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海内经(1)
第49章海内经(1)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1、天毒,其人水居2,偎人爱之3。
1郭璞云:“朝鲜今乐浪郡也。”珂案:朝鲜已见海内北经。
2郭璞云:“天毒即天竺国,贵道德,有文书、金银、钱货,浮屠出此国中也。晋大兴四年,天竺胡王献珍宝。”王崇庆云:“天毒疑别有意义,郭以为即天竺国,天竺在西域,汉明帝遣使迎佛骨之地,此未知是非也。”珂案:天竺即今印度,在我国西南,此天毒则在东北,方位迥异,故王氏乃有此疑。或者中有脱文讹字,未可知也。
3郭璞云:“偎亦爱也,音隐隈反。”王念孙云:“宗炳明佛论(弘明集卷二——珂)引作『偎人而爱人』,又引注文:『古谓天毒即天竺,浮屠所兴。』”郝懿行云:“爱之,藏经本作爱人,是也。列子(黄帝篇)云:『列姑射山,有神人,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义正与此合。袁宏汉纪云:『浮屠,佛也;天竺国有佛道,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亦此义也,玉篇云:『偎,爱也。』本此。又云:『北海之隈,有国曰偎人。』以『偎人』为国名,义与此异。”珂案:宋本、吴宽抄本正作偎人爱人。
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市1。
1郭璞云:“音郝。”珂案: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云:“流沙在西海郡北,又径浮渚,历壑市之国。”
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泛叶1。
1郭璞云:“音如泛滥之泛。”珂案:水经注无此国,疑脱。
流沙之西,有鸟山者1,三水出焉2。爰有黄金、璇瑰、丹货、银铁,皆流于此中3。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1珂案:水经注云:“流沙历壑市之国,又径于鸟山之东。”
2郭璞云:“三水同出一山也。”
3郭璞云:“言其中有杂珍奇货也。”郝懿行云:“流于此中,藏经本作皆出此水四字。穆天子传(卷一)云:『天子之(古宝字——珂):玉果、璇珠、烛银、黄金之膏。』即此类。”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1、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2,昌意降处若水3,生韩流4。韩流擢首、谨耳5、人面、豕喙、麟身、渠股6、豚止7,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8。
1珂案:水经注云:“流沙又径于鸟山之东,朝云之国。”
2郭璞云:“世本云:『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产青阳及昌意。”郝懿行云:“雷,姓也;祖,名也。西陵氏姓方雷,故晋语云:『青阳,方雷氏之甥也。』雷通作累。郭引世本作累祖,大戴礼帝系篇作嫘祖,史记五帝纪同,汉书古今人表作絫祖:并通。”珂案:路史后纪五云:“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儽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王瓘轩辕本纪云:“帝周游行时,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祖神。”是关于雷祖之神话也。
3珂案:史记五帝本纪“昌意降居若水”索隐云:“降,下也,言帝子为诸侯。若水在蜀,即所封国也。”此神话之历史解释也。其本义当为自天下降,谪居若水。
4郭璞云:“竹书云:『昌意降居若水,产帝干荒。』干荒即韩流也,生帝颛顼。”毕沅云:“韩、干声相近,流即流(去水)字,字之误也。”
5郭璞云:“擢首,长咽;谨耳,未闻。”郝懿行云:“说文(九)云:『颛,头颛颛谨貌;顼,头顼顼谨貌。』即谨耳之义。然则颛顼命名,岂以头似其父故与?说文(十二)又云:『擢,引也。』方言云:『擢,拔也。』拔引之则长,故郭训擢为长矣。”
6郭璞云:“渠,车辋,言跰脚也。大传曰:『大如车渠。』”郝懿行云:“跰当为胼,依字当为骿,见说文(四)。尚书大传云:『取大贝大如大车之渠。』郑康成注云:『渠,车罔也。』是郭注所本。”
7郭璞云:“止,足。”珂案:止,甲骨文作囗,金文作囗,象足迹之形,即足之本字也。
8郭璞云:“世本云:『颛顼母浊山氏之子,名昌仆。』”郝懿行云:“大戴礼帝系篇云:『昌意娶于蜀山氏之子,谓之昌仆氏,产颛顼。』郭引世本作浊山氏,蜀,古字通浊,又通淖,是淖子即蜀山子也。曰阿女者,初学记九卷引帝王世纪云:『颛顼母曰景仆,蜀山氏女,谓之女枢。』是也。”
流沙之东,黑水之闲,有山名不死之山1。
1郭璞注:“即员丘也。”珂案: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云:“流沙又历员丘不死之山西。”本此为说也。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见海外南经“不死民”节郭注。
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1,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2。
1郭璞云:“柏子高,仙者也。”郝懿行云:“据郭注,经文当为柏子高,藏经本正如是,今本脱子字也。庄子天地篇云:『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禹时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史记封禅书说神僊之属有羡门子高,未审即一人否?又郭注穆天子传(卷一)云:『古伯字多从木。』然则柏高即伯高矣。伯高者,管子地数篇有黄帝问于伯高云云,盖黄帝之臣也。帝乘龙鼎湖而伯高从焉,故高亦仙者也。”珂案:经文柏高,宋本作?高;王念孙校亦增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