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元曲(2)
第28章元曲(2)
1云鬟雾鬓:形容女子的头发浓密蓬松;鬟,环形发髻。堆鸦:即鸦髻,女子头发梳成双髻。
2金莲:指妇女的小脚。簌:象声词,指绛纱裙掀动的声音。绛纱:红色纱裙。
3等闲:平常。墙外花:比喻迎人卖笑的女子。
4俏冤家:对情人的昵称。
5难当:使小脾气的意思。
【赏析】
该曲风泼辣率真,朴野自然,在诗词中是难以表现的。
马致远
(约1250—1324),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他写过杂剧,与关、白、郑并称元曲四大家。他的散曲豪迈、清逸,有“元人第一”的美誉。曲中有“恨无上天梯”的忧愤,有“西村最好幽栖”的闲逸,有“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更有“百岁光阴如梦蝶”的惆帐与旷达。
水仙子
和卢疏斋西湖
春风骄马五陵儿1,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2。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山过雨颦眉黛3,柳拖烟堆鬓丝4,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注解】
1五陵儿:指官宦子弟。五陵,在长安,有汉代五位皇帝陵墓,为豪贵聚居之地。
2管弦触水:乐声在湖上飘荡。莺花市: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地方。
3颦:皱眉头;黛:画眉用的颜料。
4柳拖烟堆鬓丝:形容飘拂如烟的垂柳,好像美人蓬松的鬓发那样柔美。
【赏析】
前三句写西湖繁华,抓住了游人在春风暖日中徜徉之感受。突出一个“闹”字,管弦、莺歌,更是花团锦簇;“不知音”二句乃言西湖春景之“宜”,即所谓“宜晴宜雨”,“宜酒宜诗”等等;最妙自然还在末三句,春之西湖与睡足了的西施醒来之比并,真可谓神来之笔,大可玩味。
拨不断
菊花开,正归来1。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2;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3。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4。哎,楚三闾休怪5!
【注解】
1菊花开,正归来:暗用陶渊明隐居时“松菊犹存”典。见《归去来辞》。
2虎溪僧:虎溪在东林寺前,晋代高僧慧远曾居东林寺,因称之为“虎溪僧”。据说他送客从不过虎溪,独送陶渊明、陆静修,因话语投机,无意中过了虎溪,忽闻虎吼,三人便大笑而别,后人称为“虎溪三笑。”鹤林友:指鹤林寺的高僧。鹤林寺在江苏丹县鹤山下。龙山客:用晋孟嘉故事。桓温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应对裕如。
3杜工部:即杜甫,他曾为检校工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