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咱这就出发?
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尽,陈阳就背起行囊,将三轮车上绑好了从胡骑处缴获的战利品——十几把弓箭、五六件皮甲,还有半袋碎银子和干粮。金莲带着四个姑娘也收拾停当,脸上写满期待。
"神仙,咱这就出发?"何员外揉着惺忪的睡眼,忧心忡忡道。
陈阳拍拍他肩膀:"你留下照看老弱,我去探探路。若秦军无恶意,三日内我必回来接你们;若有变故——"他压低声音,"看到天上有烟花,立刻撤退。"
太阳爬上山头,秦兵老杨果然带着十几个士兵赶来。他们穿着统一的黑色短甲,腰间佩剑,精神抖擞。
"陈商人,将军盼您多时啦!"老杨翻身下马,一眼瞄见三轮车上绑着的胡骑装备,惊讶道:"这些是?"
陈阳挑眉一笑:"巧了,途中遇到几个不知死活的胡骑,顺手处理了。"
老杨露出敬佩之色,又看向陈阳身后的五个女子:"这几位是?"
"我的助手,精通厨艺。"陈阳正色道,"我听闻贵营伙食单调,特意带她们来给将军露一手。"
老杨眼前一亮:"好!好!若能改善军中伙食,将军必有重赏!"
出发前,金莲忽然拉住陈阳的袖子,递过一个布包:"阿爹曾说,秦营在山谷中,地势险要,还有暗哨。我把知道的路线都画在这了。"
陈阳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张用炭笔画的简易地图,虽然粗糙却标注了几处关键地形。他心中暗喜,揣进怀里。
"走!"
一行人出发了。陈阳骑着三轮车走在最前,后面跟着几个女子,两侧是秦兵护卫。一路上,秦兵对三轮车好奇不已,不时凑上来问东问西。
"这车真不用牛马拉?"
"用啥驱动的?"
"陈大人,这车能卖不?"
陈阳笑而不答,心里打着小算盘——这辆破三轮在现代不值几个钱,到这儿却成了稀罕物,说不定能换不少金子。
午时已过,艳阳高照,山路越发崎岖。三轮车的轮胎被碎石划得吱吱作响,几个女子的脚步也越来越沉重。
"休息一下吧。"陈阳停下车,从背包里掏出几瓶矿泉水,递给满头大汗的几个姑娘。
金莲接过水瓶,好奇地看着透明容器里晶莹的液体。她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眼睛一亮:"好甜啊!这是神仙水吗?"
"差不多吧。"陈阳笑笑,又示意其他姑娘也喝。
秦兵们看得眼热,老杨忍不住上前:"陈商人,能否赏我们兄弟也尝尝?"
"当然。"陈阳大方地分出几瓶,心想这点小投资不算啥,等挖到秦朝黄金,那才是真发财。
简单休整后,一行人继续前进。山路越来越窄,两侧是陡峭的悬崖。金莲脚底打滑,差点摔倒,被陈阳一把拉住。
"小心点,"他递过一根从包里找出的登山手杖,"拿着,好走些。"
金莲感激地接过,紧跟在三轮车后。其他几个姑娘就没那么好运了,走得跌跌撞撞,满脸写着疲惫。
"陈大人,距离营地还有多远?"一个秦兵问道。
老杨指着前方山谷:"翻过那道崖,就能看到大营了。再忍忍!"
几个姑娘闻言,不由得加快脚步,却因体力不支,走得越发摇晃。其中一个年纪小的姑娘突然脚下一滑,坐倒在地,眼圈都红了。
"起不来了...腿软得厉害..."
陈阳见状,停下三轮车:"你们几个轮流坐车,每人十分钟。"
这一招立刻获得了姑娘们的感激眼神。老杨也吩咐几个精壮的士兵帮忙照顾,气氛顿时融洽了许多。
傍晚时分,一行人终于翻过最后一道山崖。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山谷中,数百顶军帐整齐排列,旌旗招展。篝火星星点点,将落日映照得异常壮观。刀枪堆砌如小山,军士往来穿梭,营地外围还有护城河和木栅栏。
"好大的营地!"陈阳惊叹,目测至少有上千人驻扎。
老杨挺了挺胸膛:"这还不算啥,咱主力大营在更深处呢!这只是前哨。"
队伍刚到营地外围,就被十几个荷戟士兵拦住。老杨上前说明情况,对方仍是一脸警惕。
"上峨部将军令,外人不得入营!"为首的士兵板着脸。
老杨急了:"这位是陈商人,带着稀罕物资来做买卖的!将军不是正愁粮草短缺吗?"
士兵们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个去禀报了。不多时,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走来,腰间佩着精致的玉佩,一看就是高官。
"陈商人?"中年男子上下打量陈阳,目光在三轮车上停留许久,眼中闪过惊讶,"久闻大名!"
陈阳心中疑惑——我啥时候出名了?但还是客气回应:"不敢当,小商贩一个,侥幸得知贵军需要粮草,特来献策。"
"好说!"中年男子笑道,"老夫上峨,管着这前营的后勤。听说陈商人有上好米粮?"
"确有此事。"陈阳拍拍三轮车上的米袋,"此米一日三餐不腻口,米粒饱满,煮出的饭香气四溢。样品已给老杨带过了。"
上峨闻言大喜:"太好了!快随我去大帐!"
陈阳却没急着跟上,而是指了指身后疲惫的女子们:"这几位是我的厨娘,一路赶来已是筋疲力尽。不如这样,让她们先露一手,做几道拿手菜给各位将士尝尝?"
上峨迟疑片刻,点头应允:"也好,我派人安排。"
半个时辰后,营地外围搭起了灶台。金莲和几个姑娘忙得不亦乐乎,用陈阳从现代带来的调料和罐头,配合当地食材,做出几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香气很快飘满了整个前营,引得不少士兵围观。上峨和几位军官被请来品尝,吃得眉开眼笑。
"妙哉!"上峨放下碗,连声称赞,"此等手艺,竟比皇宫御厨还精!"
陈阳呵呵一笑:"小道尔,若贵军有兴趣,我可传授几手。"