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
去沈砚父母家的那天,是个阳光很好的冬日午后。
车子停在他家楼下,林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有些快,忍不住深呼吸了好几次。身旁的沈砚笑了笑,解开安全带,侧过身,握住她有些冰凉的手。
“别紧张,”他安抚道,“我爸妈,都是很讲道理的人。而且,有我在。”
林栖点了点头,也对他露出了一个有些勉强、但依然很甜的笑容。
她从后座上,拿起了他们一起挑选的礼物——给沈砚父亲带的一套紫砂茶具,和她特意为沈砚母亲挑选的一条质感很好的真丝披肩。礼物不夸张,但每一件都看得出用了心思。
沈砚领着她,按响了家里的门铃。
开门的是沈砚的母亲。她看到儿子,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但目光,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落在了他身旁、被他牵着的林栖身上。那目光里,带着一丝审视,但更多的是一种温和的好奇。
“叔叔好,阿姨好。”林栖非常乖巧地,微微鞠了一躬,声音清甜,带着恰到好处的尊敬和一丝初次见面的羞赧,“我是林栖。冒昧来打扰了。”
“哎,不打扰不打扰!快进来!”沈母立刻笑开了花,非常热情地将她迎了进去,“路上辛苦了,快坐!”
沈砚的父亲也从书房里走了出来。他和他儿子一样,话不多,只是对林栖点了点头,但眼神是温和的。
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后,一场无形的、围绕着林栖的“面试”,就在沈母温和的家常里,正式开始了。
她问林栖的工作,林栖便清晰有条理地,介绍了自己的行业和职责,不卑不亢,显得非常专业。
她夸林栖漂亮,林栖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阿姨您才显年轻呢,皮肤真好。”一句话,就让沈母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好几分。
这时,林栖看到了茶几旁,沈父随手放在那里的一个机械零件的模型。
她没有冒然地去问那是什么,而是等一个谈话的间隙,很自然地,把话题引了过去,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沈父,说:“叔叔,那个模型好别致,结构看起来特别复杂。我之前看纪录片,说精密仪器的设计,对逻辑和空间想象力的要求特别高。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吧?一定很辛苦。”
她这段话说得极其聪明。既没有不懂装懂,又精准地夸到了沈父最引以为傲的专业上,还体谅了他的辛苦。
那个一向严肃的工程师父亲,脸上立刻露出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带着点欣赏的笑容。他打开了话匣子,兴致勃勃地,为她讲解起了那个模型的原理。
而林栖,就在一旁,听得无比认真,时不时,还能提出一两个很有趣的、外行但又问在点子上的问题。
和沈母聊天时,她更是游刃有余。她很自然地,就聊起了苏州的评弹。
“阿姨,我一直都特别喜欢苏州。尤其是评弹,之前听沈砚说起过,就更向往了。”她笑着说,“这次来,真希望能有机会,去听一次现场版的《声声慢》。”
这句话,瞬间就拉近了她和沈母的距离。她们俩,从评弹聊到苏帮菜,再到园林,几乎没有停下来过。
饭桌上,沈母给林栖夹了一块糖醋排骨,笑着说:“我们家沈砚,从小就挑剔,人也闷,你能受得了他,也是难为你了。”
沈砚正想开口,林栖却笑着,接过了话。
她把那块排骨吃了,然后看着沈母,非常真诚地说:“阿姨,您说反了。平时都是沈砚照顾我比较多,他特别细心。您和叔叔把他教得这么好,能跟他在一起,是我的福气。”
说完,她还偷偷对沈砚,俏皮地眨了下眼睛。
那一刻,沈砚看到自己的母亲,和父亲,对视了一眼。然后,他们俩的脸上,都露出了同一种,发自内心的、全然满意的笑容。
沈砚坐在她旁边,从头到尾,没有插几句话。
他只是,安静地,给她倒茶,帮她布菜。
然后,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骄傲和满足感,看着他的女孩,是如何用她独有的、那种乖巧又聪慧的方式,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彻底征服了他的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