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婚事或有变另一条出路
听到小弟的声音,娘走了出去。
我回到屋子里,将钱放好,然后往院子外走去。耳边传来现娘温柔的呼唤,她让小弟洗手回去休息。我回头望去,看见小弟乖巧地跑向屋内,现娘则微笑着看着他的背影。
我转身继续前行,朝着记忆中佟医女所在的诊所走去。诊所大概在村子东南边的角上,离村口很近,是一个大院,不像我家两个方框,只是单纯的一个院子,进去就看见一院子的架子,上面晾着药材,正对门的是三个大间房子,东西两侧各有四间房间,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我走向大堂,一股淡淡的草药味扑鼻而来。左右有两个房门,东面写着男,西面写着女。正对门的墙上挂着幅画像,是一位老人家。下面是一个条案,上面摆着香炉,而佟医女则正坐在靠西墙的桌前,专注地翻阅着一本医书。她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我进来,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
“你来了。”她的声音温柔而亲切。
我点点头:“佟姨,我是来买红糖和红纸的。你看要两斤红糖,还有两捆纸要多少钱。”
“红糖40文一斤,两斤是80文。红纸两捆是18文。一共是98文。”佟医女一样一样的算着。我听完后,从钱串上拿下来两文后,将钱串递过去。“你看一下,对不?”佟医女接过钱,轻轻放在桌上。“不用看了,苹丫头啊,你也十三了,来,让我看看,你的身体怎么样。”笑着对我说。“嗯,好的,佟姨。”
佟医女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开始为我检查身体。她的手指轻轻触摸着我的脉搏,眼神专注而认真。
检查结束后,佟医女告诉我一切都好,让我不用担心。之后,她到西屋拿出了红糖和红纸。她将东西递给我说:“你要记得,你第一次来月事的时候一定要让你娘来找我。”这是古代呀,这个是能随便告诉别人的嘛,我心里很惊讶。但还是点头回答:“好的,佟姨,我会的。”可能还有点害羞的,我应该是脸红了,佟姨笑道:“你这孩子,还害羞了,行了赶紧回去吧!”“嗯,佟姨,再见。”我快步走出大堂。
离开诊所时,我回头看了一眼佟医女,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
在回家的路上,想着佟姨的话,决定回家找一找关于大晋律法的书。
回到家,看见小弟坐在椅子上穿着辣椒,娘在切着豆角丝,应该是要晾成干。我将给她看一下东西,之后将红纸送到娘的房间柜子里,这红纸说红色但其实淡粉色的,和我前世用过的很像,但是更软一些,红糖则放要到厨房的罐子里,我打开红糖包才看见,红糖是不规则的小块,早上用时我还以为是放得时间长了凝固了呢,原来它本来就这样的。
接下来的一整天,我们都在忙碌地处理这些蔬菜。首先,我们将所有的豆角切成细长的丝状,然后整齐地晾晒在特制的网格之中。当我看到这个网格时,不禁感到一丝惊讶,它与前世使用过的几乎一模一样。看来,这个世界在经历一场大规模的融合后,许多事物都被提前发明并广泛应用。感谢老祖宗啊,真是太伟大了。
至于豇豆角和小萝卜头,就是把它们洗净沥干水后装入布袋里,再放到酱缸里。大头菜和黄萝卜则需要切成细丝状,芹菜也要去除多余的叶子,并切成适宜的小段。此外,还需加入一些辣椒作为调味剂,最后用适量的盐腌制后放入坛子中封存。
整个过程虽然繁琐,但每一步都充满着对美食的期待。等待着它们在时间里,逐渐变成美味佳肴,心中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晚饭,娘做了单饼(是一种较厚的春饼),炒的土豆丝。切了些葱丝和大萝卜丝,裹在饼里面,很好吃呢,还用早上剩的饭熬了点粥。吃完饭后,我去书房找了找,还真有大晋律法,大约有一巴掌厚。
回到房间,点好灯,我坐在书桌前,其他的都是一略而过,只要有关于女子的,我就仔细看。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看完了。原来大晋律中有关女子的,有很多,其中就有女医、女官、女先生这三大类。官:这个就不用说了,我也没想过要当官。重点说一下女医和女先生。
医:每个村都要有两名医者,一个医女、一个医士。
医女主要负责记录女子月事情况,身体状况,接生,剖腹产(对滴,这里的医术发展的还是不错的),在女子十五时要教授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及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关于男子的一些基本的身体状况。还有一些简单的婴儿护理。还有就是一旦出现生育困难和不能生育的女子,立刻上报,并由国家出钱带着此女子,再到镇、县、府各级医院进行三次检查。一共四次检查要都是相同结果,此女将由国家进行婚配,一,进入官家为妾。二、与一样不能生育的男子成婚(应该是两个人能当个伴)。三、进入官乐府,当乐伎或是舞姬,由官府负责养老送终。
医士主要负责记录男子身体情况,在男子十八岁时要教授如何保护自己身体和如何照顾孕妇从怀孕到坐月子的一切注意事项。还要会做一些小手术(比如:包皮)。一旦出现不能生育的男子,同样要经过四次检查,一旦结果相同,此男将由国家进行婚配。一、与一样不能生育的女子成婚。二、进入官妓府,由官府负责养老送终。
医女和医士同时还要负责对村民进行疾病治疗和外伤处理,记录村子里的新生儿和死亡人数。也负责村里的环境问题。
对了,他们也算是官员。和里正一样都是九品下。
先生:这个就是我爹之前当得私塾先生。律法里明文规定只能是本村考出来的秀才才可以在本村开私塾。所以村里在我爹考中秀才前,都是去其他村里学习的。村里也可以有女先生的,女子只要能考中童生便可开设私塾。但只能教女童和10岁以下的男童。而男先生不得教授女童。
在大晋,女先生少之又少,至少在李苹的记忆里庆云省就没有。
今天佟姨虽然说我的身体不错,但万一姚同文有问题呢,还有就是万一我月经不调呢,或是我不来月经呢。这可都是不定因素。
我感觉这个女先生,我可以试试,之前就跟爹读书识字了,只是没有学习和科举有关的书籍和相关知识,现在家里还有爹留下来的笔记,我爹可是考上举人了的。我就考个童生应该不难吧。只要成为女先生就不用由国家强行婚配或是为妾为妓了,而是可以由家人或是村里的同族养老了。
加油,还有三年时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