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醋溜土豆条她歪头蹭了蹭帽子上软和的……
第83章醋溜土豆条她歪头蹭了蹭帽子上软和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何喜站在何家村的村口,看水中嬉戏的鸭子时,收到了两个好消息。
一是她那天的演讲,竟然真的吸引了那档炙手可热的旅行综艺节目组,对方决定六月来村取景。二是刘牧果然门路广,不知怎么竟帮她争取到了一部乡土题材短剧的拍摄机会——而且,说拍就拍。
时间如此紧迫,整个何家村都像被春风惊动的池水,倏然活泛了起来。家家户户门窗大开,人影忙碌,竟比枝头最早的新芽还要急切几分。人心先于时节,早早地暖成了一片。
何喜将自家民宿里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没过几天,剧组一行浩浩荡荡地进了村。大灯一架,摄像机一摆,不少村民围在院外,好奇地张望,议论声里带着掩不住的兴奋:“哎哟,这就拍上电视剧啦?”
“这几个演员都是谁啊?咋没刘德华呢?”
剧组改编的,是一部名叫《重生我在80年代钓凯子》的年代爽文。故事大致讲的是一个现代悲催社畜加班猝死后,醒来发现自己穿成了1984年山沟沟里刚满十八岁的水灵村花王翠花。她原本想撸起袖子搞钱、带全村脱贫致富,结果致富路还没跑稳,就先被三个画风完全不一样的男人团团围住——沉稳寡言的冷面村医、家底厚实的养猪富二代、还有那个野性难驯的痞帅村霸。
为了能与导演和剧组有更顺畅的沟通,何喜立刻找来小说原著,结果越看越上头,就连洗澡也不忘外放着有声书。
暖黄的灯光下,石磊轻轻吻她,背景音里却是一个活泼的女声抑扬顿挫地朗读:“王翠花看着一望无际的麦田,劲头十足,你们三,谁先收完田,我就跟谁约会!”
石磊动作一顿,无奈地翻身躺倒,喘着粗气道:“明儿再听不行吗?”
何笑着理好衣服,伸手按下暂停键,“你先睡吧,我再听会儿。”
石磊被迫跟着听了不少,他侧过身,一脸笃定:“肯定是村霸!”
短剧自然是把钱都花到刀刃上,整个剧组满打满算也就二十来人。何喜领着导演在何家村前前后后转了好几圈,定下了几处颇有年代感的院落和田野作为主要场景。导演见她不仅对村子了如指掌,就连那本小说剧情也吃得透,便索性将找群众演员的差事也托付给了她。
她刚用村里的大喇叭一广播,消息就像长了翅膀,瞬间飞遍了何家村的每个角落。没过多久,村委就热闹得像开了锅,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涌来,把何喜围了个水泄不通。
“小喜!快看看你叔我行不行?给我整个角儿!”一位大叔嗓门洪亮。
“片酬啥的不要紧!能让咱也上上电视就成!”隔壁婶子笑得见牙不见眼。
“选我选我!花生瓜子管够!”小卖部的老板娘挥着手,连“赞助”条件都开出来了。
当天下午,村广场支起一张红桌,拉上一条写着“《重生80年代钓凯子》开机大吉”的横幅。虽不比大制作隆重,但仪式感十足。剧组主创和几位村民代表手持线香,对着天地四方恭敬地拜了三拜,香烟袅袅中,伴随着几句吉祥话,短剧正式开拍。
女主和三位男演员都是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对乡村生活颇为陌生。初春的天气仍透着料峭寒意,房间里虽然开了空调,却总不如烧土炕来得那般透彻暖和。
何喜见状,便抱来一捆干燥的苞米杆,蹲在灶膛前示范如何生火。那位饰演冷面村医的男演员学得格外认真,却不得要领,划了好几根火柴,弄得满屋子烟尘缭绕,呛得人直咳嗽,好不容易才终于将炉火点燃,额头上竟冒出了细汗,也不知是急的还是热的。
村里几位热心的婶子主动承担了剧组这段时间的伙食。但几位年轻演员看到屋里有现成的灶台,都跃跃欲试,想体验一下自己动手的乐趣。何喜瞧着他们那生疏又兴奋的样子,实在不像能搞定一顿饭的,便笑着留下来照看。
果然,她刚一转身,就听见他们为“糖和盐”争论不休。
何喜眼里带着笑,无奈地摇摇头,索性由着他们折腾。一番手忙脚乱、锅铲齐飞之后,几个人总算勉强捣鼓出几道菜:黄瓜炒蛋、醋溜土豆条,还有一锅热气腾腾的白菜肉丸汤。
女主好奇地拿起筷子,夹起一根粗细不均的土豆条,小心地咬了一口,随即俏皮地撇了撇嘴:“唔……好像有点咸了。”
大家笑作一团,都是年轻人,三言两语便热络起来。
短剧一开机,拍摄便没了日夜之分。何喜去过几次片场,总能看见女主穿着各色各样的花衬衫,扎着两个俏皮的麻花辫,而她身边的男演员却像走马灯似的换——一会儿是穿着白大褂、一脸严肃的“村医”,一会儿又变成了穿着时髦皮夹克、笑容不羁的“富二代”。
这天傍晚,何喜刚吃过晚饭,正沿着村路散步消食,远远就瞧见剧组那片灯火通明。饰演“村霸”的男演员裹着一件厚重的绿色军大衣,正独自坐在一个小马扎上安静候场。清冷的灯光落在他肩上,将那略显孤寂的身影拉得老长,与戏里那个张扬痞气的角色判若两人。
夜色渐浓,村里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散落一地的星子。何喜踱步走近,靴子踩在干燥的土路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那“村霸”闻声擡头,军大衣的领子簇着他年轻的脸,被灯光照得有些苍白。他见是何喜,嘴角扯出个笑,戏里的痞气淡去,露出点属于他本人的、略显疲惫的腼腆。
“何喜,”他招呼道,声音被夜风吹得有些散,“来探班?”
