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174章静止版大逃杀
第174章第174章静止版大逃杀
龙合时间13:00,做完spa的何齐期在海边惬意散步,吹着海风慢悠悠走进了红树林。
这是海岸线刚开通的一块地图,以前这一带被黄线拦住不让进,两天前刚拆了黄线,安源也特意在海洋分区论坛里发了公告,不过感兴趣的人不是很多。
眼下夏长、升平两个农场在盖屋舍,九州农场的竹叶制衣铺花样成衣层出不穷,刚开通没多久、就被冠上修仙农场称号的同乐还正是大热之际……饶是《农场》游戏玩家众多,也没多少人把注意力放在这一片听上去平平无奇的红树林上。
没来海洋地图之前,何齐期也是。
虽然闲暇时听助理提了一嘴,但她那会儿正在全身心投入跑步训练中,哪有心情去在意一片红树林?
别说安源星了,就算是在蓝星,红树也算不上多稀奇。
这样的想法直到她看见了一只接近波音737长度的恐龙时,彻底终结。
恐龙长得很特别,全身银白色,头小小的但颈子却又细又长,身体跟草原龙差不多大小,但尾巴却比草原龙要长的多。从头到尾长度近30米,跟座小型客机似的,何齐期从前看到后,脖子带动脑袋直接转了一百八十度。
“天呐!居然有这么大的恐龙?!”何齐期不是第一次看见恐龙了,海洋沙漠高山草原四块大逃杀地图下来,也看见了好些蓝星史前大型动物,但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恐龙。
“怎么也没人说呢?难道我是第一个发现它的?”何齐期边说边拿出了游戏账户卡,“这是什么恐龙?”
非荒野大逃杀模式下,账户卡就是一本随问随答的百科全书。
【潮汐龙:生活在红树林生态环境里的大型恐龙,总长度在30米上下,植食性恐龙】
植食性?那太好了!
何齐期看见科普信息,想也不想扒开树丛又往前走了几步,专门凑近了去仔细打量这刚出现的新恐龙。
虽然现在安全了,但面对吃素的恐龙肯定会比面对肉食性恐龙更有安全感。况且安源既然把这地儿开放了,那就说明这些潮汐龙一定不会主动攻击她们人类!
树叶簌簌作响,头昂得高高的潮汐龙听见,瞬间停止了进食动作,脑袋一转,好奇地看向那个小小的……额,星球主的近亲?
潮汐龙盯着何齐期看了十多秒,心里纳闷又疑惑:怎么瞧着她跟星球主长得一模一样?这就是星球主说的人族吗?
看上去都好小一只啊。。。
潮汐龙发了会儿呆,重新把头转回去咬住红树枝,开始今日份进食。
等它转过去不再看自己,何齐期心跳才一点点平复下来。体型差带来的压迫感实在太强,也不是理智上的安全感就能消弭的。
她清楚看到:潮汐龙快速卷食掉红色树叶,吃完后再吐出光秃秃的树枝,这片树枝上的树叶吃完了,它就伸着脖子去够旁边树枝上的红树叶。等这一小块地方树枝都秃了,它就往旁边挪半步,换下一块地方的红树枝吃树叶。
所过之处如风卷残云,树枝上一片树叶都不剩下。
何齐期站在原地看了近半个小时,决定把这一重大发现带回去!
13:11,她拿到手机,登录进游戏论坛,就发现自己果不其然上了热搜,名字跟草原大逃杀游戏徽章连在一起,并列实时热搜榜一。
最新消息点进去,就有人问:
【主播是不是还没回来?玩疯了吧?】
何齐期干脆就在这条帖子下回复:
【回来啦,还带回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帖主:知道,你带回了一枚新的游戏徽章,截止目前还只有你一个人有(哭哭)
何齐期:不是这个,等我两分钟,我去编辑帖子,真的是惊人发现!
不少吃瓜群众看见,也不再继续刷别的消息了,就守在这条帖子底下边聊天边计算时间。
帖主韩跳跳刷线了无数次何齐期的主页,甚至无端怀疑起了wif号,切了数据卡流量反复刷新。
终于t,两分半后,何齐期主页多了一条刚刚发布的帖子:
【不知道有没有人去过海洋地图刚开通的红树林?我进去看见了一只超大号的恐龙,比我见过的所有恐龙都要大,长度达到了30米,名字叫潮汐龙。
它一直在吃红树叶,看见我就盯着我看了一会儿,也不理我,感觉性格还挺好的,反正我没敢离太近。】
1楼(韩跳跳):我真要吐血了,昨天下午我从红树林外围路过……没进去!
2楼:跟当初海洋地图公测的沿海spa店一样,安源又不说(脸黑)
3楼:主播快去买彩票吧,不买的话把你选中的号发我可以吗?私发我,中了咱俩对半分!
4楼:我昨天去了海洋旅游支线,坐船也路过了红树林,但因为在九州桑树园里看多了红色树,就没进去(再见)
5楼:卧槽潮汐龙哎,我横竖得去看两眼
6楼:楼上,接下来几天,海洋地图预约名额都满了。。
……
下午两点钟,草原大逃杀第二场直播开始。
田新良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张开双臂喟叹道:“哇塞,真的漂亮!这地儿也太适合玩旅行支线了,可惜这把我是来大逃杀的。”
【恭喜主播进入去bug后的真正大逃杀(狗头)】
【希望你一会儿跑起来后还能这么说】
【不过甜心良说的也没毛病,我也相中去草原上旅游了】
【天苍苍野茫茫,快叫上你最好的朋友去大草原骑马吧!】
田新良狠狠吸了两大口草原上的空气,径直朝前走去,走了十多分钟竟惊奇地看见了一棵高大的绿树,就忍不住停下来说:“大家应该知道,草原上因为降水量不足、土壤薄、强风干扰等因素,树木是很难在草原里存活下来的。但你们看这棵树,这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