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陛下,你糊涂啊!
老朱第一次真正开始正视商贾这个群体。
此前老朱对于商贾根本就是不屑一顾,说是看不起也好,说是看不上也罢,总是觉得商贾手头也没有多少钱,而且想从商贾手里弄钱难度还大,纯粹就是吃力不讨好。
可眼下的这一幕却让老朱彻底大跌眼镜。
什么时候从商贾手里掏钱,这么简单了?
哦不,甚至都已经不能说是从商贾手里掏钱了,这分明就是人家主动上门送钱啊!
老朱隐约感觉自己好像抓到了一些什么,可这种感觉又不是非常的明显,他不由自主看向朱煐,心中只剩下了欣慰与惊叹。
不愧是咱大孙啊!
连咱都不曾想到的法子,居然还真有奇效?
这稷下学宫开不开得起来的老朱不清楚,可有一点,学宫还没开,这三十六万两已经入账了,这笔账老朱可太清楚了!
等等!
忽的,老朱忽然好像又想到了什么....整个人猛地一怔....
刚刚咱大孙说过什么来着?
这稷下学宫,第一批招收商贾家子弟....招收十个?
等等等等!
冷静!
咱要冷静!
老朱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可即便是这辈子见惯了风浪的老朱在此刻也难以再保持绝对的冷静....此刻他的心里就忍不住盘算起来.....
这胡老三一人,不算其他商贾的六万两,他一人便捐出了三十万两,这要是十个人.....
那是多少银子?
一个三十万,两个六十万,三个就是九十万....十个....就是整整三百万两!
!!!!!
一时间,老朱眼睛猛地一瞪,瞳孔猛地一缩。
三百万两啊!
就算是退一步,不是每个人都像这胡老三这般出手阔绰富裕,就算是每个人十万两,这剩下的九个名额,也能卖出......九十万两?
这特么的,湖广赈灾的钱不是全有了?
一百多万两,足够拨给湖广赈灾了!
一百万两银子,这特么的是什么概念?
作为大明的皇帝,老朱再清楚不过了,整个大明去年的赋税总共折合银两也才两千万两上下,这还不全是白银,大明白银稀缺,大部分收的赋税都是以物品的形式上缴的,有缴纳粮食的,有缴纳丝绸布匹的。
可眼下,这些商贾....难不成真要拿出百万白银?
咱的大明....当真有这般富裕吗?
这些商贾....真能掏出这些钱?
老朱心里打了个问号,可这不妨碍老朱心中幻想,因为这不是单纯的幻想,而是基于部分事实的推断,毕竟胡老三这白花花的三十六万两就这么已经出手了.....
......
老朱目光炙热地看向朱煐,他有太多的话想要问了,可眼下这个场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老朱也只能欲言又止地住了嘴.....
咱是皇帝,咱也是要面子的!
咱可以不懂,但咱不能问!
老朱有着属于自己的坚持和倔强。
当然,这缘由可以暂且不问,可有一点,老朱忍不住了....
“朱御史,你刚刚说这稷下学宫第一批招收的商贾家子弟有多少?”
“启禀陛下,臣准备在第一批招收十名商贾家子弟入稷下学宫,至于往后如何,且先看这第一批的学生,以观后效。”
“嗯,十人好啊,不多也不少,倒是刚刚好。不过尚有一点还需注意。”
老朱的话让朱煐也是一愣,下意识问道:“什么?”
老朱指了指一旁的胡老三:“咱是想说这招生的时候得注意着些已经入学之家的感受,胡老板花了如此代价证明自己是我大明有良心的好商贾方才入了学宫,其他人就算是不如胡老板,也不能差了太多才是,否则岂不是让胡老板吃了亏了?”
老朱旁敲侧击。
朱煐先是一愣,旋即不由乐了。
合着老朱想的是这个?
想到这,朱煐不由莞尔笑道:“陛下大可放心,臣先前想的就是将这入学的最低标准放在对我大明有贡献的商贾上,恰逢眼下湖广大灾和学宫重开,此番第一批招生的商贾家庭得需在这两件事上起码有二十万两贡献,由此才可判定其家庭实力以及爱国之心。”
“关于此事微臣此前就已经告知了胡老板,只是不曾想胡老板见到陛下之后更显爱我大明,又多捐了十万两。”
朱煐不由咂舌,这反应他是实实在在发自内心真实的。
即便是朱煐也没有想到这胡老三会突然来这么一手....这可是整整十万两银子啊,不是十两百两,这丫的好家伙,一个激动就直接全给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