“饭后随便走走。”何喜停在他几步远的地方,目光掠过他膝上摊开的剧本,纸页边角已被摸得微卷。“还在等你的戏份?”
“嗯,导演说前面那条没过,得重拍。”他擡手搓了把脸,军大衣的袖子宽大,更显得他身形清瘦,“夜里风硬,你冷不冷?”
何喜摇摇头,正要答话,却听见导演在那头拿着喇叭喊:“村霸!准备上了!情绪给我足一点!那股子横劲儿呢!”
他立刻应了声,像是瞬间被注入了某种能量,猛地从小马扎上站起来。军大衣下摆荡开,带起一阵冷风。他将剧本随手塞进大衣口袋,脸上那点疲惫和腼腆迅速褪去,眼神一凝,肩背一挺,那股子混不吝的劲儿立刻就附了体。
他朝何喜咧嘴一笑,这回是真带上了几分剧本里要求的嚣张,把暖水宝塞进她怀里:“我上场了!”
何喜在监视器前看得正入神,忽然头上一沉,一顶毛线帽轻轻扣在了她发顶。
她下意识回头,就撞进石磊带着笑意的眼睛里。他握住她空出来的那只手,瞥见暖水袋,又不动声色地把它抽走,换自己掌心复上去。看见她手里的暖水袋,不动声色把暖水袋放下。
“走了,回家。”他声音低沉,融在夜色里格外温柔。
何喜任由他牵着,两人并肩沿着洒满月光的小路慢慢往回走。她歪头蹭了蹭帽子上软和的绒毛,心里也暖烘烘的:“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石磊捏了捏她的手指,语气里带着了然的笑意:“你呀,最近一得空就往这儿跑,比导演还勤快。我去家里没找见人,一想准是在这儿看人拍戏,怎么样,他们演的怎么样?”
“挺好的!”何喜眼睛弯了起来,像是盛着星光,“小说里那几个经典名场面全都拍了,俊男靓女,养眼得很!我看这戏拍出来肯定能火!”
“晚上吃的什么?”他话锋一转,问起了日常。
“蔬菜面。”何喜答得轻快。
石磊听了,眉头微蹙又松开:“等我忙过这阵,天天过来给你做饭。”
“哎呀,我又不是不会做。”何喜笑着用肩膀轻轻撞了他一下,“再说,要是他们几个下戏早,我们也会凑一块儿吃。你猜怎么着?跟着剧组这几天,他们几个厨艺大涨呢!”
接下来的日子,像溪水般清澈轻快地流淌着,充实而惬意。何喜每日清晨都会去一趟民宿,给冰箱添上新鲜的牛奶、鸡蛋和时蔬。若是碰上几位演员已经起床,大家便热热闹闹地围坐一桌,分享一顿简单的早餐——或许是清粥小菜,或许是煮得恰到好处的面条。
忙完手头的事,若是觉得倦了,她便信步踱去片场,站在不打扰众人的地方,安静地看一会儿拍摄。镜头下的世界既熟悉又陌生,总带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而石磊的“白雪公主号”项目已初试成功,先前绷紧的节奏终于得以舒缓,手头的时间也肉眼可见地充裕起来。他一得空,便常常过来,自然而然地系上围裙,钻进她那间小小的厨房。不一会儿,里面便会传出清脆的切菜声和食物下锅的滋啦声响,温暖而踏实。
这天晚上,两人刚收拾完碗筷,窗外的夜色正浓。何喜的手机便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王佳奈”的名字。
她接起电话,那头传来王佳奈一如既往温和的嗓音:“小喜,下周三晚上有空吗?”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郑重和喜悦,“小欢跟奕书的事,眼看着也该定下来了。我们想着,不如下周两家人正式吃个饭,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孩子们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