豺又叫豺狗,由于它的毛是红色,故又称红狼。豺在动物分类上虽然与狼、家狗同属犬科,但另成一属,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豺比犬属动物少两枚牙齿,只有40枚牙齿;二是比犬属动物多4~6个乳头,共有乳头14~16个;三是足踵、足垫之间生有长毛,而犬属动物没有长毛。

豺分好几个亚种,最名贵的要算银背豺了,仅产于西伯利亚。银背豺体毛较之其他豺柔软细腻得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棕红的背毛间镶嵌着一条纯白的毛带,从颈椎一直延伸到尾根,就像披着一条华丽的银带。

[豺的地理分布]

豺的分布比较广泛,我国西南、华南、东北等地都有豺的出没,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蒙古、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也有豺活动的踪影。

[豺在自然界的位置]

豺是典型的中型食肉兽。豺身体较狼小,若就个体力量来排序,理应排在大自然这根食物链的中端。但豺性凶猛,喜群居,一群豺少则十几只,多则上百只,别看它们个子不大,但集合起来的豺群比狼更凶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不仅能伤害水牛,还时常向熊、豹、虎等发起攻击。而狼一般是不敢主动与这些庞然大物为敌的。老虎虽有“森林之王”的美誉,但要是遇到豺群,也会知趣地悄悄避让开。从这一点说,豺群才是真正的森林之王。

豺既捕活物,也嗜食腐尸,对食物不挑剔,遇到什么吃什么,属于饲料粗放型动物。它与秃鹫、乌鸦并列为森林三大“殡葬工”。

[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大家公认的是,豺从不伤害人类。至今世界上没有豺吃人的记录。尽管如此,人们对豺却从无好感。豺狼虎豹、豺狼横行、豺狼当道,豺在恶兽中排行首位,似乎是恶贯满盈的代名词。

早在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就在《动物素描》这本书里形容豺是“集中了狗的无耻和狼的卑劣,兼具二者的天性,仿佛只是二者所有恶劣素质的丑恶组合”,并把豺比喻为“四足动物中的乌鸦”。

[豺的行为特征]

豺尾巴比狼尾巴大,但没有狐尾蓬松;耳朵较小,四肢也较短,体毛厚密而粗糙;体色通常棕红,尾末端黑色,腹部和喉白色,有时略杂有红色。

豺一般栖息在山地森林地区,它不会筑巢,常居住在岩隙或天然洞穴中,或隐藏在灌木丛中。多半在早晨和黄昏活动,袭击小型及中型兽类。

豺有一个在所有犬科类动物中绝无仅有的狩猎技巧,那就是掏猎物的肠子。当遇到水牛这样的大型草食动物,豺无法对其实施致命撕咬时,豺就会采取从背后偷袭的战术。

一般先由几只担当佯攻的豺从正面扑咬水牛脖颈,先把水牛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豺群中体格最强壮、身手最敏捷的豺王则绕到水牛背后,突然扑到水牛屁股上,身体像蚂蟥一样牢牢叮在牛身上。豺嘴叼起牛尾巴,腾出一只前爪,使劲捅进牛的肛门,直捣牛的肚子,钩状豺指揪住牛肠子,就像拉线团一样将牛肠子拉出来。另有两只豺立刻赶过来帮忙,叼住牛肠子拼命拉扯,水牛越挣扎,那肠子被拉出得越快。豺不仅活掏牛肠,还活吃牛肠,再健壮的牯子牛,一旦遭豺掏肠,很快便成了一堆任豺宰割的牛肉了。这办法虽然有效,但很下流也很龌龊,这大概也是豺名声不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豺的趣闻逸事]

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有户籍,都有固定的口粮。豺是肉食动物,在动物园里每只豺每天供应一公斤半生肉。但每只豺一星期所供应的生肉总数却不是1.5x7=10.5公斤,而只有9公斤。那是因为一个星期里有一天要停止给豺喂食,换句话说,豺每七天就要饿一天肚子。之所以这样,并非为了节省经费,也不是有意要为难或虐待豺,而是为了适应豺在野外的进食节奏。

生活在山林里的野豺,虽然生性比狼更凶猛,成群时敢攻击黑熊、金钱豹之类的大型猛兽,但并不是天天都能获得猎物的,挨饿是常事。据动物学家野外考察的数据显示,豺平均六七天里有一天几乎一无所获。凡饲养豺的动物园,都遵循一星期停食一天的喂养方式。

南方沿海有座新兴城市,新建了一座动物园,养了一窝豺,饲养员缺乏经验,每天都给豺喂食,结果豺懒洋洋整天无精打采,还闹起病来,短短两个月时间竟病死了三只豺。请专家来会诊,专家没有开药方,只是建议每星期停食一天,结果没多长时间,病豺就恢复了健康,豺们精神焕发,整个豺群生机盎然。对豺来说,适度的饥饿感,已成为它们适应环境的一种生理机制。

[我与豺的亲密接触]

我在西双版纳野生动物救助站工作过一段时间。有一次,当地一位村民上山采药,捡到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豺,便将它抱到救助站来。领导让我负责喂养这只幼豺。我用奶瓶喂它喝牛奶,喂了三个月牛奶后,就改喂肉糜。

虽然我天天抱它,可我并不喜欢它。我发现豺生来就不讨人喜欢。它模样像狗,但可爱度却比狗差远了。我是它最亲近的人了,可它从来不会像狗一样热烈地朝我摇尾巴,见到我跨进笼舍,它从来不会像狗一样扑进我怀里来撒娇。我喂它东西吃,它吃饱了就盘着尾巴蹲坐在地上,一次也没有伸出舌头舔我裤腿以示感谢。我要离开笼舍了,它也从不会在我膝边缠绕表现依依惜别的情感。我觉得它的性格有点像冷血动物。我一直认为我与这只小豺纯粹是饲养员和动物的关系,我投喂食物,它接受食物,如此而已,彼此冷漠而疏远。

这时,朋友送我一条小狗。这是一只毛色雪白的北京犬,也是四个月大,名字叫雪球,可讨人喜欢了。我在它嘴里塞块牛肉干,它尾巴就会摇得像活蹦乱跳的泥鳅,我一叫它名字,它就会欢天喜地往我身上扑,我抱它,它就会感恩地在我脸上舔来舔去。我理所当然喜欢雪球,上班也带着它,有几次给小豺喂食也带它一起去。

让我气恼的是,小豺第一次见到雪球就像见到敌人一样,龇牙咧嘴咆哮。我把雪球留在笼舍外,自己钻进笼舍给小豺喂食、饮水和打扫卫生。但只要我是带着雪球一起来的,小豺便对我投喂的食物置之不理,扑到笼舍的铁丝网上,追逐着雪球的影子,狂嚎乱叫,将铁丝网咬得咔咔响。直到我抱着雪球离开,它还要嚎半天,才去吃东西。狗与豺并非天生就是冤家对头,我不晓得小豺为何这么恨雪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