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中山经(9) - 山海经校注 - 郭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山海经校注 >

第20章中山经(9)

第20章中山经(9)

1郭璞云:“火神也。”珂案:吕氏春秋孟夏篇云:“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淮南子时则篇云:“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炎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则祝融者,南方天帝炎帝之佐也。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是祝融乃炎帝之裔。然大荒西经乃云:“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而颛顼者,黄帝之曾孙(海内经),是祝融又黄帝之裔,说复不同。唯黄炎古传本属同族(绎史卷五引新书:“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故传为炎帝苗裔之祝融,复可归于黄帝。关于祝融之神话,见于海内经者,有“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见于墨子非攻下者,有“(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于夏之城闲,西北之隅。”见于尚书大传及太公金匮等书者,有祝融等七神雪天远来,助周灭殷事;见于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者,有共工与祝融战,不胜而怒触不周山事,等等。祝融在古神话传说中,位亦显矣。

海外自西南陬至西北陬者1。

1毕沅云:“淮南子墬形训云:自西北至西南方,起修股民肃慎民,此文正倒。知此经是说图之词,或右行则自西南至西北起三身国,或左行则自西北至西南起修股民。是汉时犹有山海经图,各依所见为说,故不同也。”

灭蒙鸟在结匈国北1,为鸟青,赤尾。

1毕沅云:“盖结匈国所有,承上文起西南陬言,其图象在结匈国北也。”郝懿行云:“博物志(外国)云:『结匈国有灭蒙鸟。』本此。海内西经又有孟鸟。”

珂案:海内西经云:“孟鸟在貊国东北,其鸟文赤、黄、青,东乡。”郝懿行谓灭蒙鸟疑即孟鸟,灭蒙之声近孟(详海内西经“孟鸟”节注),其说是也。何以知其然也?史记秦本纪云:“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赐玄珪。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皁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伯益)。舜赐姓嬴氏。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大廉玄孙曰孟戏、仲衍,鸟身人言。”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括地图云:“孟亏人首鸟身,其先为虞氏驯百兽,夏后之末世,民始食卵,孟亏去之,凤凰随与止于此。山多竹,长千仞,凤凰食竹实,孟亏食木食。去九疑万八千里。”孟亏即秦本纪之孟戏也,博物志(外国)又作孟舒。云:“孟舒国民,人首鸟身,其先主为霅氏训百禽。夏后之世,始食卵。孟舒去之,凤皇随焉。”戏、亏、舒均一音之转。大荒东经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海内经云:“有嬴民,鸟足。”嬴、摇亦一声之转,嬴民即摇民,戏即孟戏也,不过原以柏翳(伯益)为祖先者,乃又移之于舜也。舜与伯益盖皆东方殷民族传说中之祖宗神,亦即诗玄鸟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玄鸟,即燕子之化身。玄鸟再经神话化,又为凤凰。故其子孙或“鸟身人言”,或“人首鸟身”,或“鸟足”,且有“凤凰随焉”。此“随焉”之“凤凰”,即此处所记“灭蒙鸟”及海内西经所记“孟鸟”是也。“为鸟青,赤尾”或“其鸟文赤、黄、青”云云,乃所谓“五采之鸟”,山海经多记有之,皆凤凰之象。大荒西经云:“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鸟。”尔雅释鸟云:“狂,囗鸟。”实则狂鸟、囗鸟皆凤凰属也,狂即皇,囗即凤,音之转也。囗鸟又即孟鸟,字之异也。大荒西经又云:“有弇州之山,五采之鸟仰天,名曰鸣鸟。”郝懿行云:“鸣鸟,盖凤属也。”鸣鸟亦囗鸟、孟鸟也。则此处所记之“灭蒙鸟”,固凤属之狂鸟、囗鸟、鸣鸟、孟鸟之异名也。

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九代1;乘两龙,云盖三层2。左手操翳3,右手操环4,佩玉璜5。在大运山北6。一曰大遗之野7。

1郭璞云:“九代,马名,谓盘作之令舞(藏经本作——珂)也。”郝懿行云:“九代,疑乐名也。竹书(今本——珂)云:『夏帝启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大荒西经亦云:『天穆之野,启始歌九招。』招即韶也。(珂案:藏经本“九招”正作“九韶”。)疑九代即九招矣。又淮南齐俗训云:『夏后氏其乐夏钥九成。』疑九代本作九成,今本传写形近而讹也。李善注(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引此经云:『舞九代马。』疑马字衍。而艺文类聚九十三卷及太平御览八十二卷引此经亦有马字,或并引郭注之文也。舞马之戏恐非上古所有。”珂案:郝说是也。九代确当是乐名,非舞马之戏。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二十期)一文略谓:“即九?,?,象又持牛尾。九歌:『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即?舞也。”说亦可供参考。

