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凉拌土豆丝咱们这就回石家村,春院还……
第38章凉拌土豆丝咱们这就回石家村,春院还……
何家村回不了,她也念着石家村,便给崔叶子打了电话,崔叶子很快就开车来接她。
一见面,崔叶子便热情地拥抱她:“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提前跟我说?”她挽着何喜的手臂:“今天只有我来接你啦,这场大雨可把大家都忙坏了,琳琳在大棚救她的苗呢,石磊去市里了,咱们这就回石家村,春院还空着呢!”
何家村的桥一时半会是修不好的,她想了想,没有比石家村更好的去处了,便跟着崔叶子回了四季小院。
石家村虽然没何家村受灾那么严重,但路旁的景象也够触目惊心的。前几天的暴雨不小,路面塌陷了好几处,路边的树倒了一大片,田里的玉米秆都弯了腰。何喜看着就觉得心疼:“今年收成肯定不好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靠天吃饭就是这样。”崔叶子叹了口气。
四季小院的石头路上积满了淤泥。崔叶子拉着何喜的手说:“真好,你又回来了!”她指着夏院道:“石磊姐姐最近住着呢,估计晚上你能见到。”
何喜轻轻点头,脑海中浮现出石磊每次提起姐姐时的模样——那副又怨又怂的样子活像个被捏住后颈的猫。她虽没见过这位传说中的姐姐,但从石磊那副“敢怒不敢言”的怂样就能想象出,这位姐姐定是个厉害角色。
何喜推开了春院的门,春院倒是一如既往地春意盎然。何喜简单收拾了下行李,换了身干活的衣服,就跟着崔叶子一起打扫院子。
崔叶子一边干活一边安慰她:“别太担心,虽然路不通,不过何家村情况还好,昨天石磊还跟村里人通电话来着。”
何喜点点头,继续埋头清理淤泥。
直到晚上,叶琳琳才风尘仆仆地回来。她脚上的雨鞋沾满泥点,一进院子就先在自来水下冲了冲脚,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坐到凉亭里。
崔叶子递给她一杯水:“快喝口水,瞧你这嘴巴干的,都爆皮儿了……番茄秧情况怎么样?”
叶琳琳摇摇头,声音低沉:“不太乐观,全被水泡了,根都烂了。”
何喜这才知道,黄瓜卖完后,叶琳琳改种了番茄。没想到苗刚长起来,就遭了这么大的灾。受灾的不止叶琳琳这一个棚,她引以为傲的自动升降系统也在这次大雨中彻底瘫痪。可再怎么难过,日子还得过,饭总归是要吃的。
厨房里放着一大筐新土豆,皮很薄。何喜拿了个铁勺,轻轻一刮,皮就下来了。想着叶琳琳没什么胃口的样子,她拿了切菜器,换了个切丝的刀片,“刷刷”的将土豆切丝。
切了小半盆,何喜加水清洗,正洗第二遍时,她感觉有一道目光似乎再看着她,她回头,一个漂亮的女人站在门口,她上身一件黑色吊带,下面一牛仔短裙,扎着高马尾,发尾是红色,她有着和石磊一样的桃花眼,应该就是那个姐姐。
何喜笑笑:“你好啊,我在春院住几天。”
石珂转了转眼珠,狡黠一笑,嘀咕道:“怪不得不让我住春院。”
“什么?”锅上煮着粥,咕嘟咕嘟冒泡,何喜没听清石珂的话,她正要再问,石珂走上前:“没什么,欢迎啊!就叫我石珂就好,我帮你!”
何喜本就只想做个凉拌土豆丝,土豆丝切好,这菜就完成一大半了,根本没什么要石珂帮忙的,她委婉推脱,可石珂完全没有离开的意思,于是两个人一块等水开。
石珂过上三五秒便要扭过头端详何喜,那目光就像是狗见了骨头,猫看见了老鼠,总之就是十分热情,给何喜看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她不得不偷偷旋了旋煤气按钮,试图让水开的更快一点。
终于,石珂端着何喜做好的凉拌土豆丝走出了厨房,何喜一边整理餐具一边长舒口气,她不得不感慨,这姐弟俩,都挺难搞的。
大米水饭配凉拌土豆丝,倒也清爽可口。
正吃着,空气中突然飘来一阵烤肉香。众人纷纷探头张望,只见石磊拎着两只烤鸭大步走进院子,咧嘴笑道:“我就知道你们今晚肯定随便对付一口,特意来给你们加个菜。”
崔叶子赶忙去厨房拿盘子,一边拆包装一边问:“会开的怎么样?”
