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唐诗(5)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 - 雅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章唐诗(5)

第6章唐诗(5)

这首送别诗是诗人政治上失意之时所作。全诗通过环境景物的烘托、气氛的渲染,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挚情。首联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的极为工整的对偶句点出告别环境。第二联具体写离别的深情。第三联巧妙以浮云、落日作比,衬托这对分别的友人充满惜别的情意。结尾以班马萧萧烘托离别的气氛,情意宛转含蓄,使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耐人寻味。

渡荆门送别1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3,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4,万里送行舟。

【注解】

1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

2楚国:泛指今湖北省及周围地区,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土地。

3“月下”句:说船轻快地顺流东下,直到月亮就像飞镜一样向西坠下去。

4怜:爱。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李白青少年时生活在四川,对蜀地怀有深厚之情,故称四川为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东下,远渡荆门所作。首联指的是这次壮游。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色,蕴藏着诗人的开阔胸怀和奋发进取精神。“月下”、“云生”二语想像奇妙,历来被称为不朽的佳句。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水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全诗意境深远,风格雄健,形象壮美瑰丽,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望天门山1

天门中断楚江开2,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3。

【注解】

1天门山:指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的博望山和梁山,两山夹江对峙有如天门。

2楚江:流经今湖北、安徽一段的长江为楚江。

3“孤帆”句:早晨日出东方,孤舟从水天相接处行来。宛如来自太阳升起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把天门山特征、地势、色彩以及耸立长江两侧山水相连的壮观,勾勒成一幅美丽的山水诗画呈现在人们眼前,诗作构思新颖,气势磅礴,把两岸青山突兀而起的挺拔姿态生动地描绘出来,同时红日、白帆、青山、绿水相互辉映,给人以领略不尽的美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2,中间小谢又清发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解】

1宣州:在今安徽省宣城县。校书:校书郎的简称,负责整理国家图籍的官吏。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2蓬莱文章:原指东汉贮书库“东观”,因其所藏皆为幽经秘录。又传说神山蓬莱俱藏仙府秘录,故称东观蓬莱。建安骨:是指汉献帝建安年间,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为代表的作家,其作品风格苍凉劲健,世称“建安风骨”。

3小谢:指谢朓,因其生在谢灵运之后,世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他是南朝齐梁时代的“永明体”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这里李白以小谢自比。

【赏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