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唐诗(3)
第4章唐诗(3)
1寂寂:求仕没有音信,心中苦闷。
2“欲寻”二句:言要去山林隐居,又不舍与友人分离。
3当路:指当权者,居要位者。相假:借助、援引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仕途不达的诗作。诗中抒发了求仕碰壁后苦闷怨愤的感情。前二句直写诗人失意的无限愁恨和怨恨之情。三四句写和友人惆怅地告别。“知音世所稀”句,进一步说明仕进不达的原因在于无人援引,因而决心回归故园隐居山林。
春晓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
【注解】
1春晓:春天早晨。
2“夜来”二句:回忆夜来的风雨,为花木担忧。
【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作品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感受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只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三四句由喜春翻为伤春、惜春,而这伤和惜却是因为对春的爱。作者借物抒怀,闲散恬淡中多少流露出人生的感慨。语浅意浓,自然而极富韵致。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1,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2,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3,把酒话桑麻4。待到重阳日5,还来就菊花。
【注解】
1具:备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菜。
2合:围拢。此句言村庄隐藏在深林当中,从村中望去,四周都是绿树,故曰“合”。
3轩:窗的别称。
4话桑麻:闲谈农作之事。
5重阳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
【赏析】
这首田园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到山村友人家作客后所写。诗中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了老朋友诚挚亲切的情谊。诗人被农庄生活深深地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赏菊。诗人自然流畅地描绘一幅朴实秀美的田园风景画,诗意盎然,意境清新隽永。
岁暮归南山1
北阙休上书2,南山归敝庐3。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4。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解】
1南山:指孟浩然的故乡襄阳城南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