石磊坐下何喜身旁,擦了把汗,“该反映的情况,我都反映了,这会开的乱糟糟的,具体怎么弄还得等信儿。”
“跟咱们就别谦虚了,咱们村派你去,还能有不成的事?”崔叶子笑着打趣。
这趟去市里,说顺利也顺利。石家村这几年的成绩有目共睹,上面自然愿意帮忙。可说不顺也不顺——他遇见了黄夕。原本说好的事,被她一摞文件甩过来,话说得漂亮,却句句不离“按规定办事”。
石磊摇摇头:“能不能成还两说,再看看吧。”
崔叶子揶揄道:“怎么?前女友不给面子?”
石磊苦笑:“您都说是前女友了,她不记恨我就不错了,哪还会帮我啊。”
石珂翻了个白眼:“废物蛋!干不好回来干什么?”
石磊听了这话,立马回击:“您多出息!还不是跑我这来了?”
石珂“啪”的一声放下筷子,“小子,找收拾啊!”
何喜满脑子想的都是救灾物资的事,听见这一生声,才擡起头,只见石珂石磊两人剑拔弩张,崔叶子叶琳琳见怪不怪仍吃着饭,便放松了,低头继续扒饭时,碗里突然多了个鸭腿。擡头就见石磊冲她讨好地笑:“多吃点肉。”
忙活一整天,何喜确实饿了,便没推辞。
石珂八卦嘻嘻地瞅着两人,石磊瞪着她:“有病啊!”
她本想像往常一样付房费,但石磊摆摆手说:“别了,你现在可是食品厂的大股东,我要是收你钱,孙叔非得骂死我不可。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有空就来帮我们干点活吧,挖红薯啊、再拍点视频啥的。”
接下来几天,何喜跟着叶琳琳去大棚查看。棚顶的薄膜全掀开了,地里还是湿漉漉的,每走一步都黏脚。何喜皱眉:“这可怎么办?”
叶琳琳叹气:“只能等天晴了,等地干了再重新种点啥。”
虽然雨停了,但天色依然阴沉,谁也不知道台风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离开。
闲着也是闲着,崔叶子拉着何喜去小学,让她给孩子们讲历史故事。反正现在什么都干不了,何喜便应了下来。
下午两点到两点半是“阳光半小时”,孩子们可以在操场自由活动。何喜就利用这个时间在广播站讲故事。这事她拿手,从高中就爱讲这些,后来拍视频也常做。不过给小学生讲,得挑些美好圆满的故事。
可历史上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的事?她只能着重讲人物闪光点,把那些阴暗面一笔带过。这一刻,她突然理解了那些魔改历史剧的编剧。
没想到何喜的故事大受欢迎。起初孩子们还像往常一样跳皮筋、丢沙包、拍卡片,渐渐地都被广播里生动的故事吸引。后来铃声一响,操场上都没人了,大家都等着听何喜继续讲那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到底有没有在战场上打败敌人。
村长听说后,亲自到小院邀请何喜在村广播站开讲,说是要“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村长都来了,何喜自然答应。于是她的历史讲堂从校园扩展到了全村。
有时晚上散步,村民见了她就围上来问:“何喜啊,你今天说的那个贵人后来真当上皇后了吗?”
历史讲坛开讲一周后,何家村村口的积水终于退去,村民们搭起了一座简易木桥。何喜从村里借了辆三轮车,崔叶子见了连忙劝阻:“你才学了几天车就要自己上路?太危险了!等会儿让琳琳陪你去。”
叶琳琳熟练地驾驶着三轮车,载着何喜驶向何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