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生意之门 - 帝城东景之24小时便利店 - 海边的一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章生意之门

第9章生意之门

难怪有人说,读书10年无法与三代经商相提并论。做生意这门槛说低就很低,几百元买个三轮车就可以做游动商贩,传说中有的人有经商天赋还真做起来最后变成大老板的也有耳闻。

柳彬城运气是好,是不是有迷信中的爷爷奶奶助阵不知道,他从上了心仪大学到现在开店基本都是心想事成的。但是他自己也明白在做生意这方面他没有写计算机编程的天赋,这不是杨书林的刻薄之言而是事实。

生意之门槛的高呢就高不可攀了,要越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坑爬上去是需要几代人的经验教训还要具有必要经商天赋,一时成就的必然遇到某种风口,把时代风口当成自己能力就容易倒塌。

从接手便利店签约那天,柳彬城就掉进坑,所有的坑要填上得以继续运营就需要相应的钱去补上,一旦资金链断裂,就掉下来了。

本来柳彬城以为从小村里就有的小卖铺应该是不难的生意,加上这帝城中闹中取静的店环境与店内24小时播放的音乐,那种闲适中有一些浪漫的感觉比生意本身更加吸引柳彬城,掏出自己这么多年积蓄包括老婆自己贡献出来的彩礼金,还有亲朋好友的鼎力相助,他才把这家连锁加盟便利店开起来。

一开始,柳彬城以为这家店带给他最大的坑是不确定身份却又能代表房东处理一切事宜的那个女人挖的,导致他后续借了几十万高利贷补上了临时增加的租房条款的坑,为那些近乎苛刻的高价条约不得不买单了。

直至有一天,便利店原老板也就是他的那个老乡把发给房东代理人女士的微信错发到他的微信上,虽然老乡很快撤回,他还是看到了那条信息,并又难过又吃惊地发现,这个生意的各种坑设计者居然是他老乡。

根据此回复微信推断,这个代理人女士要分柳彬城老乡100万转让费的一杯羹,他老乡如此回复:我已经设计让你后来重新签的租赁合同大幅度增加了押金与租金,原来一个季度一付,现在全年一次性预付押金也是三个月变成半年,这里从租金到押金利息你也没有少得到吧?为了你不阻挠我转让,我已经出了计策你还要继续分我转让金?我当初装修也花了不少钱,虽然这次转让我全部收回是赚了一些也不比你多啊?

柳彬城此时大吃一惊的同时才领悟原老板老乡一开始就排斥杨书林也来签约,说人多嘴杂,既然柳彬城是未来法人,就法人一人说了算。并且通过和他聊天知道杨书林工作日基本没法出来,现在看来故意选的工作日,在代理人女士家旁边一个茶馆,他们定了一个包间就在那签署完成了这个总额差不多300万的一系列合同。

发觉了这个偶然间知道的大坑,柳彬城骑虎难下束手无策,也没有能力能量去反击,新的坑又出现了,随着外卖订单的增加,加上超越原先店内日夜班流水,虽然柳彬城、杨书林都没有经商天赋但是那份热诚还是获得回报,营业额远比原来高了,可是月底一结算,净利润却少的可怜,去除各项支出,杨书林都没有报酬情况下,这点净利润都远远少于柳彬城在公司上班时的工资薪酬。

营业额增加了,净利润却反比减少了,问题出在哪里呢?

此时的柳彬城就如刚学会游泳时不知不觉游到深水区时,有点慌张、有点不知所措。

经过一年的试水,柳彬城才渐渐知晓在这条各种店铺鳞次栉比的商业大街上,如他这样投资就要快速获得回报的投资人都是财力非常脆弱的,如果没有隐形大客户资源或者一招鲜,获得稳定盈利的机会需要付出很多很多。

有的连锁品牌,价格不可思议便宜却又在小城市看不到,这里面道道很多,一方面投资集团利用一线城市的地理位置先打知名度还有就是志在上市圈钱,并非真正靠门店盈利为目的。还有的个人投资店铺就是来赔钱的,而且预算好了一年准备赔50万,三年关门打道回府,这不是如柳彬城这样打工仔出身的投资客,这样的老板身份不便透露,所以你在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胆战心惊走进某些食府,价格却没有预想的那么高那就感谢那些神秘的老板吧。站稳市场位置的知名品牌价格就开始不便宜了,但是有大量高净值vip客户愿意预先充值……

商海中,龙腾鱼跃各显神通,柳彬城如汪洋中的一条小船,可以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那样闯过5年合同期的各种未知激流、狂风暴雨等障碍到达理想彼岸吗?

很显然,没有。在第5年的最后一刻,船长柳彬城遍体鳞伤,在商业的汪洋大海中,一个人撑不住,这条小船沉没了。

但是,这家属于柳彬城执掌期的帝城东景之24小时便利店在不到5年时间里,还是留下了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无数寻梦帝都此停留或本就居住此城顾客的许多故事,那些光与影、那些情感与说出的话,那些所有的所有都没有随风而逝,便利店见证了他们的青春、欢笑、泪水……,并与此相隔几百米的古城墙一样成为帝都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感受、剖析这个时期城市棱镜的一个切入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