2郭璞云:“层,犹重也。”郝懿行云:“李善注(文选)西京赋两引此注并同。又注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引此注云:『层,重也,慈登切。』今本脱郭音三字。又层,经典通作曾,据郭音,益知此经层当为曾矣。”珂案:宋本郭注层作曾。毛扆校注云:“三层,注作曾,经文不应作层。”与郝说略异,而谓经文当作曾则同。

3郭璞云:“羽葆幢也。”珂案:说文四云:“翳,翿也,所以舞也。”

4郭璞云:“玉空边等为环。”珂案:说文一云:“环,璧也,肉好若一谓之环。”

5郭璞云:“半璧曰璜。”珂案:郭注亦见说文一。

6郭璞云:“归藏郑母经曰:『夏后启筮:御飞龙登于天,吉。』明启亦仙也。”郝懿行云:“太平御览八十二卷引史记曰:『昔夏后启筮:乘龙以登于天,占于皋陶,皋陶曰:“吉而必同,与神交通;以身为帝,以王四乡。”』今案御览此文即与郭注所引为一事也。”

珂案:关于夏后启之神话,大荒西经云:“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即启,汉景帝名启,汉人避讳改),开上三嫔(宾)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即同一事也。绎史卷十二引随巢子:“禹娶涂山,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高山,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此启之生为非同寻常矣,亦启之所以为“启”(开)也。启为人神交配所生之子,本身固具有神性,故能“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所谓“得”者,实“窃”也。御览九二九引归藏明夷云:“昔夏后启上乘龙飞,以登于天,皋陶占之,曰:『吉。』”大荒西经郭注引归藏启筮云:“不可窃辩与九歌以国于下。”即其事矣。盖启承禹位,不恤国事,惟以酒食声色自娱,复窃天乐助兴,致遭亡国惨祸。故墨子非乐称:“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锽锽,筦磬以方。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内数字与原文略有不同,均据孙诒让墨子闲诂校改)。”诗人于此亦多所刺讥。屈原离骚云:“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夫家巷(末句“夫”原作“失乎”,从闻一多楚辞校补改,“家巷”即“家哄”,内讧之意也)。”天问云:“启棘宾商(帝之形讹),九辩九歌,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境)地?”即其事也。此处所谓“九代”,亦“歌九招”之类,虽曰“亦仙”,固乃启“康娱自纵”之具体表现,其“不顾难以图后”,亦已明矣。

7郭璞云:“大荒经云:大穆之野。”郝懿行云:“大荒西经作天穆之野,此注云大穆之野,竹书天穆、大穆二文并见。此经文又云大遗之野、大乐之野,诸文皆异,所未详。”珂案:天、大古本一字,穆、遗、乐音皆相近。

三身国1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2。

1珂案:淮南子墬形篇有三身民。大荒南经云:“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荥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河图括地图(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则云:“庸成氏实有季子,其性喜淫,昼淫于市,帝怒,放之于西南。季子仪马而产子,身人也而尾蹄马,是为三身之国。”盖后起之说,非古神话初相也。

2郝懿行云:“艺文类聚三十五卷引博物志云:『三身国一头三身三手。』今此经无三手字。”

一臂国1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2。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3。

1珂案:大荒西经云:“有一臂民。”即此。

2吴任臣云:“淮南子海外三十六国,西南方有一臂民。吕氏春秋(求人篇)云:『其肱、一臂之乡。』尔雅(释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郭璞注云:『此即半体之人,各有一目、一鼻孔、一臂、一脚。』异域志云:『半体国其人一目一手一足。』交州记曰:『儋耳国东有一臂国,人皆一臂也。』江淹遂古篇『一臂人兮』本此。三才图会曰:『一臂国在西海之北,半体比肩,犹鱼鸟相合。』(珂案:韩诗外传卷五云:“东海有鱼名曰鲽,比目而行,不相得不能达;南方有鸟名曰鹣,比翼而飞,不相得不能举。”即所谓“鱼鸟相合”也。)(文选)王融曲水诗序:『离身反踵之君,髽首贯胸之长。』离身亦斯类也。”

3郝懿行云:“手,马臂也。(礼记)内则云:『马黑脊而般臂漏。』”

奇肱之国1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2。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3。

1郭璞云:“肱或作弘;奇音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