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 - 我见观音 - 雕弦暮偶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我见观音 >

俯首

俯首

对着父母长辈,宣榕语调向来软和温吞,抱怨也像撒娇。

谢重姒实在没忍住,轻轻掐了掐她脸,理直气壮道:“对,你娘就是有偏见。有了十几年了,改不过来。我一看他那张脸就来气。”

“……嗯?”

谢重姒道:“太妖里妖气了,不庄重。”

“……”宣榕试探问道,“要不,娘亲您看着稍微改一改?”

谢重姒瞬间警惕,狐疑问道:“何意?”

宣榕轻柔地握住她手,晃了晃,道:“昔大人说今年战事胶着,我们如果要和北疆结盟,那很长一段时间低头不见擡头见的。您总这么气着,也不是办法。”

见不是给耶律尧说好话,反而是关心她,谢重姒这才放心,哼道:“行,不气了。若是只要守卫边线,击退来犯,昔咏一人绰绰有余,压根不需要外人。”

宣榕温声道:“晓得,这不是想一劳永逸么。”

近二十年,许是国库充盈,国运蒸蒸日上,齐将打仗都喜穷追猛打,势必要将对方打得俯首臣称,换来十几二十年的安宁。

但对于西凉这个潜伏在沼泽之地的猛兽,大齐皇室和朝政群臣们,显然都不这么想。

仅仅“穷追猛打”恐怕还不够。

这样一个掌握了机巧之术的国度,蛰伏苦厄之地数百年,对肥沃耕地的垂涎,恐怕不是一两场败仗能够浇灭的。

需要直入其腹地,伤其根本,才能断绝他们再次来犯。

……

望都的仲秋季节,堪称秋高气爽。

晚云蓬松,垂挂天际,湛蓝的天逐渐转深,但依旧剔透。

中秋是国宴,更是家宴。

每年宴请群臣之前,齐帝都习惯在太庙告慰先帝先后,说些体己话——

据说早几年龙椅坐得压力大,基本是哭诉。

一个人偷偷上香,哭文官合起伙来欺负他,哭小金库没钱,想兴修一点寺庙给外甥女祈福,户部卡着不放行。

后来小辈们日渐长大,也参与进皇家祭祀,谢治才端起帝王架子。像许许多多的历代帝王一样,秉告一年家国大事,朝政得失。

他也终究戴上了属于他的面具。

宣榕站在恢弘肃穆的太庙殿内,同所有人一起俯身跪拜。而最前侧,舅舅明黄龙袍,身姿伟岸。

但恍然之间,却能够回想起很小很小的时候,谢治抱着她,哼着小曲,不成调子地唱着:“绒花儿飞,出宫墙,遍天下,青衣游马,畅快潇洒。”

帝王若不想昏庸残暴,那他永远也做不到畅快潇洒。

他被困在四四方方的天金阙,成为皇权的象征,也成为权力集团的代言人。

这一任囚笼的主人是他。而下一任,则是谢旻。

宣榕微微出神。

侧过头,谢旻也刚好看了过来。他今日一袭深青衮龙袍,监国两年,气度越发沉凝,最后一丝少年的稚嫩也退去,同宣榕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倒是他身侧的小姑娘露出几分局促,拘谨地一笑。

谢旻淡淡扫了她一眼,这位太子妃又立刻敛笑,站成了个温良贤淑的木桩子。

宣榕轻叹了口气。

等祭祀告一段落,谢治走了过来,对谢旻道:“晚宴还有一个时辰,带上太子妃一起,去看看你母亲吧。终归也是个阖家团圆的日子。”

谢旻应是。

又对宣榕道:“昭平,小半月没见你了,陪朕走走。”

宣榕亦称好。

帝王随扈浩荡,一出太庙,守侍的宫人就紧跟了过来。

谢治摆摆手,示意他们跟远点,这才向着揽月池走去,愁眉不展道:“看到了吧,闻家那小闺女,怕阿旻呐!三年前朕就说了,这不是好姻缘,可最后别成怨偶,别像朕和他娘一样咯。”

说来很是奇怪,伴莲而生也好,极有佛缘也罢,都只算是真真假假的谶言。但有宣榕跟在身边,走一走,聊一聊,再烦躁的心都能宁静片刻,却是真的。

谢治并不吝啬于把这些心中烦闷给她说。

果然,宣榕温声安慰道:“她父亲是东宫近臣,家里一脉都维系在阿旻身上,又爱重阿旻,自然会由爱生畏。再加上他们二人成婚不足半年,阿旻又在各地巡检军务,聚少离多,有点生疏是正常的。以阿旻的性子,娶了人,会对人负责的,只是……”

谢治叹道:“只是到底不会如对顾楠,是吧?”

宣榕只能无奈笑道:“舅舅。”

谢治摇头:“我还不清楚他的!”既然提到了此事,他顺带追问了句:“诸事繁杂,一直也忘了问,顾楠现在何处?无依无靠,又要隐姓埋名,能多帮衬一点是一点。她有何需求也尽管满足。”

“上月她给我寄了封信,当时在岭南。”

谢治大惊失色:“小姑娘家家的,跑岭南干什么?不嫌蚊虫毒兽多吗?”

宣榕挑能透露的说了:“教书。她每教个数月半年,就会腾挪位置,从望都沿路南下,三年过去,也便到了岭南。”

谢治皱眉:“一个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