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百官逼宫
第399章百官逼宫
赵佶微微一笑说道:“太祖建立大宋以来,就有了重文轻武的传统,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了文官的地位。随着文官地位水涨船高,他们在庙堂之上,也就畅所欲言,有时候,即便朕今日吃了一块西域敬献的哈密瓜,他们也会上奏说朕奢靡。朕去艮岳游园,他们也会直言朕懒惰,这类事情数不胜数,相信你也有所耳闻吧。”
看着赵桓点头,赵佶继续说道:“太祖当初立下了不杀大臣和言官的规矩,这也导致言官什么事情都会弹劾,所以在他们的心中朕必须是勤劳,圣明,没有一丝丝错误的圣人。可殊不知朕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凡人。久而久之,朕厌烦了,所以朕就寄情与山水书画之中,希望借此来逃避现实,逃避朝堂之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听得赵佶这番话,赵桓终于明白自己的父皇为什么钟爱山水书画,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赵佶继续说道:“你是朕所有孩子中最有天分,最为踏实的一个人,有希望成为中兴我大宋的君王,这也是朕册立里你为储嗣的原因,明日朕就要出城去往金兵大营了,若是朕遭遇不测,随后你就登基为帝,为朕报仇吧。”
听得赵佶这番话,赵桓吓了一跳,跪在地上泪流满面,支支吾吾地说道:“父皇,孩儿”
赵佶将泪流满面的赵桓搀扶起来,语重心长地说道:“桓儿莫要哭了,这些年父皇的确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朝堂之中那些文武百官自以为做的事情,不为朕所知,其实他们是错的。朕不仅知道,而且还一清二楚,之所以不言不语,只是不想弄得朝野动荡。”
赵佶又说道:“西门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是大宋未来的希望。朕之前曾经让你与他一起征方腊,就是希望你能与其多接触接触。现在看来你与他之间的关系倒是不错,有西门庆在,金人就永远无法南下,你一定要谨记。”
赵桓不解地说道:“可父皇不是去了书信,让西门庆只身返回汴梁吗?到时候西门庆落入金人手中,只怕后果难以预料呀。”
赵佶轻轻一笑说道:“放心吧,西门庆不会单独回来的。”
听得此话,赵桓大吃一惊,难道父皇的圣旨中还有其他意思不成。
赵桓难以想象。
看着赵桓若有所思的样子,赵佶微微一笑说道:“别瞎想了,父皇如今能做到的就只有这些,以后你就明白了。”
赵佶这番话说完之后,并没有多留,便打着哈欠离开了。
此时的赵桓心中有太多的疑问。
父皇究竟在给西门庆的圣旨上说了什么?
父皇到底是什么时候察觉到金人还有其他索求的?
父皇明知庙堂中那些人蛇鼠一窝,卑鄙奸诈,为何不严惩他们呢?
一个接一个的疑惑,在赵桓心中不断重复。
视线转回大同府。
话说,太子妃朱琏自年初,一直在大同府养病,如今过去了三个多月,身子骨终于康复了。
今晨早饭期间,朱琏冲着西门庆说道:“王爷,奴家如今身子康复的差不多了,这几天就准备返回京师。”
西门庆一愣,出口说道:“太子妃康复的到挺快呀。”
坐在一旁的赵灵儿,冲着西门庆说道:“太子妃在大同府可待了将近三个月呢。”
西门庆淡淡地说道:“看来公主是觉得太子妃待的久了。”
听得此话,赵灵儿笑道:“朱姐姐呆多久我都是不嫌弃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兄长估计心里惦记的很呢。”
朱琏有些悲痛,太子无论如何都不会惦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