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日日留宿在乾清宫
姜李氏注意到了她的目光,抬手抚摸了一下自己的鬓角。
旅途的风餐露宿,的确比不得京中贵妇的精细保养。
但她的精气神却异常的好,整个人的身体状态,似乎比从前还要健朗不少。
姜李氏将姜昭宁轻轻搂在怀中。
“怎么出了这么危险的事情,也不愿意告诉母亲。”
姜昭宁诧异地抬起头,眉头微微蹙起。
“兄长都答应我不告诉您的。”
姜李氏松开了她,轻轻点了一下她的鼻子,“少冤枉你兄长了,他一个字都没说。”
“只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竟然都想瞒着我,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
姜昭宁连忙解释,“女儿只是怕母亲担心。”
姜李氏拍了拍她的肩膀,“好了,母亲还不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我这次回京,是来找你兄长的。”
“如今啊,母亲在突厥那边建立一个市场。”
“我手里的市场规模太小,若是能通过你兄长的名义下发文书……”
“那两朝之间,若是能建立一个真正的集贸市场,对于两国的子民而言,可是大大的有利。”
说起她的市场,姜李氏的眼中闪着光。
“突厥那边缺丝绸,缺大米,缺茶叶。”
“而我们,也缺他们的皮毛与珠宝。”
“市场初具规模,但没有正规官员管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姜昭宁觉得母亲的提议很不错。
她这段时间,除了处理军务,也在审阅各地的奏报。
“此事倒也不难,发一纸诏书就好。”
兄长暂时把控着朝政,发昭书倒是容易。
然而,他长久不称帝,怕是朝廷之上,也会生出一些流言蜚语。
其实,萧启之也是民心所向。
姜昭宁有时候都看不清楚,他们两个人心中究竟在想什么。
姜李氏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
“昭昭,母亲知道,你兄长想要的是沙场。”
“这皇位,不如就你来当吧。”
“与其便宜了萧启之,还是便宜你,母亲心里会更舒服。”
“再说,都是大庸的士兵,若是交战总归是不好的。”
萧启之和姜挺两人合作默契,江山已经全部在他们手中。
最终,还是姜昭宁登上了帝位。
乾清宫内。
檀香袅袅,青烟一丝丝地盘旋而上,又缓缓散开。
姜昭宁手中的朱笔悬在奏折上方,一滴浓墨凝聚在笔尖,摇摇欲坠。
殿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不疾不徐,却精准地踩在她的心烦意乱之上。
她不必抬头,也知道是谁。
萧启之。
他如今是摄政王,入宫觐见,理所当然。
自从她登基为帝,国号为安,他便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日日出现在她面前。
这比从前方便太多了。
过去他求见十次,她能找出九次半的理由拒绝。
可现在,她是君,他是臣。
臣有事奏,君岂有不听之理。
“陛下。”
萧启之的声音在殿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的笑意。
姜昭宁将那滴将落未落的墨点回砚台,抬起眼帘,眸光清冷。
“摄政王有何要事?”
他呈上一本奏折,说的却是工部营房更换守卫这种芝麻大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