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二十五题
清晨下起了小雨,视野里的一切都是雾鞯模和呼吸间的白雾混在一起,显得潮湿又阴冷。
许柏舟把雨伞晾在一班教室外的小露台,又取下了围巾、手套、护耳,擦了擦上面的雨水,低着头往教室走去。
阿岚女士忽然从走廊那头走了过来。
“老师。”许柏舟低头问好。
“淋雨了呀。”阿岚女士指了指她的发梢,“千万别感冒了。”
“还好,只是一点小雨。”
“嗯,我听同学说,你最近对话剧还挺感兴趣的……这个给你。”阿岚女士的手心放了个亮晶晶的东西。
许柏舟接过来,发现是一个合金徽章,上面刻着“雷雨八十年”的字样,应该是前几年的纪念品。
“谢谢老师。”
阿岚女士露出个与年龄不符的慈爱的笑,“回教室吧,快上课了。”
许柏舟一边推门一边想,这次的成绩应该还不错。
果不其然,陈思侑一见到她就扬了扬手里的成绩单,“许师傅快来看!”
许柏舟先把书包放下,然后接过了成绩单。几乎是下意识地,她扫了一眼许屿的成绩,依然比自己高出了不少,但奇异的是,从前心里那种不甘、畏惧、怨怼的情绪都消失了。
*
两所学校高三年级各个班的平均分数都统计了出来,把两个一班的成绩放在一起对比,竟然相差无几。这让三中士气高涨,校领导们认为历史性的一刻就要到来,三中成为戎城第一指日可待。
就连林固安都罕见地夸了夸学生,“看来大家的状态都还不错,发挥正常,以后也要继续保持。”
陈思侑暗自感慨,“林老师真是,举重若轻啊。”如果超常发挥被称为正常发挥,那么正常岂不是都变成了失常?
许柏舟不置可否,只是伸手帮他把桌面上的小日历翻了一页,说道:“继续加油啊,思思。”
/
冬天里,饮水机里的热水供不应求,为了在有限的下课时间内成功接到热水,大家都练就了在教室内快速穿梭的技能。
但许柏舟的座位太靠后了,时常与热水失之交臂,拿着空保温杯去,又原样拿回来。
再有下一次,江b就把她的保温杯拿过去了,下课后接好水再还回来。
“来,坐这儿吧,”许柏舟拍拍身边的椅子,“思思又去英语办公室了。”
“待会儿慢点喝,小心烫,这里面全部都是热水。”江b依言坐下,顺便理了理堆积在两张桌子间的纸张和试卷。
“好。”许柏舟从书包里拿出一个透明文件夹,“齐齐把剧本初稿寄给我了。”
“这么快吗?”江b拿在手里翻了翻,笑道:“好郑重啊,还有亲笔署名。”
不只是署名,每一幕的梗概都是手写,留下了蓝色的钢笔墨迹。大概手写这种方式真能促进灵感迸发吧。
“他说,希望能赶在元旦前,在剧社做一次内部演出。”
在齐祁看来,当年事就应该当年毕,年末就是自然划定的截稿日。
“元旦?听上去是个好兆头,但那之前要留出时间排练吧,你能忙得过来吗?”
许柏舟翻了个选段给他看,“也还好。我不太懂这些专业的表现形式,只是个人觉得,女主角大多都是内心独白,不怎么需要对戏。”
“配角也很少,简直不像是戏剧,而是个人的汇报演出。”
江b看了看陈思侑桌上贴的课表,“下午有节体育课,可以先去熟悉一下台词,我来念旁白。”
“嗯……思思你回来啦?”许柏舟偏了偏头,对走到座位旁的陈思侑招呼一声。
谁知陈思侑飞快放下手里的纸笔,又跳开一步,“不不不,我还要出去一趟,你们聊,你们聊!”
/
实验楼的小花园旁边有个八角小亭,原本是用来赏荷的凉亭,谁知荷花始终萎靡不振,干脆把水池填成了沙坑,凉亭外也栽种了七里香,沿着柱子结成了一张暗绿色的网,就连亭子里的光线都变得绿郁。
许柏舟就待在这朦胧的光线里,念着剧本里的台词。
“我从前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怀念这些平常的日子。在我看来,那些只是年轻时候最普通的缩影。”
“梦里的画面很清晰,只是少了声音,也没有了环境的气息。”
“当下的某一刻,会成为未来的某一刻。”
“我们都在时光的循环往复里。”
许柏舟放下剧本,和江b面面相觑,“这和我想象中的剧本,不太一样。”
江b点点头,“我也确实没想到。”
齐祁的剧本,与其说是叙事的本子,更像是意识流的抒情诗。
许柏舟感慨道:“我终于明白自己的优势了,虽然没什么演技,诗朗诵还是可以的。”
江b坐在许柏舟身边,没说什么,伸手探了探她的帽子,带着绒毛边的羽绒帽,很温暖。
/
最近阿潘老师的心情非常不错,据说是他曾经的学生在某个物理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特意拿着奖牌回校看望他。
物理课一上课,阿潘意气风发地迈入了教室,前排学生敏锐地注意到,他手里的保温杯换了一个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