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分庭抗礼
第409章分庭抗礼
听得郑皇后这番话,文武百官齐声喊道:“臣等有罪。”
郑皇后眉头紧锁,掂量一番说道:“而今先帝与圣上接连被金人掳走,不管谁登基为帝,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迎回两位皇帝,这一点诸位爱卿赞同吧。”
文武百官喊道:“皇后圣明,臣等赞同。”
郑皇后又说道:“不管是郓王也好,还是康王也罢,虽非本宫所生,但两人历来孝顺,聪慧。但是身为帝王,身上最起码也要有一股帝王的气概,英明睿智也好,当机立断也罢,处事却也要公道。本宫思虑许久,认为康王倒是适合登基为帝,却不知你们如何看呐?”
听得郑皇后这番话,奏请册立康王赵构为帝的人自然是极其欢喜的,可梁师成这伙儿人就有些不打乐意。
可无论如何,既然是郑皇后提议,也就没人说些什么了。
只见文武百官齐声喊道:“臣等附议。”
眼看着文武百官纷纷赞同册立康王赵构为帝,郑皇后这才挥挥手说道:“本宫作为一个女流之辈,也不便插手朝中之事,既然诸位大人都同意了,那么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六月中旬。
在郑皇后以及文武百官的商议下,赵佶第九子,赵桓的弟弟康王赵构登基为帝。
对于赵构登基为帝这件事情,西门庆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历史上赵构就是靖康之耻之后登基为帝的。
历史依旧延续轨迹继续向前行进着,只是其中有些事情业已发生了变化。
仔细想一想,历史上靖康之耻发生的时候,金人掳走了赵佶皇子皇孙一众妃嫔,文武百官家眷以及百万百姓。
而如今,经过西门庆这只小蝴蝶带来的效应,金人仅仅掳走了赵佶以及赵桓。
西门庆之前一直不想靖康之耻不再发生。
而如今靖康之耻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只是金人掳走的仅仅是两个帝王。
西门庆却也成功的阻止了靖康之耻的发生。
赵构登基为帝之后,原本应该遣人前去金国索要两位圣上,可赵构并没有这样做,反而吵着嚷着要迁都。
文武百官苦苦哀求,静坐在皇宫示威,希望赵构以国事为重,再者说来汴梁乃是当初太祖钦定的之地,轻易迁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可赵构并不理会这些,力排众议决定迁都临安,说什么汴梁城靠近西夏与大金,若是大金再次南下,只怕无人能抵挡住其勇猛铁蹄。
对于赵构这样的话,文武百官一时无法反驳,毕竟整个大宋唯有西门庆能抵抗金兵,可西门庆业已身负重伤,生死不知。
也因此赵构迁都临安的事情,就这样落下帷幕。
对于西门庆,赵构不敢有任何不敬,毕竟西门庆镇守的燕云,可是阻挡金兵铁蹄南下的第一道防线。
也因此赵构在迁都之前,派人前去大同府慰问,而且赏赐大把金银细软。
可西门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赵构派来的特使也一直在耐心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