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疯狂!简直太疯狂了!
胡老三可算是得意了。此前离开这里去单独照朱煐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忐忑的,而其他人的心里也是各有心思,其中有不少商贾更是对胡老三此行并不看好,只是想着并非自己前去试探,并无损失,无非丢些许的银子。怀着这种想法的商贾不在少数。
胡老三是所有商贾的问路石,小白鼠,这一点胡老三自己也清楚,不过他也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选择,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此行拼的就是眼界,就是格局,就是胆魄,还有运道!
这会儿的胡老三重新回来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因为他赢了!
说明自己并没有看错,赌对了!
风浪越大鱼越贵!
而冒着这顶头的风险,此行自己的收获也是大的惊人!
不光打探清楚了稷下学宫重开招收商贾家子弟一事的真假,还直接拿下了其中第一个名额!
要知道这可不是寻常的学堂,从朱煐等人言谈间的只言片语中胡老三了解到了不少有关这稷下学宫的讯息,而这些讯息更是让他更进一步确定了自己今日冒险之举的英明神武!
谁能想到,这稷下学宫的祭酒是当今陛下?
谁能想到这堂堂秦王,晋王,只能当稷下学宫的副祭酒?
还有凉国公,他大概率就是稷下学宫的博士之一了,负责教授兵法书册!
其他人员暂且未知,可光是这几个已经知晓的人物阵容就已经是过于逆天了!此事一旦真正公开,那必然就是石破天惊!
自己的大儿子胡德禄入学之后,能不能学到本事姑且不论,光是这师生关系,就足以让儿子的地位得到飞跃!
而这一切,只花了区区三十万两!
三十万两多吗?
自然是多的,这几乎已经是胡老三手里能够在不影响生意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能够筹集出来的所有资金了,这还要抵押上不少的房契地契。
可这些钱,胡老三觉得花的太值了!
三十万两,能够和两位王爷,一位国公,还有当今陛下扯上关系?还是师生关系?
这简直赚大发了!
钱没了可以再赚,人生改命的机会,或许几代人乃至十几代人中都只能遇到一次!
胡老三自认一生见过太多的风风雨雨,经历过太多的风浪,他做过的买卖,经过他手做的生意,不知凡几,可眼下胡老三觉得,今天自己做的这笔买卖,就是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成功的买卖!
胆魄,格局,出手的果断,稍稍差一点点都不行,都做不到!
想到刚刚还在宫中被当今陛下和蔼可亲地礼遇,私下在御书房接见,胡老三更是莫名激动!
而且陛下还给了圣旨作为入学邀请,这这等荣耀,这是整个老胡家上至祖宗十八代,下至子孙十八代的无上荣耀!
胡老三的得意并没有任何的遮掩,但凡是个眼睛不瞎的人都能清楚看到。而看到他的这表情,其他商贾自然也都有了想法,纷纷开口询问。
胡老三也不卖关子,当即将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给说了一遍,引得人群里阵阵惊呼.....
一来这给的三十六万两银子里六万两也是这些商贾同行凑的,也该有应有的知情权。
当然,这只是捎带的,更重要的还是胡老三想要分享一下这会儿心里的喜悦。
人生在世不装逼,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出门前我胡老三和你们一样都是普通商贾,回来之后,我胡老三已经是稷下学宫学子胡德禄他爹,是在私下受到过大明开国皇帝,当今陛下亲自接见的爱国商人!是和秦王殿下,凉国公在一间房间里侃侃而谈过,受到他们认可的对大明有贡献的商贾!
我胡老三,已经不再是昨天的胡老三了!
......
而随着胡老三将今天所经历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事无巨细地表露之后,小院里的商贾们从最开始的惊叹,到最后,鸦雀无声!根本没有任何的声音!所有人都已然惊呆了!
听着胡老三这一天在外的经历,就像是听天书一样。
不是,这朱御史,有这般强硬的人脉?有这本事?受陛下这般恩宠?
既然是找朱煐打探消息,那自然商贾们也对其进行过一些调查,一些表面上的资料都是知道的,比如朱煐是本届科举的考生,考入朝堂之后常有惊人之举,与朝中不少大臣都有强烈的矛盾冲突,甚至殿试当天还被陛下给直接打入了大牢,不过此后扶摇直上受到了陛下的信赖,成了御史台的一名御史。
可....这特么的陛下也太信赖了吧?
调查得悉的资料上说了陛下信赖朱御史,这朱御史成了最近几日以来陛下跟前的红人,可....秦王殿下是怎么回事?凉国公是怎么回事?
这凉国公,不是据说和朱御史势同水火吗?
殿试当日发生的事花一些代价有心去调查的话知道并不难,毕竟老朱也没有下封口令什么的,所以大家基本都知晓,怎么个情况,这朱御史不是想要致凉国公于死地吗?这凉国公怎么又和朱御史站一起去了?
难不成是陛下统筹调配?
可如此一来,那这岂不是更证明了朱御史在陛下这边的受宠程度?
凉国公都低头了!这简直不得了啊!
而果然,在商贾们听到胡老三说去朱煐府中见到朱樉、蓝玉、朱允熥等人后,心中泛着疑惑的档口,胡老三三言两语就将朱煐主持重开稷下学宫,朱樉为学宫副祭酒,蓝玉为学宫博士之事,还有蓝玉送礼一万两之事说了个清楚。
其他商贾听着胡老三说着这些,宛若在听天书一般.....
“老胡,你说这秦王殿下是学宫副祭酒?”
“是啊,秦王是学宫副祭酒,哦,还有晋王殿下,过不久晋王该入京了,秦王好像给晋王也讨要了个副祭酒之位,凉国公是学宫博士,朱御史说是让他教授行军之道,朱御史看来是有心将这稷下学宫重复古时学通百家之所长啊。”
“或许也正因如此,才允许我等商贾子弟入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