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何为为生民请命 - 举家扶我青云志,我中状元展宏图 - 晚风吹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9章何为为生民请命

县令大人要来视察四六分水之法,弄得王庄和石牛村鸡飞狗跳。

两村百姓卯时便被喊来,在河边恭候。

可直到巳时五刻,县衙大队人马才姗姗来迟。

“县尊大人到。”

百姓跪倒在地,如风吹麦浪一般。

只见丁修的大轿在前,后面跟着县丞刘世昌的小轿,再往后是主簿张晋,以及数十名挎刀衙役。

最后是坐在牛车上,身着长衫的全县士子。

一大群人,浩浩荡荡。

轿帘掀开,丁修缓步走下轿来,目光扫过跪地百姓,一副爱民如子的光辉形象。

“快快请起。”

百姓们慌忙爬起,垂手侍立,连眼角的余光都不敢往他身上瞟。

丁修清了清嗓子,“石牛村苏原何在?”

苏原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小子苏原,参见大人。”

丁修嗯了一声,“今日本县前来,是要看看四六分水。”

目前石槽还没开凿,两村依旧采取的是时辰分水,只能暂时通过木槽,模拟四六分水。

苏原带着丁修走向临时搭起的木槽模型,几块粗木拼成的槽体上,用朱砂画着整整齐齐的刻度。

士子们第一次听说四六分水,一脸懵逼。

他们只是得到丁修训令,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本县带你们去涨涨见识,看看神童苏原如何化解两个村子延续百年的水源之争。

苏原神童之名,有些人是不服的,一个七岁孩子罢了。

今日,他们倒要看看四六分水是什么鬼,有什么了不起的,竟能惊动县太爷亲自前来视察。

等苏原详细解释完何为四六分水,士子中便有人提出质疑。

刘记书肆少东家刘淳恶意满满道:“一个水槽罢了,指望这个给两村分水,不过是哗众取宠。”

同样对苏原怀恨在心的苏顺立即附和道:“刘兄说的在理,水流哪能说得准,六分四分,凭他一句话,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众人一阵大笑。

刘世昌站在丁修侧后方,听着这些话,嘴角悄悄勾起一抹弧度。

他就等着看苏原出丑,看丁修这场慧眼识珠的戏码怎么演下去。

苏原像看白痴一样看着这些士子,冷笑一声。

“人总是嘲笑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横渠先生有言,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诸位饱读诗书,请问,何为为生民立命?”

士子们一愣。

刘纯嗤笑道:“自然是为百姓发声,解其疾苦。”

苏原目光扫过众人,“那便奇了,小清河两岸,年年因争水打得头破血流,诸位捧着圣贤书,何曾来河边看过一眼?”

他指向木槽模型,“我这法子好不好,水流说了算。若真能让两村不再械斗,让秧苗活下来,让百姓有口吃的,我便问心无愧。”

一番话掷地有声,士子们竟被问得哑口无言。

丁修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这孩子不仅有智计,更有风骨,难得。

河边的百姓们看得目瞪口呆,再看向那些平日里鼻孔朝天的读书人,目光中多了几分鄙夷。

原来这些满口之乎者也的,还不如个七岁孩子明白事理。

我滴乖乖,苏原可以啊。

苏顺还不死心,又憋出一句,“苏原,别纸上谈兵了,鬼知道你的法子到底行不行。”

好,废话不多说。

苏原看向王老五,“请王族长开闸。”

王老五忙让人打开水闸,浑浊的河水涌入槽中,顺着两个孔精准分流,六分入王庄水渠,四分入石牛村水渠,不多不少。

围观百姓,尤其是石牛村百姓看到后,更加坚定认同苏原这个法子。

刚才还在冷笑的刘纯,笑容瞬间僵在脸上。

他身旁的士子们也都看呆了,有人下意识伸手去数刻度,数到最后手指都在发颤。

“这怎么可能?”苏顺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丁修拊掌赞叹,“好,此法既重情理,又合章法,解的是两村百年仇怨,利的是子孙万代,实乃妙极。苏原,你七岁能有此智谋,不愧神童之名。”

丁修一锤定音。

县尊大人都这般说了,谁还敢有异议。

苏原凑上前,低声说道:“大人,今日来了如此多士子,不做几篇文章岂不可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