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乡村爱情[vip] - 夫人每天都想害我 - 千雨成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423章乡村爱情[vip]

听完凌宴出的题目,秦笙挑了挑眉,“你就考她这个?”

两根直径不同的竹管垂直、45度,严丝合缝的连接,两种不同的情况如何开孔切割,利用圆规和直尺,画出分割线。

这东西也叫马鞍口,也就是常见的管道三通问题,管线生产阶段会用到,不算难,但对凌云这个年纪也不简单了。

野山参没看上眼似得,凌宴不太服气,“你觉得简单了?”

“这不简单嘛。”秦笙也来了劲头,反问道。

圆柱不是平面,在有弧度的管子上直接描圆可不行,凌宴拿出竹筒,比了个请的手势,“你来表演。”

较上劲了。

欣然接受挑战,秦笙淡定从容,两个竹筒按住,来到光源正下方,铅笔描下上方竹筒落下的阴影,“这般如何?”

这是最简单的法子,秦笙真的好聪明,凌宴很惊讶,也不愿这样落败,强行嘴硬道,“光源发散,误差太大了。”

秦笙笑了笑,一脸真拿你没办法的表情,直尺做光,比量出一排点,随手连成曲线,一气呵成,“这样呢?那45度的也容易解决,砍个小口把筒子插进去固定角度,再这么描一遍,又有何难?”

凌宴心悦诚服,拜倒在夫人裙下,“还是你厉害!”

用力夸夸。

秦笙昂了昂下巴颇为得意,美美亲了下那甜言蜜语的小嘴,“对她来说应该也不是难事,你想好把她安排在哪了么。”

日常锻炼和文化课都不能少,凌宴有个主意,“先放小白身边一起学习,适应下节奏,去铁匠那边也有个照应,你感觉怎样?”

“有个伴,这样也好。”秦笙十分赞同,“不过教了她,其他孩子见了也想学吧……”

毕竟同一个屋檐,小孩子喜欢凑在一起肯定要跟风,她们不能厚此薄彼。

“跟风学习倒是好事了。”凌宴高兴拍手,“这是提高生产力的根本,她们能牢牢抓在手里才好,能学会就学,学不会也没什么,她们年岁还小,慢慢找,总会遇见喜欢的。”

秦笙点头,“行,我来与她们聊。”得告诉她们不能口无遮拦。

事就这么定了。

烘干机里的花贝小零嘴缩成一内内,指甲盖大小,秦笙边收边吃自在惬意,盘算着香亭那边的动静,又想到往后白若初多了个跟班一起学习,想必两人都很开心,只是不知张娴该如何想了。

贷款八卦暗自吃瓜。

张娴表示假期睡了个昏天暗地,复工后她还是忙的要死,一点想法没有。

在去往郡城的前夕,苏南风兑现了她的承诺,凌宴盼了很久的路动工了,丰乡村这边的人手从村里出发,去年冬日她留下的人以县城为起点,两边同时赶工,如今灾民还在路上挥洒汗水。

凌宴没在家的时候这些都由张娴负责调配,加上乱七八糟的事一大堆,整日事务缠身根本顾不得跟小白说话,压根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通往隔壁村落的乡间小路已然竣工,工作量少了一部分,可还是很忙。

平坦的石板路上,白若初正悉心教导完成测试的小凌云使用水平仪,指挥人们找平路面。

牛车快速驶来,那是猛虎山脚砍柴烧炭的队伍运送木材回来,见到路上干活的人们勒紧缰绳放慢速度,热情招呼,“咱中午食堂吃啥啊?”

“今儿个高粱米饭,白菜粉条还炖了冻豆腐,闻着可香!”

其貌不扬,不耽误下饭。

饥肠辘辘的人们狂咽口水,“十娘做啥都香!”

“冻豆腐快没了,这是最后一顿了吧。”

“是啊。”

人们吧咂嘴馋起午饭,关心起路面,“白大匠,这路啥时能全完事?”

得了新称号,白若初乐呵呵挥手,“马上,就这几天了。”

“太好了,以后回来更方便了。”

“好像去镇上的路都快修完了,咱去哪都方便。”

“我感觉那边没咱铺石板的好。”人们爱屋及乌,反正自家哪哪都好。

“可不是,这石板一点不怕下雨,再也不用满脚大泥巴了。”

“走咯,回见啊各位。”说笑间,人们挥动鞭子,驱赶牛车欢喜奔向工坊。

半山腰上,张娴远远看了一眼人群中的清瘦身影,很快又有管事前来汇报,木材够了,该起窑炉烧炭熬制枫糖了,她下意识摸向心口揣着的甜度计,转头调取原料安排各部门配合。

不能耽误工作。

村道的水泥板路不怕雨水浸泡,方便调整容易维护,可从村里到县城全程大约三四十公里,放到现代的大城市这点距离也就跨了个区,不堵车半个多小时也就到了,结果放在古代可遭了大罪,要走大半天,目前还没沥青,全用水泥板消耗不小,也不现实。

前期步子不能迈太大,先把路铺好再说,最终选定的方案是石子铺路,石灰掺土熟制夯实,材料早就运到路边,人手充足又有畜力帮助,工程进展非常之快,两边快要回合了。

通行便捷,这是造福相邻的大好事,人人都要为凌宴歌功颂德,与此整个村子也欣欣向荣,眼看那么平整的大路修起来,按捺了一个冬天、抓心挠肝想来丰乡村落户的村民哪还忍得住,拖家带口来工坊找事做,必须奔个稳定生计!各村村长也想抱紧丰乡村大腿,赶紧跑来跟曲村长谈合村。

今时不同往日,现下没有过冬的食物压力,凌家缺人手,合村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怎么合又是个问题,曲村长邀请各家长辈集思广益,商谈各项事宜。

凌家的规矩大家都懂,偷奸耍滑寻恤滋事绝对不行,现在又加了条不能随意殴打家人的规定,要被赶出去的,活都快活不下去了谁有空打人,赶紧签好合约安置下来。

村里多了许多生面孔,努力做事以求能通过考核留下来。

不知不觉间春意渐浓,彻底摆脱冬日的苦寒,一年之计在于春,工坊上下也与郁郁葱葱的作物一般,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不光修路、还有工程上的,各方各面齐头并进。

去年工坊的仓库建保守了,今年规划了个更大的,食堂也跟着扩建升级;工人们的新宿舍建在南边镖局和果园附近,那边更大更宽敞,坐北朝南七间大屋整齐排列,地基已见雏形;而孩子们的新屋在凌家去往工坊的小路旁,距离凌家的教室和食堂都很近,方便她们上课用饭;山上悬崖边也开始平整路面运送材料,为接下来修桥做准备。

工坊人来人往,所有人都在忙碌,和村里某些懒汉形成鲜明对比。

又到了该放柞蚕的季节,沈青岚和妹妹带人去蚕场放蚕;工坊孵化的鸡鸭破壳了,一个个小生命挣扎着钻出来,缩在母亲的羽翼下见识这个世界;家里的牲畜轮番产仔,叫声此起彼伏,秦笙只得放下室内安稳的研究工作,回归兽医的老本行带着胡飞雪到处接生,俩人忙不过来,挑了几个有学医意向的孩子来帮忙,只好请胡大夫出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