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 如何让魏尔伦中也心甘情愿管我叫爸 - 半枫菏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07章

家庭里财政大权由谁掌控?

这是个好问题,首先,让我们排除嘴巴和钱包都是漏斗的爱牌夏油考。

要是让爱牌夏油考掌钱,真害怕全家人那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所以到底是中原君管钱呢,还是无牌夏油考管钱呢?

他们两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觉得自己是管钱的最佳人选。

因此讨论无果的中原君和夏油考,再度骑上飞牌又开启了谈心之旅,顺便拍个结婚照,这一飞,又有一对夫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她找遍了各家商店,哪儿也没有这样的东西,一条朴素的白金表链,镂刻着花纹。”

阿考夫夫看着德拉卖了头发,只为买上一条表链,还鬼鬼祟祟的跟着德拉背后,一起回到了家中。

尾随中间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误以为他们尾随德拉对她有所图谋,勇敢拦下阿考夫夫甚至主动朝他们出手,试图保护德拉安全的人是:

欧·亨利。

作为一个单亲爸爸,欧·亨利之前在银行工作时,由于联邦银行查账发现存在账目问题而入狱,在服刑期间因态度良好提前获释,出狱后他带着女儿艰难谋生,跟着邻居住在一起,而他们的邻居就是阿考夫夫刚刚尾随的德拉,和她的丈夫吉姆。

只听德拉和吉姆的名字是不让人觉得熟悉的,但听他们的故事是让人觉得很熟悉的,因为他们的故事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

《麦琪的礼物》,那些年我们以为女主角叫做麦琪的日子。

“因为摆在眼前的是那套插在头发上的梳子——全套的发梳,两鬓用的,后面用的,应有尽有。”

根本不叫麦琪,而是叫做德拉的女主角,剪去长发只为买上表链,吉姆卖掉金表只为买上梳子这一感动故事的背后,是欧·亨利被阿考夫夫强人锁男,三人一起躲在窗户外偷窥的现实。

被迫偷窥的欧·亨利:不敢动根本不敢动。

他们看着努力工作却薪资微薄的吉姆,再穷也要把自己打扮的干净好看的德拉,再加上一墙之隔贫困的欧·亨利和他年幼的女儿。

阿考夫妇在偷窥人家送礼感动不已的同时,还为他们四人的穷困潦倒暗自摇头,甚至暗自庆幸:

还好我们有钱。

只是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中原君一样有过人的坑钱,啊不,有过人的赚钱能力。

有句话叫做有情饮水饱,相互体谅的夫妻固然有,但结婚后,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夫妻却是大多数:

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

也因为如此,《麦琪的礼物》才显得如此难得。

所以这就是阿考夫夫光明正大的敲门,说自己是欧·亨利的朋友来送他回家,还厚颜无耻的在德拉家蹭了一顿饭,让他们两帮自己拍了结婚照和合照,邀请他们参加自己婚礼的原因吗?

但阿考夫夫也不是什么魔鬼,他们拿着结婚照看着四人,尤其是欧·亨利送瘟神一样送别他们,还为他们留下了阿考夫夫的礼物:

无牌夏油考为德拉挥舞了魔杖发动了异能力:

看我的时牌老爷爷,诶,不对啊,时牌好像只能暂停时间,重来,所以夏油考发动了戻牌:返回过去,让德拉回到了一天前的状态,被剪掉的秀发重新回到了头上。

中原君则是为吉姆和欧·亨利发动了钞能力:

潇洒刷卡把祖传金表买回来了,中原君我啊,如今也是身价几十亿的人了。

中原君甚至好人做到底,为他们换了份新工作:

盖茨比新建起的实验室里,空缺岗位可太多了,让吉姆去实验室里工作吧,工资可比现在这份高多了。

这种爱妻子的丈夫,会尽心尽力为女性向实验室工作的,就算做不了一线科研,后勤岗助理岗这么多,总有一款适合吉姆。

当然了,德拉也一起去实验室工作,家庭主妇什么的,哪有双职工香,哪怕只做个闲职呢。

再然后中原君的目光就转向了欧·亨利和他的女儿:

野生异能力者诶;

还是带着女儿的野生异能力者诶;

还是实力超群带女儿的野生异能力者诶。

盖茨比的好兄弟菲茨杰拉德,他和他的组合肯定很欢迎这种异能力者!

实力超群带女儿的野生异能力者:欧·亨利和他的女儿,一定很喜欢菲茨杰拉德的财大气粗,这一波双赢!

中原君和夏油考拿着新出炉的圣诞装扮结婚照满意点头,走出德拉家就再一次商量起来了重大话题:

家庭里财政大权由谁掌控?

不是,人家夫妻甜甜蜜蜜互送礼物,那叫做温馨又浪漫,你们怎么就只知道讨论这种现实话题啊!

不但不学习人家的浪漫,阿考夫夫甚至还在背后蝈蝈人家,你们是患上了什么浪漫过敏症吗:

夫妻之间应该多沟通,尤其是关乎祖传金表和头发等重大财产时,毕竟这个家实在是太穷了,还好最终是夫妻两同时付出结局是好的,不然想想看,一方伴侣打着送礼物的旗号,背着自己把家庭重大财产给卖了,多可怕啊。

以及结婚后绝对不能做家庭主夫!

知道为什么吉姆和德拉这么穷吗?社会原因固然是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德拉没有工作,是贤惠的家庭主妇。

双职工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和赚钱能力,比单职工家庭的风险低太多了,尤其是对多子女家庭而言。

要知道中原君的法国原生家庭,和欧·亨利和他的女儿,都是从双职工家庭到单职工家庭,中原君甚至不幸的成为了孤儿。

比起财产风险,社交风险等单职工家庭的风险来说,单职工家庭最可怕的风险其实是:团灭风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