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命运变化
第679章命运变化
晋阳,年关将近。
太原、河东之间的雀鼠谷官道亭驿内。
一支车队悠悠而行,马车内赵坚一身朴素黑衣,因服役期满三年,又没有晋升到伍长级别,他已经与其他类似经历的虎步军士一起退役,转为河东郡兵伍长。
河东郡守赵绪很会做人,几个月时间里就将赵坚提为百人队内的文吏,勉强有了穿吏服的资格,算是脱离了一线训练、执勤之苦。
临近年关,赵坚告假,上级与上级的上级,就没有敢否决的。
此刻赵坚心情沉重,并怀有某种期待。
赵绪有着明显攀附、讨好之意,又不好表现的太过于直接。
赵绪能给的就是举赵坚为孝子,这个孝廉名额从上到下是没人敢反对的。
可赵绪却表达出了相关的忧虑,担忧这样会违背太师历练其兄长的苦衷、本意。
赵坚想到其中的为难之处忍不住长吁短叹,同车厢里的妻子裴氏见他接连叹息,斜目挑眉来看:“即将入晋阳贺岁,夫君何来愁绪?”
“这是说不明白的愁。”
赵坚回应一声,还看了看依偎在妻子两侧的子女,他不想在孩子面前说赵基或赵彦的不是。
可能是担忧孩子在外人面前不小心说出来,也怕孩子不会掩饰情绪,在赵基或赵彦面前表达出来。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不想让子女涉及到这一辈的恩怨。
小裴氏双手搭在子女肩膀上,碍于赵坚的军爵,他们一家无法使用高规格的玉器、纹饰,但衣物布料是顶格置办的,衣物内的御寒填充物也是诸胡贵族进献的各种绒料。
小裴氏此刻的皮革暖袖,就是故意褪掉毛绒的貂皮缝合而成。
就连赵坚的山羊皮披肩,也是多层柔软的羊羔皮叠加缝合而成,外面是寻常山羊皮。
他一家的生活用具大致上都是这样的朴素风格,别家是金箔、金漆涂在陶罐、铜器上,他家是金器外恨不得刷一层泥浆。
征胡战役取胜后,逢年过节时,赵坚、赵垣与赵幸三家都能收到各种数不清的礼物。
再算上代郡的赵敛,以及待在桐乡的裴氏,他们这五处都能收到各种例行进献的礼物。
因地位的极端悬殊、不公正,这五处基本上有进无出。
为了分类保管、储存好这些礼物,赵坚目前地位最低,也不得不雇佣一些乡人做雇工,以维持家业的运转。
此刻回晋阳参与家族聚会,他就携带了大量不宜储存的礼物,准备在晋阳销售出去。
至于父母、赵彦那里,赵坚送一点符合现在身份的礼物就行了。
就目前的各种意外收入,就已经让赵坚很满意了。
以至于他很想从郡中辞职,安心居家以研究学问。
此前限制他做学问的因素很多,例如他必须作为裴氏的党羽积极参与本县、本郡的事务;家族生存与发展,也强迫他必须投身仕途,去经营人脉、打听消息。
而最关键的就是,居家做学问的话,他家在县府没人,很容易被杀肥羊。
同时,书籍、资料的严重缺失,也限制了他闭门造车、提升学问认知的可能。
再说了,单纯的做学问,是没有前途的。
壮大名声,藉此招纳更多的门生弟子收学费,通过门生弟子扩大影响力才是重要的。
而现在已经不存在限制他的因素,因传统文学的动荡丧乱,以赵坚现在的地位,很容易获取大量名家手稿……不需要花时间壮大名声,就凭现在的身份地位,他立刻就能获得其他大儒、名士的认可,想拜在他门下求学的衣冠俊杰子弟更是数之不尽。
所以辞任,居家做学问,经营自己这一脉的影响力的时机已经成熟。 可这个想法只停留在赵坚的心中,他想在与赵基或赵彦独处时咨询对方的看法。
至于妻子小裴氏的看法……这个真的不能请教、咨询。
裴氏家族不可能放任他辞任,更不可能让他来抢占河东、太原周边的‘生源’。
赵坚资质中上,限制他的是不佳的出身,现在他不需要为生存而奔波,甚至在赵基压制之下,反而有一种另类的清醒。
隐隐间,他甚至怀疑赵基很早就有安排他走名士、大儒的用意。
他的性格与自身基础更适合干这个,而老二赵垣明显不行,借陈王之手以外交交流的方式强行提赵垣为将军,避免了内部的议论。
在外做人质,本身就是拿命立功,没人会站出来质疑。
何况赵垣又是负伤归来,赵垣虽无战场之上的军功,可他这个将军当的毋庸置疑。
哪怕以后派赵垣领兵,下面的骄横军吏们也不会生出太多的不满情绪。
只要给赵垣搭配好辅佐团队,自能顺利的藉此组建一个中庸平常的将军部。
不能要求全部的军队都很能打,要强弱搭配,相互制衡,应该着力维持内部的有序健康发展。
赵垣的发展路线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没几个人敢跳出来破坏。
赵坚无心与小裴氏商议,想到自己的事情,忍不住又是叹息。
这种冷暴力之下,小裴氏也只能默不作声,不敢撒泼发作。
现在的赵坚,是真的敢休了她。
甚至她这一支的裴氏庶流,弄不好会让她暴病而死,然后为了照顾孩子,给赵坚塞一个更加温良的续妻。
此刻小裴氏甚至对赵基生出一些感激之情,若不是赵基刻意压着赵坚,以至于外人不敢随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