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明王辩才
第239章明王辩才
姜明哲带着慕容复等人离开姑苏后,曾以蛤蟆吞天拳,击溃了普门寺大师兄的铁牛拦江拳法。
当时姜明哲便曾幻想,这若是画漫画,便应该有虚影升腾,其内容是一只巨蛙撞翻老牛。
如今时隔不久,幻想竟然成真。
但见拳脚到处,滚滚气劲随之演化象形,五毒形象凝散变幻,倍增凶威。
他这一门五灵战仙诀,乃是丁春秋自创,尚未打磨的尽善尽美,便急急传了给他,相比起童姥的六阳掌、折梅手,自是弱了一筹。
但如今有了真气化形的本事,招式衔接间,不知如何竟是愈发流畅,加上速度、力道上的优势,童姥手短脚短,实难占到半点便宜。
不过童姥经验何其丰富,斗得几招,立刻便转守势,折梅手见招拆招,内力蒸腾间,隐隐化为寒梅点点,已是将一身锤炼了九十年的功力运转到了极致。
慕容博武艺虽不如这二人,眼力却不逊童姥多少,远超姜明哲,当即喝道:“小心了,老怪物是在故意耗你内力!”
他这一说,倒也不单纯是为了姜明哲好。
童姥嗓门那么大,鲲化为鹏功五个字喊得山响,慕容博哪里还没有数?
早看出是姜明哲乃是学了这门连童姥等人都不会的神功,这才如此了得。
再加上方才眼睁睁看着姜明哲吸人,慕容博便推断出这门功夫消耗极大,只是姜明哲身具北冥,方能长久续航。
然而此刻场中只有几人,姜明哲若是难以为继,为了保命捉人吸功,能够捉谁?
童姥若能被他捉到,那早已不用打了,而这老僧方才对付童姥,手脚都不曾动一下,功力之高简直骇人听闻。
姜明哲若捉不住童姥、老僧,他慕容博的处境,岂不是十分尴尬?
姜明哲得他提醒,心中暗自一惊,晓得自己有些大意了。
只是想着骗开童姥救下李青萝,倒是忘了自己电量有限,最忌讳的就是在四下无人处和大高手单挑。
童姥这般人物,纵然被他压制,但若想真个击败,只怕拼到数百上千招亦难如愿。
当即一掌一爪递出,趁机跃开,笑道:“伯父过虑了,天山童姥一代天骄,傲然磊落,岂会和我这晚辈刻意缠斗?”
童姥眉毛一扬,正待说一句“缠不起你么”还施彼身,便见姜明哲眼珠转动,朝着无名老僧那里微微示意:“何况这位高僧在侧,浑不知是敌是友,我和童姥河蚌相争,安知人家没有渔翁得利之心?”
这般一说,童姥也警觉起来,皱眉看向老僧道:“小王八蛋说的倒不错,本派名声隐秘无比,传人们闯荡江湖,也都各有身份,从不会提起本派名头,因此本派众多绝学,也一向少有人知,哼,你这和尚对本派武学如此了解,你究竟是什么人?”
老僧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低声道:“老僧不过是洒扫庭园的服事僧,又能是什么厉害人物?”
姜明哲好奇心起,朗声道:“我和童姥从少林山门打到藏经阁,那么多玄字辈的老和尚,在江湖上名声赫赫,也没一个人能看破童姥的武功,你的眼光比那些人高得多,就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鲜明出众,你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渣,神乎奇技的武功,还有那拉风的扫帚,都深深出卖了你,你就算在这寺里默默无闻,入寺之前,也必然是名动四方的大人物!”
童姥立刻道:“不错!你方才所用的功夫,可不是少林绝学。”
老僧思忖片刻,叹息道:“老僧在此四十余年,每日洒扫,渐渐扫尽我执,施主又何必将老僧扫去的尘垢,复又吹回呢?” 话音未落,便听鸠摩智的声音朗朗响起:“呵呵,你借利他心修行,自甘卑微,以降伏傲慢之心,又以旁人需求而贵,以求无我之境,这可不算什么高明法门。”
说话间和萧远山、段誉、慕容复等人一起走了上来,至于萧峰,却是念着和玄苦的师徒之情,守在一楼,不许旁人趁乱偷取少林藏书。
老僧惊奇的看了一眼鸠摩智,摇头道:“法无高下,适者自珍,老僧天性愚鲁,四十三年前,得灵门禅师点化,传以此法,四十三年日行不辍,渐觉身心同净,可见此法便是老僧之上法。”
段誉亦道:“不错,《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摄颂》记载,佛陀曾在祇园精舍亲自执帚清扫,并阐释扫地五德,乃是自除心垢、亦除他垢、除去憍慢、调伏其心、增长功德。可见此法乃佛陀亲传法门,岂能谓之不高明?”
老僧连连点头,看向段誉的眼神顿时流露出一丝亲切。
毗奈耶三字,乃是佛教术语,又称毗尼、调伏,为佛教三藏中规范僧团行为的律藏。
段誉所说《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乃唐朝高僧所译,属于规定戒律的典籍。
《杂事摄颂》,便是种种杂事的相关规矩,细到灯笼怎么放、澡怎么洗、纽扣怎么系,都有明确的要求。
段誉本有书呆之性,呆性一发,敌友不辨、道理第一。
气得鸠摩智瞪起眼看他,大声道:“段公子,你既读过《毗奈耶》,岂不知其注疏特地指出,修持五德切记避免三大过失,第一急于求成,此为功利心,第二敷衍了事,此为懈怠心,第三分别净秽,此为执着心。”
他看向老僧冷笑道:“这位大师把扫地四十三年记得清清楚楚,此为急于求成,可见功利心,又说童姥问他往年身份,如同把扫去尘埃复又吹回,此为分别净秽,可见执着心,呵呵,大师把急于求成说成日行不辍,又虑尘埃复回白白做工,这便是敷衍了事的懈怠心,三大过失尽数犯下,便是再扫四百三十年地,怕也难得真正清净!”
老僧周身一震,定睛看向鸠摩智,姜明哲眉飞色舞,这才见识到人家鸠摩智佛法精通、辩才无碍的真正面目。
连忙道:“这位乃是吐蕃国师,大雪山大轮明王鸠摩智。”
老僧缓缓点头,看向慕容博,低声道:“原来慕容居士所录七十二绝技副本,竟是传给了这位大轮明王。”
慕容博自众人上楼,便侧身于姜明哲身后,老和尚这句话出口,众人都顺着他眼神看来。
此时慕容博已然洗去了易容,鸠摩智眨了眨眼,狂喜道:“慕容先生,你竟还在人世……”
话音未落,慕容复快步抢到身前,惊道:“爹,原来你、你没有死!”说话间跪到面前,满面惊喜之色。
慕容博冲着鸠摩智抱拳道:“愚兄当年因有不得已之事,只能假死脱身,不料明王云天高义,念念不忘,竟真的去大理天龙寺取剑谱祭我坟前,我慕容博这一生,总算交下了你这个真正的好兄弟。”
鸠摩智大笑道:“和先生结交,乃是我平生第二快事。至于第一快事,便是先生如今尚在人世!”
两人相对大笑一回,慕容博伸手摸了摸慕容复的脑袋,欣慰道:“好孩子,你比我强。明哲贤侄替你定的计策,为父已知,大燕中兴之祖,舍我儿其谁?”
他当年装死时,慕容复还只少年,而在之前,慕容博满世界游走,也没怎么关心看顾过他,偶尔回来考校武功,也多是厉声指摘不足,因此慕容复心中甚是怕这父亲,此刻听他柔声赞许,不由放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