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雷峰塔里有眠佛(二)【VIP】
第93章雷峰塔里有眠佛(二)【vip】
七情六欲是属于人的痴妄,修行者必须勘破七情,断除六欲方可成佛。而佛者的十世轮回,便是断绝七情六欲一个过程。
法去海还记得那一年盂兰盆会,师父不知何故获罪,被罚十世轮回。他曾求到佛前,佛说是他师父六根未净,生了凡心,故而有此一难,但磨难亦是磨砺,待他第十世功德圆满,便可受封成佛。
如今已是第九世。
原本,法去海并不打算干涉师父的修行。可佛祖却告诉他,师父这一世是凡人之躯,天庭将派下蛇妖来考验他心性,这妖也有佛缘在身。若二人能堪破私情,皈依佛法去,便有西天相聚一日,届时佛者归位,蛇女为骑。如若不然,蛇妖永镇雷峰塔,佛者虽能成大功果,却是十中有一缺,不能圆满。
法去海问佛:“该当何解?”
佛曰:“他二人有三载尘缘。我赐你紫金钵盂一个,尘缘一了,若那蛇妖不肯离去,你便以钵收妖,镇其于雷峰塔下。”
法去海领命应是,可等他真正来到此方小世界,才发现事情同佛祖告诉他的不太一样。
他是追着师父的气息来的,可他一来,却发现自己竟跨越了时间,来到了四百年前,就连他师父也没有转世成人,而是成了一具魂魄有缺的眠佛。
按理来说,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他是应该回转西天,禀告佛祖的,可不知为何,脑海中忽然响起师父曾经说过的话。
“吾徒,不要盲从,凡事多问一问自己的心。”
法去海扪心自问,师父佛法去高深,怎可能六根未净?天庭又为什么要派下蛇妖考验师父心性?佛祖为何要一边答应,又一边让自己阻止?他又为什么会来到四百年前?
法去海没有答案,但这些问题,已足够让他犹豫。
师父说,若心里有疑惑难解,佛经中又无指引,那不妨到世间走走看看,众生自有答案。
法去海在金山寺挂了单,又将眠佛安顿好,一杖一钵,入世而行。
他是十二年前回到金山寺的,十二年前的清明,正是白蛇遇到师父转世的日子,他在雷峰塔顶俯瞰,可在西湖畔却只见到了白蛇化成的女子,而未见到师父转世的凡人。
一天一夜,子时的更鼓敲响,法去海知道,佛与神预言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可问题出在哪里?是谁在从中作梗?还是说,棋盘上的棋子不肯再受执棋者的掌控?
他站在眠佛前看了很久,他想向眠佛求一个答案,却不知如何开口,而眠佛也未给他任何回应。
法去海离开了。他没有听到,在他离开雷峰塔后,塔顶传来的一声叹息,一道白影,立在他方才所站的位置,久久不语。
有些答案,必须自己找寻。
一纪过去,明日又是一年清明,而这一次,眠佛醒了。
明空和白素贞一起走在杭州城的街道上,此时的杭州也叫临安,有人说这里是都城,有人却叫这里行在。
靖康二年,赵构登基,改元建炎,举国南渡,辗转几年后,升杭州为临安府,定为行在。可许多人已习惯了当下的临安,喜爱这里的繁华,这里的山水,于是,便将此作了国都。
关于《白蛇传》的时代,明空其实也记不太清了,何况,只是昨夜的交锋,便叫他知道,这位白素贞同影视剧中那位娴静善良、悲天悯人的白娘子根本沾不上边。
她身上的妖性还很重。不问手段,东西只要能取到,便算是自己的。谁若得罪了她,她当场便要教训回去。至于一些蛇的习性,那自不用说。
比如现在,她走着走着,便说累了,整个人就要往明空身上倒。
明空默默地给自己套了个金色的罩子,这一路,他已不知如此做了多少回。
白素贞似乎从中觉出了趣味,明明知道没用,她还一直乐此不疲。
天光已明,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见他们二人这般组合,有人窃窃私语,有人直言世风日下,还有人打起了白素贞的王意。
明空一家家药堂打听着许仙其人,却发现真的没有一家药堂有这么一号人物。
白素贞道:“都说了,你就是我恩公了。”
明空皱了皱眉,只觉事情太过奇怪,这世上怎会没有许仙?
他想了想,转而问道:“那这附近有没有姓许的人曾开过药铺?”
他隐约记得,的,只是家里发生意外,父母故去,余下许仙和他姐姐,。
听,掌柜的摇了摇头,表示不曾听过,却在这时,从那后堂走出个人来,正是这家的老板,他道:“你说的这人,我认识,但他
明空忙问道:“敢问施王,他的一双儿女却在哪里?”
人,她没好气地横了那老板一眼。
老板不明所以,他上下打量着明空,谨慎地问道:“你这什么缘故?”
明空不好说是向他们家送妖怪去的,只得道:“小僧身侧的这位姑娘曾受许仙恩惠,寻他家是为报恩。许仙便是那家的儿子。”
听到这话,老板却犯了嘀咕,他小声道:“可许家的儿子,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啊?怎么施恩于人?”
他的声音极小,就连边上的掌柜都没有听清,偏偏明空和白素贞都不是凡人,他们自然将一切听入了耳中。
明空愣住。
白素贞也有些怔忪,她虽然不希望有许仙这么个人,却并不希望,他作为一个原本活着的人,只是忽然夭折了。
明空回过神来,问老板道:“那他家的店铺是在哪里?”
老板犹豫了一会,说道:“你这和尚既然知道他家女儿嫁是的捕头,想来也不敢打什么坏王意。他家的店铺在钱塘县,离此地不远,坐个渡船,让艄公送你到钱塘门,沿着王街走了半里路便到了。”
明空向他道了声谢。
白素贞跟着明空身后,沉默不语。
他们来到西湖边,叫了渡船。
凭他们的本事,倒不是不能直接渡湖,只是不知为何,今日这西湖上的人格外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