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刚入文化殿就被下马威了?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朱允炆人麻了 - 石中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4章刚入文化殿就被下马威了?

蓝玉心中的激动,早已冲破了言语所能承载的极限,仿佛有一团烈火在胸腔里熊熊燃烧,每一次心跳都带着难以抑制的震颤。

当他真切认识到燧发枪与复合弓这两样器物,必将为大明的军事实力带来颠覆性的提升时,这位素来以铁血闻名的军事狂人,瞬间便将他雷厉风行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夜幕早已笼罩金陵城,街道上只有零星的巡夜士兵提着灯笼走过,蓝玉却全然不顾夜色深沉,攥着燧发枪与复合弓的图纸,翻身上马朝着军营的方向疾驰而去。

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要立刻找到军中最顶尖的军匠,让他们即刻投入到燧发枪的仿制与复合弓的打造之中。

此刻,蓝玉的心中涌动着一股强烈的预感,这预感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清晰而坚定:这两样武器装备,绝非寻常器物,它们足以打破当下世界的格局,让大明的铁骑在战场上横扫一切对手。

也正是在这一刻,蓝玉忽然对朱允熥争夺储君之位的成功,生出了满满的信心。

在他看来,仅凭这两样能让大明军队实力跃升数倍的“神器”,

朱允熥便完全具备了担任皇太孙、未来继承大统成为皇帝的资格——至少,蓝玉对此深信不疑。

这份认知,让蓝玉的心中既充满了惊喜,又夹杂着几分唏嘘。

惊喜的是朱允熥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如此足以改变国运的神器,居然就这样轻易地交到他手中,任由他去钻研打造;

而唏嘘的,则是朱允熥那深不可测的城府与超乎常人的忍耐力——手握这般神器,他没有第一时间拿出来炫耀,也没有立刻去朱元璋面前换取功劳、讨要赏赐,反而要求他先将燧发枪和复合弓成功仿造出来,并且实现批量打造后,再向陛下禀告……

蓝玉在心中暗自感叹:单论这份城府与忍耐力,即便是先太子朱标,恐怕也有所不及吧!

如此心智坚定、行事沉稳的“狠人”,若还不能在储位之争中成功,那才真是没有天理了!

于是,蓝玉怀着这份激荡到几乎要溢出来的心情,脚步不停,直奔军营而去。

既然朱允熥对他如此信任,将这般重任托付于他,他蓝玉又岂能让这份信任落空?

那些文人墨客不是常说“士为知己者死”吗?

而他蓝玉一生最看重的便是“义气”二字,

定然要将朱允熥交付的任务办得妥妥当当。

否则,又如何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连夜赶到军营后,蓝玉没有片刻停歇,立刻下令召集了大批经验丰富的军匠,将燧发枪的实物与两份图纸一同摆放在众人面前,让他们即刻开始研究如何仿造燧发枪与复合弓。

当军中的军匠们第一眼看到燧发枪的实体时,所有人都惊得张大了嘴巴,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撼。

不得不说,比起大明神机营目前装备的火绳枪,眼前这柄燧发枪的精密程度,何止高出一点半点,其整体设计更是堪称完美。

尤其是燧石撞击点火与定装火药这两项核心设计,在众军匠看来,简直就是天才般的构想,完全打破了他们对火器的固有认知。

这突如其来的震撼,让一群军匠瞬间陷入了复杂的情绪之中:

一方面是大开眼界的兴奋,见识到了如此精妙的武器设计;

另一方面则是深深的忐忑,他们暗自担心,以自己这群人的技艺水平,是否真的能造出如此精密的燧发枪?

至于复合弓,军匠们倒是显得信心十足。

毕竟图纸上详细标注了材料的配比与每一步的工艺步骤,而且复合弓的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与燧发枪这种集精巧设计于一体的器物相比,仿制难度简直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面对军匠们各异的神情,蓝玉却全然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安抚。

他久居大将军之位,早已习惯了发号施令,当下便直接下达了一道死命令:一个月之内,必须见到第一支仿制成功的燧发枪与第一把打造完成的复合弓。

在蓝玉心中,若不是看在燧发枪与复合弓这两样神器的面子上,他根本不会如此郑重地召见这群军匠,毕竟以他的身份地位,寻常军匠还入不了他的眼。

军匠们听着这道命令,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

但面对蓝玉不容置疑的眼神与威严,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心中暗下决心,定要拼尽全力试一试。

在军匠们准备离去,着手开始研究仿制工作前,蓝玉又面色严肃地再三警告:“若有谁敢擅自将燧发枪与复合弓的相关信息泄露出去,无论涉及谁,一律严惩不贷!”

所有人都清楚,蓝玉一向治军极严,若是有人敢违背他下达的军令,最终的下场定然凄惨无比。

因此,军匠们不敢有丝毫马虎,纷纷躬身行礼,连声答应下来。

见众人态度坚决,蓝玉这才放任他们离去。

打发走军匠后,蓝玉独自站在营帐中,眉头微微皱起,心中快速思索着后续的安排。

片刻后,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转身便朝着营帐外走去——他要连夜直奔吴王府,去找朱允熥问个清楚。

其实在此之前,蓝玉与朱允熥早已商议过,为了避免引起朝中某些有心人的注意,防止他们借题发挥、中伤朱允熥,近期要尽量减少两人之间的来往;而且在朝中,也不能表现得过于亲密,以免给朱允炆一方造成太大的威胁,从而降低他们的警惕性。

也正是因为这个约定,早上朱允熥被封为吴王、乔迁新居之时,蓝玉才没有亲自出面道贺。

可如今,蓝玉却顾不上这些约定了——关于燧发枪与复合弓,他心中有太多的疑问与好奇,若是不问清楚,这份心痒难耐的感觉简直能让他彻夜难眠。

更何况,现在已是大半夜,街上行人稀少,想来也不会有人发现他此行的踪迹。

……

然而,当蓝玉心急火燎地赶到吴王府,急匆匆地想要找到朱允熥时,却看到了一幕让他始料未及的场景:朱允熥正围着一个巨大的陶缸来回转悠,手中还拿着一些不知名的粉末状物品,时不时地便往陶缸之中添加一点,神情专注而认真。

这突如其来的画面,让蓝玉瞬间愣住了,原本已经到了嘴边的话,也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他站在原地,静静地等候着,不敢上前打扰。

就这样过了好一会儿,直到朱允熥终于停下手中的动作,将陶缸的盖子轻轻盖上,蓝玉才按捺住心中的好奇,走上前问道:“殿下,您这是在做什么?”

朱允熥转过头,看了蓝玉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却没有对陶缸的事情多做解释,反而话锋一转,问道:“舅姥爷这么晚还特意来找我,想来,是为了燧发枪与复合弓的事情吧?”

蓝玉见朱允熥没有解释陶缸的打算,也识趣地没有再多追问,当即重重地点了点头,咧嘴一笑,语气中带着难掩的激动:“殿下猜得没错,臣这半夜冒昧来访,确实是因为燧发枪与复合弓之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