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抽签分名额
一觉睡到天亮,感觉真舒服啊,伸了个懒腰,起床先梳头,然后去厨房烧水洗漱。再温着水,等娘和小弟起来了用。今天早上做什么呢?啊,对了,做个红烧萝卜吧,先洗水把饭做上,今天做得是高粱米饭。做完后,我到菜园子里找了个不大不小的大萝卜。拿回来先干净,去根去皮,切成长3厘米,厚1厘米,宽1.3厘米的长条块,用开水煮烂,捞出过水后,控水备用。之后在锅里放入清油,再用葱末、姜末炝锅,加入酱油、盐和少许白糖,因为正在守孝所以就没有放酒,加入适量的水大约一小碗吧,将萝卜下锅烧开,到汤剩下一半时,加入土豆淀粉(之前做土豆丸子里,娘留下来,本来我也想留来着,但看见娘留了,我就没吱声。)再放几粒花椒,因为没有花椒油,就用花椒代替了,等有时间,做点出来。这样就可以出锅了。
“好香啊,姐,你做了什么啊。”小弟站在厨房门口,小鼻子在中闻着。这时娘也走了进来,“你姐应该是做的萝卜。”娘伸手摸了摸小弟的头,眼中含笑着看向我。我笑着说:“还是娘厉害,今天做的是红烧萝卜!娘、小弟你们赶紧洗漱吧,一会儿还得去祠堂呢。”“嗯,好,明天不用这么早起来,你还小呢,多睡会儿,也好长身体。”娘略带心疼拉着我的手说。“没事的,娘,我能起来就我做,要是不想起了,就娘做,好不好啊。”我边说边靠在娘的手臂上。“好,娘还是希望你能多睡会。”娘拍了拍我的手。
“娘,吃饭吧,我饿了。”这里小弟拿着碗筷站在桌前,喊着。
“就来了。”娘边说边向餐厅走去。
早饭过后,我们刚将厨房收拾齐整。
就听到村里的大钟突然发出一阵悠扬的钟声,仿佛在唤醒整个村庄。紧接着,人们纷纷从家中涌出,朝着祠堂的小广场汇聚而去。我好奇地看着娘,问道:“娘,是不是开始了啊?那我们现在就过去吗?”娘微笑着点点头,温柔地说:“嗯,现在就过去吧,安儿,走吧。”说完,她率先走向大门,我和小弟则紧随其后。
我们沿着整齐的道路前行,沿途不断遇到村里的其他人。有些人是我们同族的亲戚,有些则是普通的村民,但无论是谁,都对娘充满了敬意和友好。他们纷纷与娘打招呼,娘则以亲切的笑容回应着每一个人,并与他们交谈几句。我和小弟也学着娘的样子,礼貌地向大家问好、点头示意。
就这样,我们一边走着,一边感受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秋日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舒适,让人心情愉悦。很快,我们便来到了祠堂前的小广场,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热闹非凡。
看着人来的差不多了,族长爷爷便站到了祠堂门前的台阶上,大声的说道:“今天叫大家来是为了文业中举后,那二十亩免税田的分配。”
听族长爷爷说这事,村民议论纷纷。族长爷爷接着说:“大家也都知道,这二十亩的免税田就只有三年的时间,所以也就不能像以往那样分配了,我和文明昨天去了文业家,和文业媳妇商量了一下,决定用抽签方式来定下谁家能能拿到名额,咱们村里一共有72户。除去文业家和齐明家,再有就是文明家还有就是李江家和李河家,这五家不参与抽签,还有67户,为了公平呢,每个名额就是一亩免税田,每一年20个名额用抽签方式决定,直接把三年的免税田全抽了,这样一共可以让村里的60户人家能够得到名额。至于没抽到的,那就只能是你自己手气不好了。”说完族长爷爷看了看村民。“好了,方法呢,就是这个了,大家看看有什么不同意见不?”
“族长,这租子怎么收啊?”有一个村民大声问道。“对啊,族长给说说呗。”“就是啊,说说吧,我们也好知道知道。”其他村民附和着。
"也好,那就说说。”族长爷爷听着有人问租子的事,就点头答复道:“大家也是知道的,官府税收规定最高不得超过三成,咱们省府定的这几年官府税收一直都是在两成到两成半之间,文业媳妇说了这二十亩的租子就收一成的粮食。”
”那不错啊,不用交税,给文业家的,一成,那就白得一成到一成半的粮食呢。”“可不是呢,这要是种玉米的话,一成也有600多斤呢,可是我家两个多月的口粮呢。”“就是只能得一年,要是多几年就好了。”“行了,白得的还不好,要不让你家孩子也读书去,考个秀才,可是有十亩呢”“可得了吧,就我家孩子那个脑子,可不行,前几年送到文业那,就学会了个三字经,就说什么也没学了。”“唉,不知道,咱村里还能不能再出个秀才。”“就是文业有点可惜了,我可是听说,举人可是能当官了呀。"“小安应该可以的吧,毕竟文业手把手的教了这么些年呢。”“小安啊,还得再等几年吧,他还小呢。”“可不,再加上他爹这事,怎么也得三、四年之后了”···························
听着村民议论着爹,娘的眼眶又红了。我心里也不好受,小弟也低着头,没有了早上的笑模样。
族长爷爷咳嗽了几声,“好了,看来大家是没什么意见了。那现在排好队,到文明那里抽签,抽到壹的,是第一年的,抽到贰的,是第二年的,抽到叁的,是第三年的,抽到白条的,那就是没有的。都听明白了吧。”
“听明白了”“明白了”“知道了”大家回答到。随后每家出一人,开始抽签。很快就抽完了。抽到的很开心,没有抽到的也没有太难过,看着村民的神态,感觉生活得应该都不错的。族长爷爷和里正叔把抽到签的人家,按照年份分别登记好,看到这里事情结束了。娘带着我们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