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出巡河朔 - 虎贲郎 - 中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虎贲郎 >

第750章出巡河朔

第750章出巡河朔

对于琅琊发生的事情,赵基其实并没有外界、内部预想的那么焦虑、上心。

不管是河东人,还是琅琊人,又或者别的什么人,只要眼珠子颜色、皮肤颜色别那么怪异,也没有邪异的信仰或追求邪恶巫术,那在赵基眼中统统都是人。

所谓的政治,随着赵基地位不断变化,以及各种经历。

对现在的赵基而言,政治就是揉面团,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也不需要太过努力的去揉,往往面团自己醒发一段时间,比你满头大汗揉出来的效果要好。

当内外各方都在关注琅琊方面的战况时,赵基确认幽州方面各军进展顺畅后,就决定再给自己放个短假。

幽州,哪怕是最南部的易水流域,临近六月的暑气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烈。

在这临近六月的时节里,太傅赵彦留守晋阳,赵太师则护卫监国皇后、皇长子刘冯出巡边塞。

走的是西河郡离石官道,自新设的孟门关处西渡黄河。

幽州大战开启,赵基却离开晋阳,带着皇后、赵贵妃、蔡昭姬、以及吕夫人、甄夫人前去河朔避暑……这在赵彦看来是一件好事。

身为上位,不能乾坤倒持。

国家在赵彦眼中只是一个机构,内部的文武男女就该为国主服务,而不是国主为了国内的文武男女的幸福而劳心劳力。

赵基不怎么会享受,这在赵彦看来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只要是人,那股兢兢业业的弦终究有崩解的一天。

若励精图治操劳半生,而一举崩毁,整个人沉迷于享受,在内外群臣一致隐瞒下醉生梦死,必然祸国殃民尤甚!

所以赵彦的观点就是张弛有度,该享受的就享受,要明确自身与组织的定位。

如果这个组织不能满足赵基的要求,那就要出手摧毁、重组。

不管是享乐,还是治国,不能依赖既定的制度条例……赵彦对条例、惯例缺乏信任,这些东西没能约束住两汉的皇帝,也没能约束各地豪强、大姓,那为什么又要拿来约束赵基?

反正赵彦是老了,享受不了什么了,甚至为了保持健康多活几年,他反而注重养生。

对于出巡河朔,晋阳公卿百官也很是好奇、推崇。

不仅公卿百官多有跟随的,普遍还都携带家眷,这就使得这支出巡的队伍空前庞大,自皇后车驾出晋阳后,整个后队时刻都在壮大、延长。

以至于过孟门关浮桥时,才大致查清人口,算上护卫军士,足有三万四千余人,大小车辆近两万。

这条道路沿途有现成的空营,整个出巡队伍也分成了十七段,各段逐次前进,前后相连三百余里。

原奢延王庭,大破诸胡后,赵基改此处为绥德县。

绥德,绥民以德。

这是个寓意很美好的名字,也能算是赵基对治下诸胡义从的承诺。

绥德城邑新建,也只是修建了外围一圈羊马墙,就连晋阳都没有像样的城墙,从晋阳出去的县令长们,治理一方时,又怎么敢劳民修筑城墙?

因绥德是赵基赐名的地方,也是征破诸胡的最初前线大本营,因此绥德规格很高,是千石大县。

此处县令也曾参与过征胡战役,以杂号校尉转任绥德县令。

就任以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造围栏将当时的王庭核心区域保护起来,不准迁移毁坏,还派官奴不时洒扫。

前后过了一年时间,这位县令也没想到赵基会护卫监国皇后,以及韩融、马腾、赵戬等公卿来此巡视。

骄阳高悬,绥德城外密林延绵,这里气候也就午间时才热的难以着甲。    早晚之时,因山风吹刮,相对而言还算凉爽。

监国皇后自出巡以来就身着戎装,穿戴红紫两色装饰的漆皮铠、外罩绯紫文武袖,头盔顶上一簇黄羽很是亮眼。

这一簇黄,是从一种云雀身上拔取的,百十只云雀取其黄绒,也就能制成这么一簇纯粹的黄。

伏寿迈步进入当初的军议大厅,见各处洒扫不见一点灰尘,也没有突击打扫时会产生的那种土腥气、水腥气。

军议大厅内还有焚香的痕迹,当时桌案拼成的沙盘被缝合而成的粗帛遮盖。

她驻步沙盘前,女官立刻引着几名宫人上前,以挑杆缓缓褪去粗帛。

展现在她们面前的是,是不怎么整齐的兵棋,卢水胡、北地羌胡、鲜卑、匈奴、汉军的兵棋绞杀在一起,而象征赵基中军的战车模样兵棋被放在鲜卑中军,死死压着周围的鲜卑兵棋。

伏寿见此,就开始想象当时最后一次军议的情景,肯定是赵基抓着象征自己的战车兵棋,狠狠砸在鲜卑中军,然后慷慨激昂动员吏士,最后就是全军出动,打出了卫霍联手才能打出的史诗级战果,更是临阵斩杀鲜卑国主。

赵基则看着这些仿造的粗糙兵棋,面无表情。

伏寿从自己的假象的情景中清醒过来,头也不回:“县令杨武维护此处甚是得力,宜赏。”

“回禀至尊,臣不敢居功。”

县令杨武赶紧出列,向前绕过三四人,噗通跪拜在地:“臣有罪。”

伏寿这才回头过来去看公卿班列里领班的赵基:“赵公如何看?”

赵基斜眼瞥视跪拜的杨武,又看向杨武仿制的粗糙兵棋,就问:“你是怎么想的?”

“回禀公上,军议之际臣站在边上看不清楚,很是遗憾。后有幸治理绥德,这才斗胆仿制兵棋,推演战局。”

杨武低头回答,不敢抬头看赵基、伏寿。

赵基迈步也来到沙盘前,伸手抓起推杆开始调整一些兵棋的位置,仗是他打的,这些关键信息几乎不可能遗忘。

调整了杨武错误的兵棋布置,才回头看杨武:“我记得你,当时军议时,你以百将持戟侍卫于大帐内。征胡战事已经结束,还是完胜,我就不追究你泄露军情的罪。至于封赏,全凭皇后心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